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村级权力列清单 村务公开全面化 监督问责更有力
宁波把“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2017年05月26日 08:24:10 来源: 新华社 记者 裘立华

  编者按:5月24日,新华社播发消息,重点介绍了我市扎紧制度篱笆,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从源头上把农村基层权力关进“笼子”的做法和经验。5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第3版对该报道进行了突出刊发,本报今予以全文转载。

  侵害农民利益的“苍蝇式”腐败怎么防?“小官巨贪”怎么避免?浙江省宁波市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推行“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界定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权力,从源头上把农村基层权力关进“笼子”。

  扎紧制度篱笆,推行“小微权力”清单

  每个党员干部都佩戴党徽上岗、每一张发票都要签诚信承诺、买一两茶叶也要层层审核……这样的变化发生在曾经“比较乱”的余姚市梨洲街道明伟村。村党委书记张剑波说,自从采取“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措施,制度严了、矛盾少了、民心齐了,做事情也就顺了。

  这样的变化,目前在宁波农村已成普遍现象。从2014年开始,扎紧制度篱笆成了宁波市农村治理的首要大事。

  项目招投标管理、集体资产处置、村民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审核、困难补助申请……宁波市将涉及村级权力的条文进行整理,浓缩成简单易懂的“权力清单”,使村干部手中的权力首次有了明确的“边界”,方便村干部按照“路线图”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让阳光成为最好的防腐剂

  余姚市阳明街道北郊村村民鲁巧儿盯着自家电视屏幕上的一张张票据,细细查看。这并不是什么电视节目,而是北郊村每一笔收支。“无论是每年几百万的工程建设款、村集体资产收入,还是一盒笔芯、一包复印纸等几十元的支出,我们通过自家电视里的阳光村务平台,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鲁巧儿说,村里的活动、低保户名单等,也都能看到。

  这是余姚市大力推行的“四屏联动”阳光村务平台,它整合党务、“三资”事务、便民服务、权力清单等内容,通过电脑屏、电视屏、手机屏、触摸屏及时发布。两年来,通过“四屏”公开,余姚市共发现案件线索5起,查纠农村权力运行不规范问题70余个。

  宁波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章永说,以往基层很多违纪问题、信访问题,就是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权力运用不规范、不公开所致。“所以,要督促相关部门着力推进‘小微权力’规范化建设,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农民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经过三年的探索发展,宁波村务阳光公开已遍地开花。公开的内容越来越广,大到村里的发展规划、工程明细,小到村里公厕每月花费的水电费等。

  监督问责更有力,形成震慑力

  “我在处理村级集体工程招投标中没有按规执行,已深刻认识到错误,以后一定严格按权力清单规范操作。”宁海县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在村务会上作出检讨,检讨书在全村公示。

  据介绍,宁海县相继出台了系列制度,细化56项责任追究行为,并辅以扣减年度考核分、绩效考核奖等手段,从严追究村干部违规违纪责任。2015年以来,共有726名农村干部被问责。

  据介绍,为维护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北仑区组建了由上千人构成的廉情监督员队伍,实现了192个行政村全覆盖。2015年以来,已发现各类问题线索76件,查处违规违纪农村党员30人,查处村干部14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5人。

  奉化区则始终坚持有责必履、失责必问、问责必通报原则,形成倒逼“小微权力”阳光运行的震慑力量。2014年至今,已有33名村干部被查处。

  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说,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实施3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变”上:农村干部用权变规范了,基层群众办事变方便了,村务监督效果变好了,农村干群关系变和谐了。“规范农村基层权力运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进一步往‘实’里干,往‘深’里推,往‘常’里做,往‘长’里抓,既让基层干部省心清白,又让村民百姓放心明白。”

标签: 权力;制度;笼子;小微权力;制度笼子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