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宁波携手中东欧,奏响“一带一路”教育和声
宁波—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活动纪实
2017年06月16日 10:45:53 来源: 宁波日报

  日前,为期5天的第四届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活动在宁波顺利闭幕。来自16个中东欧国家和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绘教育合作蓝图。

  宁波已经连续4年举办两地的“教育盛会”。4年来,宁波立足自身人文交流、国际化教育的独特优势,携手中东欧16国,不断释放出合作潜力,每年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与期待。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记载“一带一路”历史的“活化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今天,宁波这座古老的港城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以建设“名城名都”的雄心壮志,融入国家战略,用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开放的城市呼唤开放的教育。在今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提到要推动教育合作,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带着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宁波“名城名都”建设的新使命,宁波教育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共商、共享、共建”不断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共赢,成为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先行者。

  共商经贸人才培养大计

  人才强,国家才强,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大计。中国宁波-中东欧教育合作将培养哪些面向“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

  在今年的宁波-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活动上,双方把目光聚焦到了商贸人才、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领域,分别成立了两大“教育”联盟——全国首个丝绸之路商学院联盟和“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

  作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以及连接东西方商贸与人文交流的纽带,早在2015年,宁波就成立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围绕宁波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相关经贸、文化、语言、法律、政策等高水平应用研究。

  第一届丝绸之路商学院联盟副秘书长、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徐侠民说,“联盟不仅是一个跨国、跨区域的全球性商学院俱乐部,更是一个实实在在、有操作性国际项目的资源汇集平台,目前已启动成员单位间免费交换生项目、来华留学生项目、国际志愿者项目、教师跨国交流和教研合作项目、免费全英文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等,共有来自19个国家的75所院校成为首批联盟成员。”

  除了商贸人才的培养,今年,宁波的职业教育面向“一带一路”的人才培养继续发力,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结合之路。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业务,亟需大量掌握现代生产技术、了解当地文化、熟悉现代管理规则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个“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的发起单位,该校校长张慧波说,“产教协同联盟的成立,将有效整合教育、企业、行业资源,培养中资企业所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目前,来自全国的76家高职院校、中航国际等13家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国家半导体产业联盟等多个行业组织加入了该联盟。

  宁波市教育局副巡视员汪维民表示:“依托这两个联盟的建设,将集聚国内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企业资源,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各国本土高技能人才和商贸人才,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支持沿线各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与互动。”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为顺利完成20多天的暑期课程,我现在除了学好英语,还学习一些波兰语。”近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大三学生李园园正在做暑期赴波兰短期交流的准备。去年和前年,理工学院已派遣56名学生前往中东欧国家开展短期交流。

  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2015年,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与波兰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联合建立“宁波市波兰语言文化中心”,成为浙东地区的中波交流重要基地。

  除了波兰语言文化中心,在今年的宁波—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活动上,斯洛伐克教育科研中心、捷克语言文化中心、罗马尼亚中国艺术合作中心和教育交流中心正式揭牌,将进一步促进宁波与中东欧国家语言和文化的互学互推,融合发展。

  为了吸引更多中东欧国家的学生来宁波留学,2014年宁波市政府设立了中东欧国家学生专项奖学金,金额6000元至3万元人民币不等。目前,宁波累计有56名中东欧学生获奖,奖金总额80余万元。此外,还设立了宁波学生赴中东欧国家交流学习资助计划,鼓励宁波的师生赴中东欧国家考察、交流和访学。

  共建国际教育合作项目

  2016年,在宁波—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活动上,宁波外事学校与德瓦艺术中学合作,在罗马尼亚德瓦市开办了宁波外事学校海外分校,这也是全国中职教育海外建分校的首次尝试。

  目前宁波外事学校已成功派遣了两批教师,都受到了罗马尼亚当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负责人姜伟表示,未来将有更多的中方教师被派遣到罗马尼亚,为培养高层次的、有国际水准的、跨文化的艺术专业人才作贡献。

  4年来,宁波—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断点燃两地教育合作的热情。

  今年,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项目洽谈会暨教育展上,来自9个中东欧国家的32所院校代表和80余所中国院校的近200名代表介绍了很多“诱人”的教育合作项目,涉及学生的人才培养、教师的科研合作、产学结合项目等方面,可谓诚意满满。

  不少教育项目中提到,在中东欧国家院校毕业的学生,根据学分互认的原则,可到每一个欧盟成员国就业。这对中国院校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不少院校还提到了交换生、留学生奖学金项目,奖学金较为可观。在推介项目的中东欧国家院校中,有不少是当地有名的“顶尖学校”。

  “虽然中东欧国家院校和中国院校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就是希望加强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宁波市教育局局长黄志明说,“目前宁波正在推进‘名城名都’建设,携手中东欧打造更多的国际教育品牌,有利于提升宁波城市的国际知名度。”

  声音

  建设“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需要“共赢”观

  —— 访宁波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达

  问:去年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中国宁波-中东欧教育合作交流活动有没有这方面的体现?

  答:“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沿线国家教育开放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建设“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要遵循共商、共享、共建的“共赢”理念。比如“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和丝绸之路商学院联盟,都是在此原则基础上提出的。4年来,包括16个中东欧国家在内的36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了中国宁波-中东欧教育合作交流活动,这充分体现了两地教育对双方合作共赢的高度认可。

  问:宁波在促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中,有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答:2014年,宁波举办了首届中国宁波-中东欧教育合作交流会,实现了两地教育合作零的突破。4年来,我们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内容不断深入,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新格局,主要有四大亮点:一是合作基础稳固。目前全市各级各类院校已与16个中东欧国家的66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或姐妹学校关系,两地的教育合作项目总数达76项,为两地推动深层次教育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合作机制多元。宁波市教育局与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驻华使领馆和当地友城建立教育战略合作关系,推荐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还建立了宁波与罗马尼亚胡内多阿拉省、斯洛伐克日利纳州等的区域人文合作机制,为合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三是师生流动频繁。两地师生双向交流总数突破500人,还聘请了12位中东欧国家的外籍教师;四是合作成果丰硕。截至目前,两地院校建成各类合作平台8个,联合申报科技合作项目8项,开展伊拉斯姆斯师生交流项目9项,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学分互认项目5项。

  “一带一路”是一曲合奏着历史和现实的壮丽交响,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未来,宁波也将继续携手中东欧,创造更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宁波经验”。

标签: 教育合作;中东欧;国家;交流;宁波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