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宁波单身一族如何规划资产 看看这些人分享的经验
2017年08月21日 07:56:06 来源: 中国宁波网 记者 周静 张波

  美团有65%的订单来自未婚客户;无印良品连锁店针对中国单身人群已推出了小型电饭煲、烤箱和水壶;“海底捞”在旗下大约200家连锁店推出用大型毛绒玩具陪伴单身食客……日益庞大的单身消费群体带热了单身经济。但单身族的经济负担真比已婚群体轻吗?如果我们以更长的时间段来看,单身一族在房子车子特别是养老等一系列问题上,真不一定比已婚群体负担轻。所以,单身族更应注意一些基本理财原则。在本期周刊中,有三位单身人士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理财道路上的一些经验,以及对未来规划的一些思考。

  据咨询公司欧睿汇编的政府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成年独居人口增长了16%,达到7700万。到2021年,该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单身消费者群体的日益庞大吸引了商家的目光。但一个人生活并不代表生活费减半,不论是买房子或租房子,都少了一个人分摊,因此为养老所拨出的投资或储蓄就会比较少。另一方面,这个群体没有家庭方面的经济负担,因此容易随心所欲消费,严重的话还会构成挥霍,以致累积资产的速度缓慢。单身者的理财规划还面对另一个挑战:一旦被裁退或失去工作能力,没有另一半可提供“后备”收入。

  如今,有玩具熊陪伴的单身生活自然很温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单身族更应该注意一些基本理财原则:

  一个是及早规划。不考虑父母给攒的家底,单身者在财务上只能靠自己,因此为突发状况做规划非常重要。单身者应及早规划,通过投资和储蓄达到预设的养老资金储备目标,并且尽快累积一笔足够应付6至12个月开支的应急基金。另一方面,单身族们在开销上缺少约束,尤其是离家单独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更要学会合理计划开支。

  二是在保障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单身者要确保一旦面对严重疾病和终身残障问题时有所保障,才能在万一失去工作能力时有足够的经济资源养活自己。

  即使没有子女,多数人也会有父母需要照顾。尤其是人到中年,父母也迈入老年,万一发生不测,房子会不会因断供而被银行收楼?老人家的生活费靠谁来买单?所以,通过商业保险来转嫁这些风险也应该列入自己的财务计划。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增加收入。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尽可能增加现阶段的收入,例如通过努力工作增加薪水,通过投资理财增加额外收益;二是着眼未来,让未来有更多的收入,这就需要有计划地投资自己,提升个人能力和竞争力,以期未来有更好的收入。无论你是不是计划一直单身,单身期的无牵无挂不要浪费。因为牵挂的事情相对较少,于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花在工作上。有充裕时间的单身贵族们在工作之外不妨尝试学习新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的能力。

  舒先生

  49岁,某金融公司副总

  两套房一辆车,来去潇洒

  两套房一辆车,一套房自住,一套房出租。每年固定开支40多万元,包括按揭、日常开销、旅游、购买保险,算下来有10多万元结余。现在基本上无牵无挂,来去潇洒。

  年轻时,单身状态让人很难有理财的动力,总觉得自己赚钱自己花,一人吃饱全家不愁,没必要操心供车供房供小孩,加上生活的自由空间大,平日里吃喝玩乐花掉不少,一年到头没存下多少钱。年纪大了细想想,结婚就像是为夫妻双方买了保险,人生路上的意外都有对方帮忙平摊风险,而单身只能靠自己了,更需要理财。

  不过,自己觉得最能决定你生活质量和投资收益的,其实是本金。本金从何而来,“开源节流”这个老掉牙的理财方针才永远正确。

  “开源”就是增加理财的本金,所以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升职加薪是理财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节流”就是要管住买买买的手。检查信用卡账单或是养成记账的习惯,把不必要花的钱圈出来,消费时三思而后行,才能有更多的本金去理财呀。

  过度的当下消费,会挤占未来的消费,未来养老疾病都需要储蓄来覆盖。与其苦苦追求简单快速的增收捷径,不如减少不理性的消费支出,给自己未来的生活加码。

  用理财来发家致富,基本不可能。用个人资金来实现生活追求,才是理财的真正意义。

  在开始理财大计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生活目标来制定资产规划,再去市场上寻找合适的投资理财工具,让理财的收益成为个人收入的重要部分,满足自己在教育、旅行、疾病、意外、养老、置业等各方面的需求。

  没有保障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单身的人面临的生活风险更大,自己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保障,所以拥有一份保障是非常重要的。

  为自己买一笔保障医疗的重大疾病险,免除自己和父母的后顾之忧。除了消费型保险,还可以选择储蓄型重大疾病险,如果在规定的时间无需理赔,还可以提取保金作为晚年的退休金,不失为一种强制储蓄的好方法。至于购买多少保险,自己一般遵从“双十原则”:每年保费为总收入的10%,保额为总收入的10倍。

  人生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我,最高的回报是生活美好。真正的财务自由不是靠理财得来的。注重工作,把时间投资在为你创造价值的事业里才是最重要的。

  巴菲特说过,人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并不取决于你能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怎样进行投资理财。

