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装备日新月异 从生活用品变化看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
2018年09月07日 09:44:16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沈洁 张佳丽 潘叶萍 区委报道组 马国海

  打开老嘉兴人的记忆匣子,“海鸥”电扇、“益友”冰箱、“皇冠”灯具和“大雁”自行车是无数人公认的“四大名旦”。这四样产自本土厂家的生活用品,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引领了全国的消费潮流。

  秀洲人有足够的底气引以为豪,因为“海鸥”是从王店镇的电扇厂振翅“飞”向全国的,“益友”让新塍镇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一跃成为全国知名企业。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两样明星产品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它们却在消费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改革开放40年,从功能单一的电扇和冰箱,到能随时记录睡眠数据、改善睡眠质量的智能床,家家户户的装备日新月异。生活用品的更新换代,标志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从温饱向品质转变。

  【年代记忆】

  因为一台电扇夏天不再难熬

  讲述人:王店镇先锋村村民董良松

  1981年的夏天,对于董良松来说特别难忘。“那一年入夏前,我家买了第一台海鸥电扇。”30多年过去了,他至今还能回想起来,那是一把台扇,插上电源,按下开关,灰绿色的三片扇叶呼呼地飞转,醒目的商标上,有一只“海鸥”展翅飞翔。

  过去,在农村,家家户户全靠一把把草编的蒲扇“熬”过漫长而炎热的夏天。到了晚上,村民们习惯在院子里的空地上铺一条凉席,有的干脆把床搬到户外,纳凉到后半夜再回屋睡觉,这是常事。因为一台电扇,董良松觉得那个夏天不再难熬。

  “我们家是村里最早一批买电扇的,我清楚地记得这把台扇售价150元。”刚去菜场上班,董良松当年的月工资大约是30元,这把电扇是家里的第一件“奢侈品”。全家人把电扇当宝贝似地呵护,经常拿湿布擦拭扇叶。白天搬到堂屋里,吹着凉风惬意地吃饭聊天,晚上再搬回卧室,在徐徐凉风中入眠。

  1989年,董良松结婚了,妻子的陪嫁中有一台海鸥立扇。紧接着,家里又添置了第三台、第四台、第五台样式各异的电扇。“说起来这也是王店人的骄傲,因为海鸥电扇厂就在我们镇上啊!”董良松说,“电扇质量也很好,用十多年都不坏,而且还很省电。”

  【故事旁白】

  家电用品依然是“奢侈品”

  1979年5月,王店镇梅溪街几名家庭妇女联合组建的海鸥电扇作坊并入嘉兴市轻工机械厂,并在1980年11月正式更名为海鸥电扇厂,从此“海鸥”开始起飞,“海鸥飞进中南海”曾是一段佳话。也就在那时,老百姓开始使用家电用品提升生活质量,但对不少人来说,黑白电视机、电扇等还是“奢侈品”。

  【年代记忆】

  夏天不再用深井水冰西瓜

  讲述人:新塍镇虹桥社区居民李荣华

  “那个时候谁家有一台冰箱,左邻右舍都要过来看热闹。”86岁的李荣华回忆道,在上世纪90年代初,600多元的益友冰箱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消费得起的家用电器。在没有冰箱的夏天,大家习惯把西瓜、葡萄等水果放在网兜里,再小心翼翼地吊进水井中,那种被井水冰镇后的沁凉滋味,老人记忆犹新。

  150升容量、单门,上面是冷冻柜、下面是冷藏柜……老人回忆中的益友冰箱没有华丽的外观,更没有风冷、无霜、零度保鲜等新奇技术,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简单的保鲜和冷冻功能就已让他们惊喜不已。

  李荣华说,自从家里买了冰箱,家人随时都能吃到冰镇水果。每到夏天,他们都会从商店批发一箱箱“沙滩大脚板”“娃娃雪糕”“光明冰砖”等当年风靡大街小巷的冷饮,也经常会热情招呼左邻右舍一同享用。

  冰箱出厂时贴的“益友”商标,李荣华一直舍不得撕掉。顶部盖上一块熨烫平整的蕾丝花布,再摆上插满塑料花的漂亮花瓶或各式小摆件,对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家庭来说,冰箱俨然是一件了不起的商品。

  【故事旁白】

  从普及走向多元化和差异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位于新塍的“益友”冰箱开始迅速打开并占领市场,此后还成为嘉兴轻工业的明星产品之一,逐渐畅销全国。上世纪90年代,从普及走向多样化的家电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曾经的“三大件”已经增加为“无数件”,大多数家庭开始使用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发展之路,生活用品也由此迈入新时代。

  【年代记忆】

  每天都要睡的床仿佛能“说话”

  讲述人:高照街道居民王丽娜

  去年春天,王丽娜和家人搬到了位于高照街道运河社区的新家。在挑选家具的时候,她的父亲主动提议购买一张智能床。“当时我们特别惊讶,没想到60多岁的老爸会有这么时髦的想法!”

  这张躺上去会“动弹”的智能床是秀洲本土企业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使用一年多,王丽娜父亲的睡眠状况改善了不少。“我爸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医生建议他睡觉时上半身要尽量高一点。”王丽娜说。

  每天睡觉前,王丽娜的父亲都会习惯性地调整好床的高度。在夜间,这张智能床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仿佛能“说话”,可以自动调节角度,缓解打呼等现象。通过手机智能端,家人能实时监测老人睡眠时的心跳、血压等相关数据。

  小时候,王丽娜曾经躺在老式的棕绷床上憧憬未来,结婚时她从知名家居店购买了实木床,那时候流行“席梦思”床垫。“没想到如今连睡眠也有大数据,下次家里再换家具,我们打算买双人分体式的智能床。”她说,“听说这款床的床垫是分开的,一个人平躺,另一个人的床垫也可以随时变换角度。”

  【故事旁白】

  生活用品迈入物联共享新时代

  在新常态下,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智能物联网生活用品无疑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近年来,围绕智能化与物联网的产业革命正在进行,秀洲本土的智能家居企业也开始不断崭露头角,如麒盛科技、美尔凯特、鼎美智装、今顶等发布的新产品都在不断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下一步,秀洲也将紧紧抓住智能物联网风口,大力发展智能家电、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专家点评】

  生活用品智能化凸显幸福感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 杨向东

  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最初的家用电器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如今智能化的家居产品却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变化得益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而这样的变化,也凸显出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美国学者凯文凯利在《必然》中写道:“我们正在从一个静态的名词世界前往一个流动的动词世界,产品将会变成服务和流程。”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我们时代的影响。

  如今,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自身及环境的现状、变化趋势,这将成为未来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品的重要发展方向。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智能家居产品,用以评价、预测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标签: 改革开放;生活用品;记忆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