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探路供给侧·聚焦僵尸企业处置:分类施策 丽水这样去产能
2017年05月31日 11:02:57 来源: 人民日报 方敏

  丽水,秀山丽水。

  这个位于浙西南的山区市,以前为人称道的总是生态,不过近来经济增速也很亮眼:今年一季度以来,丽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9%、6.2%和4.6%。数据表明:丽水市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快。

  丽水经济为何能取得开门红?加大对僵尸企业的处置力度,实现无效低效产能的“腾笼换鸟”或许是重要一招。

  查清家底——

  54家僵尸企业,一半陷入“两链”风险

  从杭州出发一路向南,到了要频繁爬坡、钻山洞的时候,就快到丽水了。

  “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土地资源本就非常紧张。僵尸企业还占用大量土地、资本等资源。”丽水市经信委投规处副处长柳卢飞说:“这‘湿棉袄’不脱掉,新产业就进不来。”

  柳卢飞介绍,截至2016年底,丽水市摸排出涉危涉困企业400多家,符合省僵尸企业界定标准的54家。这些僵尸企业中,52.9%的企业深陷“资金链、担保链”两链风险,也存在过度投资、盲目扩张、管理不善等风险因素。对此,丽水市定下目标:确保到2018年,全市僵尸企业基本实现市场出清,企业市场化退出长效机制基本健全。

  僵尸企业债务关系复杂、资源盘活慢、涉及主体多、市场化手段出清难,丽水将如何完成这一目标?丽水市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工作办公室帮扶处处长叶庆顺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每个僵尸企业的情况都不相同,我们采取了‘分类处置、一企一策’的方式,按照目前划分的破产清算、破产重整、兼并重组和债务重组等类型开展处置工作。”叶庆顺说:“我们的一个原则是:对不符合能耗、环保标准的企业,要加快市场出清;对环保、生态和创新型企业,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

  坚决关停——

  加快低小散僵尸企业退出

  走进丽水市景宁县外舍乡王金洋工业区,和当地人谈起中海阀门有限公司,不少人总是连连摆手:“这个企业两年前关门了,平时生产的粉尘污染太大了。”因为涉及环保问题,加之近年来市场不景气,公司生产的阀门销路不畅,自2014年开始就断断续续处于停产状态。

  “这类企业污染大、能耗高、效益差,自身又不愿意提高环保投入。对此,我们的处置方法就是引导它们‘安乐死’。按照相关程序实行清算,债权银行加快了企业不良贷款、呆坏账的核销处置。”叶庆顺说。

  2015年5月,经过景宁县经商局的多次专项协调,对企业进行了破产清算工作,共盘活存量资产1780万元,8亩土地得到腾退。

  “像中海阀门这类低小散企业,本身已经债务缠身、经营困难,且不符合本地的发展要求。因此,我们停止了各种补贴和不同形式的保护,通过用水、用电、排污权等资源要素差别化价格政策措施以及各类安全、环保、质量、能耗等强制性指标,加快倒逼僵尸企业退出。”丽水市经信委副主任周晓林说。

  丽水西南部的遂昌县,处置起僵尸企业也毫不手软。2016年,遂昌县对老工业园区进行了全面摸排,28家存在资产闲置企业成了“被腾退”的目标。“我们严格执行‘亩产税收’评价体系,建立了企业用地退出机制,政府加大了老工业园区闲置厂房回购力度,将回购后的厂房进行整修后,再通过拍卖、租赁、引资重组等,使新招入的企业实现了拎包入住。”遂昌县经济商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土地和厂房腾退后,很快就见了效益。2016年,一家名为博源竹的科技公司以租赁原僵尸企业厂房的形式入驻园区,从签订入园协议到投产见效,仅用时两个月。截至2016年年底,遂昌县老园区共盘活低效闲置用地423亩,盘活闲置厂房23.7万平方米。

