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石板话一段沧桑,一片绿荫述一抹时光。旧时的老街,人来人往,今日的老街,宁静安详。来河姆渡,沐沐春风,听听老街的那些低语。
如今,无论是罗江老街,还是车厩老街,抑或是河姆老街,连同老街共有的匠心独具的屋脊装饰、斑驳的青石板路以及陪伴老街的所有古风古意,已然都渐行渐远,但她们曾经拥有的无限风光,作为气场,分明已轻漾在慈江不息的流韵里,奔腾在姚江东去的豪迈中;作为情感,分明已包裹在四明山脉的怀抱里,闪烁在河姆渡口的眼神中……于是,我们注定会唤醒回味,越是回味,越是自豪,一如七千年前先人们创下的所有传统文化;越是回味,越是绵长,一如一代代河姆渡传人创下的全部现代文明。
罗江旧事
『街韵』
罗江老街旧名芦江市,位于河姆渡镇东北边的罗江村境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的罗江老街,由横直两段呈角尺形街道组成,明清为“南乡六市”之一。
形似角尺的罗江老街,东西向的横街约有一百米,从老万隆门前一直到芦中亭;南北向的直街仅四十多米,由芦中亭到仓基桥。行走其间,脚步安放于地面上,依然的青砖黛瓦,还隐约闪烁着昔日的辉煌。
《光绪慈谿县志》记载:“仓基桥在县西南二十里芦江市,北通东罗桥,西通泾浦西罗浦,二水交汇成市”、“月逢二、五、七、九日市”。老街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者,几百年来,俯瞰着仓基河水潮起潮落,也阅尽了罗江先贤的躬耕乐道。
罗江的旧事多得数也数不清,尽数蕴藏在这条老街里。多少人,生于斯,长于斯,从呱呱落地到白发苍苍,有的人在中途离开了,但也有人一直在,陪着罗江老街一起慢慢变老,他,她,还有他们。
站在老屋门口,赵伟伦老人的脑海中是否又浮现出老街昔日的风光。
『人物』
75岁的赵伟伦老先生如今还住在直街的老房子里,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就和他自己一样。老人有才,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读过中专,回公社务农后当过机修工,还考出了六级电工;老人健谈,记性更好,几十年前的事,仿佛还印在他的脑海中,信手拈来;老人很“潮”,在一个名为“天一知青网”的网站当版主,自取网名“句章樵隐”,不遗余力宣传河姆渡。
老人住处隔壁的两间店面,木门紧闭,现在已经没人居住了,而八十多年前,这里曾是一家叫“德康南货店”的商铺,店的主人就是赵伟伦的父亲和大伯,从两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遂名“德康”。父亲1935年起自己创业,小小南货店一直开了20余年,后来还兼营酒酱酿造。“店里生意还是比较忙的,有时父母忙得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老人的回忆让我们依稀看到了老街当时的繁华。
老人还特意绘制了一张老街店铺示意图,共有店面58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最兴旺时,共有店铺近40家,有杂货店、水产店、豆腐店、大饼店、蔬菜店、南货店,有理发店、文具店、钟表店、烟纸店、棉布店、鞋匠店、贳彩店,还有钱庄、药店、米行、饭店、茶坊,可谓应有尽有。岁月流逝,这些店铺如今已不复存在。“只有一家叫‘天生堂’的药店,这个老字号现在还在用,开的还是药店,只不过地方已经不在老街上了。”老人感慨地说。
河姆记忆
『街韵』
河姆老街旧名黄墓市,位于河姆渡镇东南方向的河姆渡村境内。早在1227年的《宝庆四明志》内已有黄墓市的记载,是南宋时慈溪县的六大集市之一。
河姆老街由上市头、下市头两段组成。以凉亭为中心,南到八板桥不到一里为上市头。再由凉亭向北,一直到洞桥浦的河埠头为下市头。在老一辈人的叙述里,河姆老街有太多的故事,每一份记忆对他们而言都弥足珍贵。
《光绪慈谿县志》说:“黄墓市,石台乡,县西南三十里,月逢四、八日市。”那时,每逢市日,商贾云集,摩肩擦踵,人头攒动,再加上满街的吆喝叫卖声,场面热闹极了。这份热闹,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
如今的老街虽已上了年岁,老木古屋也都染上了岁月的风霜,但往昔的辉煌却仍存在于每一位河姆儿女的记忆里,他们总是会用最传统的方式,把过去的故事,代代相传,薪火不灭。
面对大昌布厂曾用过的这个“石元宝”,范如根老人侃侃而谈。
『人物』
