金华日报3月15日讯(记者 吴俊斐)说起被誉为中国戏剧“百戏之祖”的昆曲,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江苏昆山,但在武义县桃溪镇的陶村,有一群农民昆曲爱好者。他们平时辛苦劳作,闲暇时则一起唱念做打,在农民与“演员”间随时切换。
山村传唱昆曲已百年
3月13日下午1点多,在桃溪镇政府当厨师的陶宏勤和妻子何育美收拾好碗筷,就急匆匆地赶到镇里的会议室,和早已等在那里的陶村昆曲延艺社的乐队老师陶振洪、郑伯羽、潘爱珍等人汇合。
“来一段?”“可以!”
顿时,昆曲《十五贯》选段《山坡羊》让小小的会议室闹腾了起来。
让人意外的是,这里的昆曲没有印象中的迤逦和缠绵婉转。对此,74岁的陶振洪解释说,始发于该村的武义昆曲,又叫“草昆”,是昆腔流传在金华一带的支派。因为常年演出于农村草台、庙会、祠堂,以农民为主要观众对象,所以语言较为通俗,唱腔比较欢乐活泼。“陶村昆曲始于清宣统元年的儒琴堂昆剧坐唱班。” 陶振洪13岁就跟着村里的昆曲老艺人徐五连三兄弟学唱昆曲,并开始昆曲曲谱整理工作,他告诉记者,陶村昆曲已经传唱了百年。
“我1963年出生,我的母亲是昆曲花旦,舅舅也在昆剧团工作。18岁的时候,我也入了团,跟着第一代老艺人学唱昆曲,并很快成了台柱子。那时候,我平时做厨师,春节前后跟着剧团到处演出。”今年56岁的陶宏勤说,尽管学昆曲是大家的副业,但在该村,很多人将昆曲当作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便1968年该村的昆剧团解散,他和村里的一些昆曲爱好者还是坚持了下来。“我们经常一起弹奏乐器、唱戏。”
2002年,陶村的一些昆曲爱好者自发组建了陶村昆曲延艺社。陶宏勤和妻子何育美成了该社的骨干。
成立金华市首个村级昆曲班
为传承该村昆曲演唱的百年历史,一群农民组建了起金华首个村级昆曲班。
陶振洪拿出了自己整理了一辈子的10多个昆曲折子戏的曲谱。“我们小时候学昆曲,没有曲谱,都是老师傅一句一句教唱,后来,我学会了记谱。”延艺社年纪最大的成员陶振洪承担起了社里的乐队、教唱等工作。而70岁的郑伯羽则承担起了乐队的主胡。55岁的何育美承担起了教唱工作,曾在武义相关艺校专业学过戏曲、51岁的企业主潘飞园做起了乐队扬琴演奏员,而唱念做打都会的季贵平承担起了团长的任务……
“昆曲是一种需要慢慢欣赏的艺术,许多人刚开始听不懂、不喜欢,慢慢地听多了,就会很喜欢。” 何育美说,目前,延艺社有40名成员。这40名成员平常在农民与“演员”之间随时切换身份。白天,成员们各自有工作;晚上,空闲了,成了昆曲班学员,进行唱腔和身段学习。“我们请武义昆曲省非遗传承人何苏生来指导我们,今年还请了省昆剧院的专家来给我们做辅导。”这些年,陶村昆曲延艺社的成员们排练了《文武八仙》《通天河》《花报瑶台》《济贫》《惊梦》等曲目。去年7月22日,他们举办了首场昆曲演出,7月24日,延艺社参加武义县第三届“壶山之夏”纳凉文化节暨文艺百花会业余团队展演,获得第一名。同时,这个由农民自发组建的昆曲延艺社开始走出去开展各类坐唱、专场展演、送戏下乡等活动,前不久,还吸引了中央戏曲频道前来取景拍摄。
慢慢地,延艺社的名气越来越大,这让成员们既高兴又担心。“去年参加比赛获奖,相关部门给了我们6场演出的机会(送戏下乡),这让我们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也让喜欢昆曲的人越来越多,像今年春节好几个村想邀请我们去演出,可惜我们没有演出证,也没有自己的灯光音响等设备,演不了。”陶宏勤说。而郑伯羽告诉记者,大家还担心昆曲的传承问题。“现在延艺社还是以五六十岁的村民为主,年轻人不多。”
不过,让他们欣慰的是,桃溪镇中心小学成立了昆曲传承基地,每周二邀请延艺社的成员和县里的相关专业人士前去教学。“学生的昆曲作品,这几年参加镇里的百花会汇报演出、参加交流展演活动都很受人欢迎。”郑伯羽说,让传统文化得以生生不息,是大家最大的期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