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大洞源村,聚焦小康路上的返乡青年和低收入农户 奔跑吧,无畏风雨勇向前
2019年12月26日 03:43:49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沈晶晶 雷晓云 县委报道组 朱敏 程航

  浙江在线12月26日讯(记者 沈晶晶 雷晓云 县委报道组 朱敏 程航) 冬雨下个不停,海拔800余米的遂昌县黄沙腰镇大洞源村,人们却喜出望外。

  这是烤红薯的时节。村民唐昌津已经忙了一早上。簇新的烤箱打开,薯条的热气蒸腾,氤氲出蜜一般的收获味道。

  这是植物蓄势待发的时节。返乡青年林斌冒雨爬到山间,干旱的土地,得到绵密雨水的滋养。他悬了许久的心,也终于放下,盘算起明年的收益。

  这是考验决心与智慧的时节。黄沙腰镇镇长毛威,挂断与家人的视频电话,匆匆赶往村里。村干部们在等他盘点月中推荐会的成果,一同做2020年增收的打算……

  此刻,高山村3个人——农户、干部与返乡青年,构成的正是增收攻坚的奋斗图景。他们,看起来脆弱平凡,一场暴雨、一次干旱,几乎就能毁掉一年的辛劳与心血。他们,却格外柔韧坚毅,一次次过坎,一次次蜕变,迈向新的生活。

  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无畏风雨,一路向前。

  脱贫路上

  风雨无阻

  记者初到大洞源村,是2019年春节前在此蹲点采访。从遂昌县城出发,翻越大风岭,绕过上百个弯,行驶一个多小时,才能抵达。

  说它是站在浙江低收入农户增收攻坚战一线的村庄,并不为过。2018年底时,全村户籍人口463户、1292人,但常住村民只有500余人,以种植高山蔬菜、制作番薯条为主要收入来源,低收入农户数量达103户、160人,占比12%。

  57岁的唐昌津就是其中一位。他的家,藏在一条七弯八绕的小路上,门前一块小小的菜地。

  彼时的老唐,小个子,精瘦的身材,正坐在炭炉旁烘烤番薯条。不知因为炭火熏眼,还是内心发愁,眉头皱成一个显眼的“川”字。愁的,一是开销大,人情往来、生病吃药每年近万元;二是收入少,种的四季豆、烤的番薯条销路不理想。

  如同大多数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在连续3年超过20%的快速增长期后,于2018年触到“天花板”,增幅仅13.7%。无论老唐,还是村、镇干部,都迫切希望增收的曲线能快速越过“滞涨期”。

  这注定是要咬紧牙关的一年。

  2019年6月6日晚上的暴雨,引发山洪,摧枯拉朽,一泻而下。老唐白天刚刚种下的一亩地红薯,连同村集体的稻田养鱼基地,被冲毁了。“没见过这么大的雨,幸好家里地势高,没被淹。”过去大半年了,老唐回想起来,还是胆战心惊。

  而此前,淅淅沥沥的春雨,连下了两月。唐昌津和老伴辛苦种下的两亩四季豆,刚抽完芽就泡进了水里,最后收成竟不到1000元。

  农业靠天,雨多了怕,雨不下也怕。今年,林斌就被持续多时的干旱,折腾得够呛。

  这位90后,皮肤是高山村民常见的黝黑色。最出彩的是一双眼睛,明亮、有神,带着青年的意气,也有少壮当家的老成。2012年,刚满20岁的林斌,就在遂昌开出了一家古玩玉石店。生意顺顺当当做了5年。

  最难忘的记忆,总是在家乡。在县城开店时,林斌每周都要回大洞源住两天。他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亲切,土地的呼吸和心跳可以互动。2017年春天,他干脆回到村里,流转134亩地,开辟出中药材基地,种下近万株覆盆子、悬钩子。