位于老街中间的凉亭,因为有六根柱子,当地人称为六脚凉亭,始建于清光绪三年,当时是供赶市的人歇脚、吃饭用的,至今也有140年的历史了。凉亭南首一幢两层楼的民居,就是范如根老人的家。
范如根1962年从慈湖中学毕业,当过农民、大队会计、中学老师,还参与筹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如今退休在家的他,身体康健、精神矍烁,喜欢拉拉二胡、唱唱越剧,同时尽心照料卧病在床的老伴,晚年生活丰富而充实。在老街上走一趟,每个村民都会热情地叫他一声范老师,可见老人在村里的威望。老人从小生活在这条老街上,对老街的兴盛、衰败,可谓了熟于胸,对老街上的每一间房、每一块石板,更是充满感情。
河姆老街的兴起,缘于旁边有一条姚江内河。旧时,南边的山民挑着山货出来售卖,而宁波、镇海、慈溪等地的客商则开着船来此交易,四面八方的客商云集,老街遂日渐兴盛,曾有各行各业的店铺27家,涵盖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一家大昌布厂,当时织布用的一个“石元宝”,至今仍在,安放于老街上,成为村民们共同的记忆、难忘的乡愁。
因为老街曾经的辉煌,河姆渡村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村庄人口不多,却拥有80多个姓氏,俗称“走拢百姓”。不少外地人来此开店经商,慢慢地就定居下来,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与其他两条老街不同的是,现在村里还有不少村民仍旧住在老街上,一村虽百姓,却也其乐融融,让老街多了一些生机与活力。
车厩往昔
『街韵』
车厩老街旧名为车厩市,位于河姆渡镇南端的车厩村境内。《宝庆四明志》内已有车厩市的记载,也是南宋慈溪县六大集市之一。
《光绪慈谿县志》说:“车厩市,石台乡,县西南四十里,月逢一、六日市。”听过了故事,再漫步老街,恍惚间,街边似又恢复了过去店铺林立的一派繁荣景象,中药铺、铁匠铺、米厂、钱庄、轮船公司……人来人往,生意兴隆。
车厩老街成了当地人的美好回忆,即使须发皆白了,老到掉牙了,忆起往昔,岁月里尽是温柔似水。闲时来这里,听他们讲讲老街的往昔岁月,云淡了,风也轻了。
岁月更迭,待到各街的市场迁往他处后,商业中心便也随之迁徙,老街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虽略感几分寂寞,却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了。老街静静地伫立一角,历经绵长岁月,多少人的过往和记忆,多少人的苦辣酸甜,都在这里一一上演。
老街虽短,吕振江老人还是经常要来走一走,寻找旧时的记忆。
『人物』
与车厩老街相比,刚刚退休的吕振江算是个“小孩子”了。他在陆埠、河姆渡多所学校当过语文老师,在车厩生活了近30年,平时又喜欢写写文章,与老街结下了不解之缘。2009年,河姆渡镇、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联合编写《车厩的记忆》一书,吕振江作为主创人员之一,查县志、访老人,走遍了车厩的每一个角落,收集并整理了有关车厩的山、水、桥、渡、寺、庙的翔实资料以及民间传说,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写下了10多万字的文章,其中《车厩的老街老店》一文中写道:“车厩老街有上街、下街,店铺大多集中在上街,有南货、杂货、咸货、水产、烟杂一类商店,还有几家广货、布店,卖洋布、花旗布、印花布、印丹士林布等,影响较大的为上街万春堂和天生堂二家中药铺……”《车厩的记忆》虽非正式出版,却对车厩的历史记述、文明传承、教育后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吕振江说。
如今,上街、下街已被宽阔的公路隔开,路上车水马龙,老街上却难得能看见几个人。下街北临姚江,不远处就是曾经热闹的车厩渡,江水缓缓东流,仿佛还能听见当初的人声鼎沸。公路边有一株高大的银杏树,“以前树下都摆满了摊,吆喝声此起彼伏,它就是车厩老街的最好见证。”吕振江的思绪似乎又穿越了。
或许是出于对老街的留恋,吕振江特意在上街买了房子,以前曾是供销社的商店,闲来无事,他便会去老街上遛达遛达,看看那日渐破旧的老屋,回忆老街昔日的繁华,偶尔碰上个老人,还会停下来,说说那过去的事情。这样的生活状态,吕振江很满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