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TA为什么动不动就挥拳头?我要不要跟TA离婚?
2016年03月07日 10:49:01 来源: 南湖晚报 记者 施兰 漫画 张利昌

  浙江在线03月07日讯3月1日,我国第一部反家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暴法》)正式实施,家暴从"家里私事”变成了违法犯罪。

  他(她)为什么动不动就挥拳头?他(她)有家暴或家暴倾向,我要不要马上离婚?这周婚姻笔记,我们一起来谈谈家暴的问题。

  他(她)为什么挥拳头?

  可能是受原生家庭影响!

  刘蔷(化名)40多岁,跟老公何飞(化名)在嘉兴做生意,后定居嘉兴。何飞白手起家,事业有成后,不像有的男人那样奢侈浪费,也不跟外面的女人暧昧不清。婚后,夫妻俩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在旁人的眼中,刘蔷是个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的女人,但实际上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苦。

  "他对待别人都是和和气气的,回到家里,不发脾气的时候也挺好的,但一发起脾气来,就要动手动脚。”刘蔷说,夫妻吵架是在所难免的,但她与何飞稍微有点小争执,他的拳头就举起来了。"要打的话,我怎么打得过他呢?我的肋骨都被他打断过……打我也就算了,但他连孩子也打。女儿乖巧一点,而儿子比较倔,一不听话,他的巴掌就招呼上去了。”

  那为什么不离婚?刘蔷说,因为还有感情。"我和他是自由恋爱,当初不顾父母反对走到一起,就这么离婚了,我舍不得。而且,他除了打人这一点,其他没什么缺点了,不赌不嫖,正常的时候对我也算是好的。”

  挨打受不了,离婚不舍得,在这种矛盾下,刘蔷拉着何飞找到了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朱洁这里。朱洁对这对夫妻最初的印象是,男人理直气壮,女人爱唠叨。朱洁分别与两人单独谈话,令她吃惊的是,在与何飞聊到童年的时候,他居然抱头痛哭!

  原来,何飞自小就是在父亲的暴力阴影下长大的。他的父亲封建思想特别严重,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在家里就是天就是地,谁都必须听他的话。何飞回忆,在自己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小事触怒父亲,被父亲从晚上10点多一直打到凌晨。在他心中,对父亲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那挥舞的拳头。

  "很明显,他的暴力行为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朱洁分析说,在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而有些时候也会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与某些特定的人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潜意识中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得到第二次机会,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童年对自己特别重要却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

  "每次我感觉她逼我到了极限,就动手了。打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打完了,我也是有点后悔的。”何飞说,原本他并不觉得自己打老婆孩子有什么错,但回忆起自己因为父亲的暴力而感到痛苦的童年时,他突然就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最后,他向老婆写下了不再家暴的承诺书,承诺要逐渐改掉以前的恶习。

  (注:"原生家庭”就是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

  男人看着还不错

  翻起脸来真可怕!

  近日,南湖区民政局婚调委老娘舅金秋仙接待了一对因为家暴闹离婚的夫妻。女人控诉男人家暴,要求离婚。

  男人虽然身材高大,但在老娘舅面前态度随和,并不像个凶悍的人。然而,当他被女人滔滔不绝地指责时,原本温和的脸色大变,拳头都捏了起来,样子还真是有点可怕。

  这对夫妻都30多岁,结婚4年多。妻子徐红(化名)说,自己已经忍了4年,他发脾气就打她,报警都报过几次了。"他扇我耳光不是扇一下,而是左右开弓连着扇,扇到我站都站不住……”

  面对妻子关于家暴的指责,丈夫沈磊(化名)倒是毫不犹豫地就承认了,但他说:"这是她逼我的。”沈磊说,徐红是个"嘴巴停不下来,手也停不下来”的人:"她嘴巴上一句话的亏都不肯吃,我们基本就不能好好对话,叽叽喳喳的时候,手上动作也很多,手指头一直要指到脸上来,能不让人生气吗?我动手也就是吓吓她,要是来真格的,打死她都不用费多少力气!”

  这一次为什么动了手,并闹得要离婚呢?其实也不过是因为一件小事。那天,沈磊在看电视,徐红在做家务,沈磊嫌徐红声音大,就对她说:"你轻一点。”徐红听了立刻回道:"我为什么要轻一点?凭什么要轻一点?”说着,手指头又指到沈磊脸上去了。沈磊反手就打掉了她的手。徐红闹了起来,两个人从争吵变成了打架,而结果自然是人高马大的沈磊占上风。

  金秋仙告诉记者,在单独调解中,沈磊透露出来的意思是,只要徐红温柔一点,嘴巴不要这么咄咄逼人,他是不会动手的。然而,当着工作人员的面,徐红不断地数落沈磊的种种不是,沈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到最后,双方虽然没有离婚,但也是不欢而散。

  南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从前,现在家暴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少了。"以前的人不敢离婚,挨了打也不说,忍气吞声,助长了家暴的恶习。现在的年轻人个个心气高,受一丁点儿委屈就闹离婚了,更别说家暴了。”

  他(她)有家暴或家暴倾向

  我该怎么办?

  "《反家暴法》出台以前,对于家庭暴力,很多受害者都选择‘家丑不可外扬’,但今后,可以大声说出来了。”朱洁说,面对家庭暴力,受害者首先要学会反抗,通过寻求外界帮助等方式,先阻止伤害。《反家暴法》的出台让受害者报警有了法律依据,也将让施暴方认知到,家暴不仅仅是家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动手,都是一种违法行为。

  "要让施暴方意识到,自己的暴力行为并不正常,并帮他(她)找到原因,找到了原因,他(她)愿意改变,那么婚姻还有希望。”朱洁说,例如上面的刘蔷和何飞,何飞的暴力是受小时候父亲暴力的影响,他通过回忆起自己童年的痛苦,意识到了自己的暴力对家人产生的伤害。何飞愿意改变,这是他和刘蔷的婚姻可以继续的基础。

  不过,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很多施暴者来说,暴力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要戒掉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当初,何飞花了8个多月的时间才改掉。”朱洁告诉记者,当时她向何飞和刘蔷介绍了一种"21天习惯养成法”。

  "我让他们各自在手上戴了一个手环,何飞在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就把手环从这个手换到另一个手;刘蔷则是在自己的唠叨引起何飞不悦的时候,把手环换到另一个手。这样坚持21天。如果到15天,何飞没忍住发了脾气,刘蔷没停止唠叨,那么又要从第一天开始计数。刚开始,他们做不到,坚持了五六天就发作了。后来,时间慢慢变长起来。到完完全全发生改变,已经是8个多月以后了。”

  "当然,对那种打得过分,连感情也打没了的夫妻来说,那还是分开比较好。”朱洁说。

标签: 家暴 责任编辑: 冯一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