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云和投入2亿元整治县城“大染缸” 黄溪复清 老城变新
2016年11月24日 07:21:00 来源: 浙江日报 记者 聂伟霞 县委报道组 郑琳健 吴梓嫣

zjrb2016112400006v01b005.jpg

  云和市民在黄溪边观鱼赏景。 戴昕律 摄

  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浙江日报者 聂伟霞 县委报道组 郑琳健 吴梓嫣)今年71岁的云和市民柳建平,每天都要来到整治中的黄溪区块看看,感受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

  脚下,黄溪水潺潺流过,红色锦鲤摇尾游弋;千年石拱桥横跨溪上,两棵千年古樟生机勃勃;两岸,民居白墙黛瓦。老人感慨地说,老云和的感觉回来了。

  柳建平的老房子紧挨着黄溪。上世纪80年代,因黄溪污染严重,臭气熏人,老人被迫搬离住了50年的房子。今年,借省里“五水共治”东风,云和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启动总投资5.4亿元的“采真里”美丽县城改造提升项目,其中黄溪综合治理改造投入2亿元,实施工程治水,还两岸居民良好生活环境。

  如今,黄溪的水清澈了,鱼儿游回来了,记忆中的历史风貌重现于眼前。昔日脏乱差的黄溪区块,已蜕变为美丽的城市客厅。

  最后的运粪车

  晚上11时,环卫工人张思友推着一辆运粪车,准时停在了云和新华街的弄堂口,等待着附近十多户人家出来倒马桶,第二天早上7时前再运走。

  “不久,这条弄堂的污水管网接通后,最后的十几户住户,就能结束拎着马桶倒粪的日子。为保护黄溪水,我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张思友说。

  黄溪,云和人称为后溪,发源于县城西北山麓,干流长6.3公里,其中流经城区2.8公里,流域面积24.78平方公里。自古至今,黄溪是云和城区的天然中轴,沿岸是县城繁华的街区,沿溪住着数万户居民。

  昔日的繁华,如今却破旧不堪。黄溪两岸的建筑包揽了许多的“最老”: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最老医院,最老的民宅,最老的店铺,最老的小区等,没有卫生间,没有排水管道,更谈不上雨污分流,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排入黄溪。

  上世纪80年代,黄溪区块建造了公厕后,运粪车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由于公厕少,离得远,很多住户觉得不方便,每天早晨都能见到许多居民拎着马桶,往黄溪里头倒污物、洗马桶……原本清澈的黄溪,慢慢变了样,一度成为“臭溪”和“死溪”。

  “那时候的黄溪污水横流,空气里弥漫着恶臭,蚊子、苍蝇漫天飞,令人苦不堪言。”今年62岁的蓝小平家就在黄溪边上,1996年,他在一楼开了一家副食品店。20年来,靠河的窗户从未开启过,白天还要点蚊香。特别闹心的是,一下雨,污水还会漫到店铺里。

  “这里生活环境太差了。”柳建平说,黄溪两岸店铺林立,但商户都在门前乱搭棚子,密密麻麻,10多年了,抬头看不见天;棚底下商户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短短100米路也要花上20分钟才能走出去。黄溪区块已成为百姓心中的痛。

  变清的黄溪水

  “黄溪已不堪重负,治污刻不容缓。”云和县住建局局长毛晓伟说。

  2015年,县财政收入只有7.5亿元的云和,启动了投资5.4亿元的“采真里”美丽县城改造提升项目,其中黄溪综合治理改造投入2亿元。

  “黄溪整治是一项综合治水工程。”毛晓伟介绍说,不但要还百姓一条清澈的河,还要大大改善两岸群众的生活环境。综合改造期从2015年到2017年,包括道路建设、水系综合改造、老小区和城中村改造、排水设施雨污水分流改造、清淤疏浚等。

  2015年,实施管网全面清淤,加大工业治水、重视餐饮治水、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对水质进行全面监控。对沿线工业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健全企业污水治理设施,严查企业污水乱排,对黄溪沿线餐饮业污水排放进行专项督查,免费发放污水收集桶,减少餐饮污水污染。

  同时,统筹推进老小区老建筑的管网改造,将黄溪原本安装在河里的污水管网,全部转移到了路面,并实施雨污分流;实行一户一管,把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统一汇入主管网进行排污。“污水管移到路面,是为了更好地监督管理。”相关人士表示。

  如今,蓝小平早早起来开门营业,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看,现在黄溪不仅河水变干净了,就连河道也变宽了不少。”蓝小平踩着刚铺好的石板路说。石板路下,藏着黄溪变干净的“秘诀”——污水管、雨水管有序交错,连通到家家户户,生活污水再也不会流进河里了。

  城市的新客厅

  “这项投入5.4亿元的工程,可使两岸数万名群众提高生活质量,而整个云和老县城的品位也会大大提升。”毛晓伟算起了民生经济账,“旅游生态云和的建设,也因此有了新的支点。”

  黄溪的整治和改造,还蕴含着一个“美丽计划”——打造4A级景区。治水的同时,当地对新华街历史文化街区、解放街进行了改造。在规划设计的引领下,对老旧房屋的立面和道路、河道生态景观以及桥系进行改造,丰富城市家具、景观小品,凸显乡愁记忆。

  老街区的业态布局调整,需要精心设计和耐心引导。当地出台政策,引导民宿、客栈、酒店入驻背街小巷,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发展茶楼、酒吧、咖啡馆、特色小吃和乡土民俗文化表演等城市休闲业态,着力打造一个可吃、可玩、可看、可听、可住,真正展示老云和特色的城市文化旅游休闲街区。

  “现在,我每天上班犹如进景区。”在云和妇保院工作的蓝晓燕说,经过改造,原本破旧的医院门庭,变成古色古香的庭院,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黄溪的巨变,还引来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云和当地知名民宿“云上五天”的老板,看中黄溪未来的发展,打算在河岸建设小巷民宿。

  “以后我们的家就是景区,景区就是我们的家。”居住在河边的刘美招心情愉悦地说。

标签: 五水共治;环境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112428342462975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