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5日讯"天气转暖还没几天,蚊子就来了,好烦。”昨天,市民陈女士向本报反映。听说今年有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南方地区普遍会有强降水,她担心今年夏天的蚊子可能会特别多。事情会不会这样?防蚊灭蚊有哪些好办法?为此,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所主任技师白勇。
越冬成蚊先来"活动筋骨”
"现在出来的都是越冬成蚊。”白勇说,近段时间气温普遍在15℃以上,这个温度适合蚊子活动,它们就迫不及待地出来了。目前,这些蚊子刚苏醒不久,对人畜影响还不大。接下来,当气温保持在20℃以上时,雌蚊就要吸血、产卵,繁殖小蚊子了。
越冬成蚊以淡色库蚊居多,这种蚊子也是蚊类家族中的低端品种,无论是生命力、战斗力还是危害性,都不及俗称"花蚊子”的白纹伊蚊。"白纹伊蚊一般是以卵为主越冬,4月气温升高后,卵就会开始孵化,平均10天左右,成蚊就会出来祸害人,不光叮人吸血,还会传播乙型脑炎、登革热等蚊媒疾病。”白勇说。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我市经历了零下七八摄氏度的寒潮天气,越冬的卵还能孵化?对此,专家解释说,白纹伊蚊的卵也很强悍,低温会导致卵"滞育”,但不会导致它死亡,一旦天气转暖,这些卵很快就能孵化。眼下,我市还鲜有白纹伊蚊的踪影。但爱卫部门在环境检查中,已经发现了各种水体中这类蚊子幼虫的身影。因此,及时清除这些水体,可以有效减少不久后的蚊虫数量。
防蚊灭蚊主要靠"断水”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这个春天,我市降水预计会多过往年。不少市民因此担心,今年蚊子可能会多煞人。但白勇表示,厄尔尼诺确实会带来强降水,有利于蚊虫繁殖,但如果接下来气温不是很配合,则其繁殖数量也不会太多。因此,今年夏天蚊虫数量会不会明显多过往年,一时还不好说。
白勇强调,灭蚊防蚊的关键,在于勤快,大家要每隔几天就要去清理室内外的积水。这是因为,从卵到成蚊,平均只需要10天,稍一耽搁,新一批蚊子就浮出水面,准备咬人了。白勇解释说,蚊子是一种用数量优势来弥补质量缺陷的生物,繁殖节奏飞快。"一只雌蚊吸了血后两三天,卵巢就发育成熟可以产卵了。一只雌蚊在它短短两个月的生命中,足足可产1000至3000个卵。”
白勇建议,在室外,瓦罐等小容器可以倒扣起来,防止再度积水,废旧轮胎最好处理掉,不要露天放置;室内,花盆托盘等不要留存积水,水生植物最好5至7天换一次水,同时冲洗一下根部,避免蚊虫的卵"赖”着不走。窗户上可安装纱窗,同时涂抹上长效杀虫剂,"我们做过实验,有些蚊子真是很聪明,连纱窗也会钻,而且很顽强,20多层的高楼,也能飞上来。”白勇说。
以下几类人相对更招蚊子,需要更好地做好防护:出汗多、体味大、代谢旺盛的人;经常化妆、抹发胶的人;孕妇、喝过酒的人。此外,蚊子还有趋暗的本性,肤色深的、穿深色衣服的人也相对更容易被咬。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