  “我们不‘恋战’,坚决关停低小散的僵尸企业。事实证明:‘湿棉袄’脱得越早,能越快换上‘冲锋衣’,取得新效益。”周晓林说。

  破产重整——

  盘活仍有一定造血功能的僵尸企业

  在丽水,还有1/3的僵尸企业“仍有一定造血功能”。

  “它们虽然进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但从它们的投入产出比、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多方面分析,仍有好转的可能。”叶庆顺表示,对这部分僵尸企业,丽水重点进行了破产重整,以引入优质企业的方式让其获得重生。

  2016年12月2日,丽水市遂昌县大桥区块,一家名为浙江鑫斯特新材料的公司举行了奠基仪式。看着闲置一年多的厂房再次运转,遂昌县招商局宁波招商分队负责人唐昌立长舒一口气:经过重整,原来的僵尸企业——浙江百润科技有限公司终于重生了。

  因资金问题,百润曾于2014年12月向遂昌县法院申请破产重整。“企业的基础设施都还不错,有一定‘造血’功能,直接破产清算太可惜。是否有人愿意接手?”抱着这个想法,遂昌县招商局开始积极寻找新的投资人。最终,在当地招商、财政、建设、环保、安监、法院等部门配合下,迎来新主人。目前,企业停止原来的苯乙酮项目,改而投资设备兼容性好且工艺有共性、市场需求大的树脂加工用分散剂,项目投产后年销售额预计可达1.5亿元。

  “对僵尸企业来说,通过并入并购主体成为其子公司或分公司,在妥善解决员工安置问题的基础上,可以有效解决原来的经营困难问题。并购重组,是一次性整体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重要方式。”柳卢飞说。

  近年来,丽水通过积极引进外来优质企业、资产,进一步盘活了不少沉寂多年的资源。柳卢飞介绍,2016年丽水市实际利用内资339.8亿元,新引进大项目103个。新引进的项目很好地带动了僵尸企业转换新动能,实现了重生。

  合作经营——

  让有特殊无形资产的僵尸企业重获新生

  与前两类僵尸企业情况不同,丽水还有一部分僵尸企业“自身条件”更好一些:有相对优质资产和拥有排污许可、能耗许可以及建筑、消防、电力等特殊资质无形资产。“对这类企业,我们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司法拍卖,引进企业接盘,政府为他们既止血又输血,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叶庆顺说。

  坐落于庆元县菊水工业园区的昌达实业,曾是县里制造业20强。近年来却因行业不景气、盲目扩大投资等原因,于2015年9月全面停产,处于资不抵债状态。2016年1月,公司向庆元法院申请破产。

  考虑到昌达实业拥有产业优势,庆元法院作出重整申请的裁定。政府一方面为其“止血”——收储了昌达投资的根雕文化产业园,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为其“输血”——引来富阳一家纸业公司,以合作经营方式对其进行重组,使之恢复生产。“庆元各单位也进行了帮扶,比如银行在信贷上给予了优惠利率。”庆元县经商局副局长王思武介绍,2016年,昌达“死”而复生,已实现产值1亿元,税收1000万元。

  处置僵尸企业工作的难点在哪里?两年来,叶庆顺对这一问题深有感触。

  “僵尸企业破产案件涉及债权人、股东、企业职工等多重主体的利益。部分案件涉及非法集资行为,刑民交叉,涉及的人多,潜在维稳压力较大。同时,多数僵尸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自身无法正常运转,同时存在着多家互保互联企业,资产状况难以厘清。”叶庆顺说:“另一方面,法院人少案多工作量大,拍卖回收率低。目前民间投资意愿低,一般的工业厂房要经过三轮拍卖才能卖出。”

  这些问题,都指向一点:处理僵尸企业,司法、公安、经信委等各个部门必须都要有担当,都要有不怕麻烦的“店小二”精神,通力合作才能处理得好。

  对此,丽水市通过纵向成立各级处理僵尸企业的机构、横向加强部门协作,在市委、市政府指挥下,形成了一支支处理僵尸企业的工作“铁军”。目前,丽水已完成僵尸企业处置38家,盘活土地面积1589.33亩,盘活厂房面积80.3万平方米,化解银行不良资产18.99亿元,安置3812人,新增产值17.26亿元。

标签: 僵尸;僵尸企业;丽水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