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4日讯 丽水多山,我们的车往松阳县裕溪乡源底村一路开去,群山环绕。一眼看去,道路两旁的山间是整整齐齐的茶树,这里的村民们居住在山脚下,都依靠这些茶树生活。村子里很多人家已经建起了两层小楼,只有村子最里面,才坐落着为数不多的几幢黄色土瓦房。
这里就是蓝楷家,斑驳的墙壁,小小的天井,木质楼板下悬挂的电风扇在呼呼地吹。简陋的房间里,刚刚考上大学的少年,正认真地跟着教学视频,学习制图软件。簇新的电脑旁,是前不久收到的入学通知书。蓝楷考上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自动化专业。
三轮车后的孩子,成为独立少年
2001年出生的蓝楷,一大半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从幼儿园,他就开始了住宿。小学的时候,父亲的三轮车会在周末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接蓝楷回家。从初中开始,蓝楷去了更远的县城念书。
往返家和学校不容易。光是走到村口的公交站,青春期男孩的脚力就要走上半小时,要等两个小时一班的不知何时会来的公交车。经过大约25分钟的车程后,他将再次转车,再颠簸半小时,这趟才算结束。从家到学校,蓝楷每次都需要约莫两小时。
每次从乡村走出去,蓝楷要付出的不止是时间,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改变。
男孩子从小偏好理科,一直到初中成绩都不错。“我不喜欢背书,我的文科弱一些。”然而准备中考,初三下半学期的晚自习,蓝楷都腾出大把时间来背诵历史。通过两个多月时间的“一直背、反复背”,他弱势科目历史成绩提高了。
初中升高中那年,在同届500多位学生中,蓝楷考取了前一百名,顺理成章进入松阳县最好的高中——松阳一中。
进入新的环境后,蓝楷继续尝试改变。“我发现自己再沉默的话就不能适应了。内向的性格可能不适合生存吧。”或许是从小知道生活不容易,蓝楷对“生存”二字有着超出同龄人的理解。蓝楷慢慢变得开朗起来,跑步成了他释放压力和情绪的方式,由此他还在高中遇见一帮小伙伴。
留下美景,走入更开阔的人生
蓝楷的家其实很有当地民居的特色。砖土结构的老房子,有个小小的天井,站在二楼窗户往外看,青山蓝天白云。
屋檐上的盆栽,美得像一幅画。
可惜的是,蓝楷的爸爸妈妈被困在了这样的美景里。妈妈一直以来身体不大好,需要人随时照顾。四五年前,妈妈还不小心摔过一跤,右手臂骨折打进去的钢板至今仍未取出。“一方面是没有钱,一方面是对生活影响不大就算了,做手术也遭罪。”蓝楷爸爸轻描淡写地说,家里全靠爸爸在支撑着,因为妈妈没法工作。
大部分时间,爸爸在家照顾妈妈,还顺便照顾家里的茶树。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即便爸爸起早贪黑,收成也比往年差了不少。偶尔,爸爸在家附近打零工补贴家用。
对于蓝楷的学习,家里一直很支持。
一开始上网课,蓝楷借用了亲戚家的电脑,后来爸爸还是咬咬牙,在网上帮蓝楷买了台新电脑。
9月23号,蓝楷就要出发去学校,开始新的生活。说起选择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自动化专业,蓝楷有些腼腆,“其实我自己也不是很懂,但是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而且觉得这个专业比较好就业。”
“好就业”就是他淳朴的选专业的出发点,纸上是蓝楷仔细做下的笔记,远处有些灰尘的窗台上,有一大把用完的笔芯。
这个假期,蓝楷就在家自学3D MAX软件。他想,多做一点准备,总是好的。屏幕上,是蓝楷跟着教程制作的一把“利剑”,或许即将开始的人生,能帮着他挥斩荆棘,开辟坦途。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