  眼看着,按照3年挂果周期,明年基地就能产生收益,却遇上了干旱。“从8月底开始,天上就没掉过一滴水。”林斌说,他的基地海拔高,缺少自然水源,再加上砂质土壤不易储水,这一旱,竟枯死了3000多株苗木,直接损失7万多元。

  气候异常带来的农业损失,让黄沙腰镇镇长毛威感到压力: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高山村与高山乡镇经济基础本就薄弱,离浙江的“高水平”目标尚有差距,持续增收必须时刻紧抓,不能有一刻放松。

  但压力之外,他也格外冷静。“人活一辈子,哪能不经历风雨。”他想,人最宝贵的品质里,有一条就是“打不倒”,但凡看到一点光亮,都能跌跌撞撞爬起来,继续向前走。

  幸运的是,及时雨终于来了。

  神仙不做 偏做猴子

  毛威挺随和,有人说他在公安系统待了10来年,结果成了“警队最胖那一个”,他就笑笑。但平静日子也是说变就变。调令在去年5月突然而至,这一派,还是遂昌最偏远的西部3个乡镇之一。

  到了黄沙腰镇,他对“偏远”两字体会越加深刻。山翻了又翻,车开了又开,村子还在十八里开外。更不要说更加偏远的自然村,出村入村只有两三米宽的小道,碰上大雨天,只能弃车靠腿。

  因为家在县城,周一清晨6时不到,他就得开车上山。正常情况下,忙碌5天后,周五晚上就能下山与家人团聚。但每个周末,镇党委书记和他需要轮流值班。夏季防汛、秋季防旱、冬季防火,有时一整个月都在村里连轴转。

  一年数下来,正常情况其实没几回。毛威的妻子工作同样忙碌,小孩正上小学5年级,只能托双方父母照顾,生病发烧了,夫妻俩最多打个视频电话安慰。

  “你会怀疑所有你做过的,也觉得乡镇工作真是很辛苦。”但这样的苦,当然完全不足以磨掉他骨子里的血性与冲劲,他告诉自己:“你得向前看,就像角斗士一样坚强,全面小康这样的历史征程,不可能凭空完成,必须得靠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艰苦付出。”

  刚刚过去的周末,镇里召集20余家农家乐业主、合作社负责人,在大洞源村办了一场推介会,吸引了500余名乡贤、村民、游客。

  见证精心筹备的九龙山麓农产品大礼包销售额突破10万元,看到用心设计的黄沙腰农产品品牌计划获得好评,高兴与欣慰之余,毛威由衷感觉到了大山的可爱。翻山越岭,他参与了这片土地的每一个变化。

  这样的热闹,伴随终于落下的冬雨,滋养了山野,也让林斌浑身充满干劲。他走向基地,看了看苗木生长情况,仔细检查了喷灌系统储水池,又蹲下身捡了些泥土,指尖感受到久违的湿润。

  站起身的时候,他忍不住取笑起先前的焦躁,“一点波折,竟让自己忘了当时一头扑进大山的坚持。”

  他回想前年刚回村时的情景,挨家挨户招工,从小认识的叔伯皱眉、摇头、摆手,拒绝三连。大家都觉得他太年轻、没经验、干不长,可能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一年活白干。甚至连自己父母都不看好,用遂昌土话说他“好好的神仙不做,偏做猴子”。

  然而,两年来,他埋着头将134亩荒地一点点开辟出来。虽然遇上干旱,但通过补种、疏苗,明年预计能收成万余公斤覆盆子。

  而此前,有农户在九龙山上挖出了悬钩子。这种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的植物,虽然销路广泛,但对种植海拔、温度要求极高。县城有人做了大半年实验,只开花不结果。林斌偏偏不服输,以每株50元的价格,收购了200余株。眼下,精心培育、耐心照管,小小的基地里,悬钩子种苗已繁育到上万株。

