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 宁波如何旗开得胜?
2017年02月10日 08:26:00 来源: 宁波日报 记者 易鹤 通讯员 储昭节

  舜宇光学生产线。(通讯员供图)

  制图韩立萍

  古往今来,再伟大的梦想,再美好的愿景,都需要靠“干”来实现。昨天下午,全市首个重点工作抓落实推进会举行,会议的焦点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据悉,这也是今年春节后市委、市政府举办的首个专项会议。

  会上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今年起,宁波将举全市之力,聚焦“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扎扎实实强力推进,并将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和突破,切实抓住这次重大历史机遇,实现制造业涅槃重生、跨越发展,助推宁波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

  会议还透露:我市即将发布一系列含金量、契合度极高的支持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扛旗中国制造蓝图绘就

  制造业是宁波的当家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去年8月,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宁波制造业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为抢占先发优势,去年10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动员大会,全面部署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宁波行动纲要》《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和金融支持工业发展“二十条”政策。

  记者在会上获悉,目前被誉为试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三大统领性文件的最后一个文件《关于宁波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已经完成,不久以后将正式出台。

  另外,15个三年攻坚行动审议稿已基本形成,涵盖了8个细分产业和8个重大工程(关键基础件行动计划与工业强基工程做了合并),其中8个细分产业强调服务国家战略,瞄准全球产业标杆发展我市新兴产业,8个重点工程强调对“3511”产业全覆盖,坚持增量与存量两手抓,重点是服务传统产业,结合我市发展需求,大力推动优势企业智能升级。

  “总体来看,以《中国制造2025》国家文件为引领,《行动纲要》《实施方案》《若干意见》为指导,15个三年攻坚行动和各地配套实施文件为支撑的顶层设计已经形成,今年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将全面转向抓落实。”市经信委主任陈炳荣说。

  顶层谋划掀起了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第一波高潮”,中芯国际集成电路、百度大数据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地,带动引进了一批芯片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在我市集聚;顺利推进华中数控、西门子等一批优质项目,引领我市装备制造走向国际前端。研究制造业行业创新中心建设指南,启动建设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成立石墨烯创新联盟,积极申报国家级创新中心。去年我市共有9个工业项目入选国家各类试点示范专项,获得国家资金近2亿元,项目数量和资金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区域试点示范加快推进。慈溪市成功创建国家产融试点示范区,大力优化产业金融生态环境;余姚市成功创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示范市(县),依托中国机器人峰会,积极打造智能经济示范区。专项领域试点工作初现成效。慈溪市等地成功弹性出让土地5宗,降低企业成本1834万元。镇海区等率先开展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工作,制定实施差别化要素供给与价格政策,提高了要素配置效能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鄞州区借助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落地机遇,积极推进政策性小微企业综合财产保险试点。

  顶层谋划也让宁波支持制造业提质增效的合力变得更加强大。金融、教育、国土、经贸等机构加速与“中国制造2025”对接。10多家金融机构设立制造部,通过改革创新,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创新服务产品、深化金融服务等方式,全力支持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中的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及企业发展。宁波职业教育提出为“中国制造2025”潜心造匠。去年全市38所中职学校新增8个专业,涉及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升级改造100个专业实训设施项目,为传统专业添上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双翼”。加快探索引智合作机制创新,搭建中日技术人才对接服务平台,推进建立宁波-芬兰引智合作平台,探索建立宁波-乌克兰高新技术研究院。

  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推进我市尽快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三年内,市本级将统筹百余亿元支持“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

  “与以往的政策相比,即将出台的支持政策创新点多、含金量高、契合度高、操作性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陈炳荣透露,会上审议的《若干意见》支持的方向非常明确,就是高度聚焦产业,将“3511”产业、八大细分行业和八大重点工程作为重中之重;突出产业链培育,围绕着集成电路、智能经济、智能装备产业和工业投资等,制定了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链等专项政策,培育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的细分行业千亿级特色产业示范园和千亿级龙头企业;建立了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和推动淘汰落后产能、整治低小散、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等负向倒逼机制。

  “把支持大项目、大企业、大平台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大保障。”陈炳荣举例说,在大项目方面,重点支持1亿元以上新引进项目和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等;在大企业方面,重点支持千亿级龙头企业、百家行业骨干企业、百家高成长企业和一批单项冠军企业等;在大平台方面,重点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千亿级特色工业园区、有集成功能的制造云平台。

  支持方式也实现了突破和创新。据介绍,市级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明确市级支持方向、重点和标准,明确试点示范工作的具体指导、资金使用绩效考评和政策评估等工作要求。区县(市)负责落实专项试点任务推进等具体工作和切块资金的按要求兑付。

  在财政资金支持方式上,突出竞争性和重点项目“一事一议”等,激励各地各方加油快跑。

  同时,政策执行是动态的,设定了三年实施时间和五年兑付时间,三年后新一轮政策将根据产业变化情况及时优化衔接和调整充实。

  会上,大家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共识: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事关宁波全局,也事关宁波未来,要不惜血本,把这件大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要在试点示范的探索中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宁波样板和宁波经验,加速宁波制造跨越式发展,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宁波力量。

  攻坚之战亟待全城发力

  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竞争很激烈。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继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之后,泉州、沈阳、长春、武汉等城市和苏南五市、珠江西岸、长株潭等城市群,已相继成为“俱乐部”成员。据说,今年该“俱乐部”还将扩容。

  “金字招牌来之不易,但关键是要把先发优势尽快变成先发成果。”“要力度再加大,资金再集聚,举全城之力,支持宁波加快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形成新一轮竞争优势。”“这是一场只许赢不许输的攻坚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聚焦再聚焦,合力再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虎口夺食,苦干、巧干、拼命干。”会上,多位参会人员均表示,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宁波上下需要同心同欲,奋起一搏,克坚攻难,推动制造业涅槃重生,迈上更高的国际舞台。

  2017年“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该如何打响第一炮?大会透露,今年我市将努力在加大工业投资项目储备、骨干支撑企业梯队培养上实现突破,并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对本市产品的出口支持力度,加大宁波优质产品在市内的应用推广。

  另外,在增强新兴产业新动能上,我市将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聚焦八大主攻细分行业,重点推动三年攻坚行动项目、动员大会签约项目和重大平台开工建设,依托新一轮支持工业投资政策,谋划生成一批重点项目,着重引进八大细分行业产业链重大项目,加快促进集成电路、石墨烯、专用装备、稀土磁性材料等行业发展。比如集成电路行业,将重点推进中芯国际特种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开工建设,建成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公共服务平台和集成电路EDA公共服务平台,组建首期规模5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促进一批创业项目在我市落地开花,推动建设北仑区集成电路特色产业园区。石墨烯行业,将实质性推动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建设,并全面启动各项工作;推动墨西科技建成百万平方米薄膜生产线;建立石墨烯首批次应用示范风险保险机制,加快石墨烯应用示范;支持推动慈溪市加快筹备石墨烯特色产业园,招商引进一批碳材料产业化项目落户。专用装备行业,将重点推进华中数控、西门子等项目落地,谋划推进浙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和浙江机器人产业集团,形成3个左右专用装备首台(套)产品;实施1-2个自动化(智能化)改造试点项目,提升专用装备生产效率。稀土磁性材料行业,将重点推动宁波市磁性材料及应用创新中心筹备工作,在稀土磁性材料领域、永磁电机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打造“磁性材料-磁体元件-特种电机-器械”产业链。

  在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上,我市将深入实施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制造业+互联网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制造业人才提升工程、质量品牌标准工程等多个重点工程。出台制造业行业创新中心建设指南,谋划引导智能制造、工业“四基”细分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推进工业创新设计快速发展;组织实施100项左右“机器换人”和智能制造技改项目,建设3家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1-2个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试点示范区,在高档数控机床、智能专用加工装备等领域,推进协同创新、协同制造。组织实施100项左右批量化生产和推广应用建设项目,加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在“四基”重点领域和产业关键基础环节动态培育30家典型企业;加快建设面向制造业服务的云平台,培育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推进“制造业+互联网”应用和产业化项目,认定一批“制造业+互联网”专业化特色示范园区(基地),开展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试点工作;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绿色制造体系试点示范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实施水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结构绿色化改造,加速培育绿色产业;着力推进重点制造行业紧缺人才指数发布平台建设,成立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推进更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筹建市级智能制造创新学院;成立市“浙江制造”品牌推进办公室,发挥行业协会、技术机构作用,组建名牌认定专家团队;建立市级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构建制造业标准化智库,组织实施市级“联盟标准”。

  会议结束时,多位参会者表示:“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不会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但只要朝着这条路走下去,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宁波制造就一定会迎来一个全新的未来。”

标签: 中国制造;示范城市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