  “付出与坚持,终会有收获。”说这句话时,林斌正走在回村路上,雨滴落在伞面,带着活泼的生气。他想,这是个暖冬,确凿无疑了。

  步步筹谋 奔向春天

  镇里的推荐会,唐昌津自然不想缺席。家里烤番薯条的产量虽不高,但他对手艺挺自信,不停招呼游客尝尝,倒还真卖出不少。

  大女儿知道后,打电话来劝他歇歇。老唐反过来,让女儿在微信朋友圈吆喝吆喝。他还自己琢磨了挺多广告语,例如“高山的甜蜜番薯”“农家的自然味道”等等。上个月,他又花4000多元购置一台烤番薯机,既节省体力,也增大产量。

  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他闲不下来。不用烤番薯的季节,他常常跑到大洞源村仙霞岭上找活干。这个不起眼的山头,因为在杭乡贤林志卿的到来,有了显著变化。

  200亩的土地,被规划为农旅融合综合体,分成生态农业、民宿以及休闲观光等区域。眼下,农业区已种植2000余棵碧根果,接待中心、音乐星空广场、休闲步道等开始动工,民宿主体完工80%,预计明年正式营业。

  对这一消息,老唐满心欢喜。此前,村集体从村民手里流转了120亩土地,签订了40年承包合同。村集体以土地入股项目,占4%股份,并承诺前20年以租金形式补贴农户,之后20年,村里拿出分红的6%进行分配。

  项目正式运营,意味着老唐不仅能获得更多打工机会,还将拿到租金,收入水涨船高。

  现在,林斌也不用再挨家挨户上门招工了。用工的消息在村民微信群里一发,大家有空都会自发到基地。今年年终结账时,粗粗一算,10余名工人工资总计近12万元。

  前些天,隔壁小洞源村还有农户专门前来咨询,想等明年春天种几百株悬钩子试试。对于带动村民增收、壮大乡村产业的事,林斌都挺爽快:“只要愿意种,苗木免费送。”

  奔波山间,毛威对高山村未来有了更清晰的思考,“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看起来很大,但具体到每个人,其实就是四个字,安居乐业。”

  毛威说,此前他们大多将目光聚焦“乐业”,但高山偏远村庄,资源与公共服务本就有限,农作物效益再提升,村民就一亩三分地,而农家乐项目又受到淡旺季、市场竞争影响,不敢多鼓励农户,“除了聚焦黄沙腰本身的优质农产品,打响知名度、做好品牌外,我们开始更加重视‘安居’这篇文章。”

  今年10月,黄沙腰镇按照全县统筹要求,启动“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主要针对缺乏保留价值的村庄,鼓励村民到县城、云峰街道购房安置。其中,低保户每人补贴额约18万元。

  工作难做吗?“当然难。”毛威说,起早摸黑跑了两个月,报名申请人数达到了720人,还有12户、43人已经到云峰街道购买现房。但再仔细一排摸,能搬的,仍是有劳动能力,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

  如何为民办好实事,考验着基层的智慧。为此,明年县民政局,将在黄沙腰镇区投资建设一座拥有150个床位的西部养老中心。届时,黄沙腰镇、柘岱口乡、西畈乡等3个乡镇的孤寡老人、因病因残低保户能够免费入住,集中安置。

  与此同时启动的,还有一项高山村山田计划,鼓励像林斌一样的村民和乡贤,规模化流转农户搬迁后留下的土地,千方百计为村民增加资产性收入。

  2020年就在眼前了。围棋里,“收官”指的是下到最后关头,对弈双方把还没落子的地方都收为己有,一目之差,关系全局。全面小康的“收官之战”同样如此。“这盘关系千家万户的大棋,必须步步筹谋、尽锐出击,才能下成千古名局。”毛威说,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春天的准备。

  这是大洞源村里3个人的故事,又不仅仅是大洞源村里3个人的故事,是属于所有人的大时代故事。


标签: 黄沙腰镇;番薯;村民;遂昌县;冬雨;海拔;钩子;高山;浙江;低收入... 责任编辑: 郭海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大洞源村,聚焦小康路上的返乡青年和低收入农户 奔跑吧,无畏风雨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