  平时生活中随时要花的钱放在余额宝中,或者买些风险较低的货币基金,以及各大手机银行推出的随时赎出型产品。不仅不影响消费,还能让自己每天获得点收益。

  大额闲置资金有较大的利用空间,但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后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考虑到退休后能保障生活品质,留出部分资金投资保本和稳健的投资产品,如银行类低风险理财产品、债券基金等。

  部分大额闲置资金则选择收益较高、风险也相对较高的投资产品,如股票、黄金、权益类基金等。而基金定投是非常适合单身理财的投资方式,既能分摊风险,又兼备储蓄的功能,可以作为一种长期投资方式。

  理财不是简单的投资,投资也不可能只赚不赔。对于投资风险,人们常常坚信一定能做到足够谨慎,但事实上,不少人在考虑了流动性和投资门槛后,不知不觉就会忽视了风险。

  想要资金安全,知己知彼是最高的准则。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的,从而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知彼,就是了解投资产品和投资工具,搞清楚资金投向是哪里?产品结构是怎样的?

  我的理财准则是,宁愿投入收益较少且自己了解的产品,也不要投不符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高收益”产品和市场。

  投资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次在投资的时候,都去学一点,每一次都多了解自己一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投资风格。

  王如

  女,45岁,金融企业高管

  想买套养老公寓给父母也给未来的自己

  开始时父母会催婚,但是对于生活品质素有追求的我并不愿意将就。过了30岁,我反倒豁然开朗,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在经济负担上,我觉得现在没什么压力。我的收入足以负担平时的支出。车子是代步工具,有钱买好点的,没钱买便宜点的。房子我很早就买了,先买的小房子,后来换的大房子,现在住的这套是2006年买的,没有贷款压力。每年旅行以及对小爱好的投入,算起来也是不小的支出,但是兴趣所在,也不会觉得心疼。

  钱会挣还要会打理。最遗憾的是近几年的理财不太成功。我买了一些股票,结果全套了,目前的市值是当初的七成。我在一只股票上投了7位数的资金,现在想起来胆子太大,太过冒进。也跟同学做了些美元期货,账面上也是亏的。对未来的理财规划还得建立在资金解套的基础上。不过如果解套,我还是会投资股票的。按我那个朋友的说法,现在是价值投资的最好时代。茅台不去说它了,如果老早买了这只股票,我现在就可以退休了。我觉得从目前普通投资者能接触到的投资渠道来说,股市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关健要找到质地良好、踏踏实实做主营、有潜力的公司,股价五年翻一番也不是问题。我思考过,今后在投资股票上,要坚持几个原则:第一不要把所有的钱拿来投资股票;第二不能只买一个股票;第三不能融资去买股票。

  现在主要的压力还在养老这一块。“一个是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照顾;二是自己以后的养老问题。所以,对我来说,最关注的是健康,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为此,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关心一些养生的信息。另外我也买了健康保险,年缴保费是三四万元,主要是重疾险。”

  我想买个环境好,配套设施完备的养老公寓。现在可以给我父母住,以后给我自己住。我看过东钱湖边的那个养老项目,不是太满意,我理想中是要有个院子的,最好是乡下那种有院子的房子。这个应该需要很大的一笔投入。所以希望我的股票快快解套。

  陈涵

  女,36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努力改变年轻时养成的一些坏习惯

  我其实也不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只是不想在别人认为我应该结婚的年纪随随便便把自己嫁了。30岁之前来自父母的压力比较大,但30岁是一个坎,好像关于婚事压力在30岁形成顶峰之后就逐年下降了。我反而觉得现在的状态不错,一个人赚钱一个人花,花的都是我自己赚的,想花哪里花哪里。能碰到有缘人,那是幸运,没碰到,这么过一辈子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潜意识里,我可能真没有想过一辈子一个人过。

  所以,在毕业工作十多年里,我没有认真考虑过单身一辈子,未来的岁月如何安排等问题。直到近一两年,我才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也开始对自己的理财有了调整。

  关于房子,我是一直和父母同住的。在我工作四五年的时候,陪同事去买房子,我曾经也想买一套,以躲避家人的唠叨。但是父母说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买房子干什么。家里房子也比较宽敞,所以我就没买。在我认真考虑了一下单身一辈子的可能性之后,我觉得应该买套房子。去年我买了一套精装修的期房,要到明年交付。目前月供是7000多元,因为有公积金还款,所以每月支出的压力也不是很大。也算有个不动产傍身吧。就是每个月结余不太多了,我放了一些闲钱在网络理财平台上,买短期的理财产品。凑到五万元十万元这样的整数再去买银行理财产品。我还是觉得稳健一点的理财更适合我。

  在保障方面,我也是近几年开始重视起来的。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父母。我是独生女,感觉父母晚年的幸福都系在我身上呢,压力好大,虽然他们有退休金。我给自己增加了健康险和意外险。一个人的状态比较轻松,但是我觉得单身群体必须为赡养父母、自己的养老、生病、意外事故做更多的准备。

  这两年,我在努力改变之前养成的一些坏习惯。因为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吃住在家里,不要供房子,日常支出中自己要花钱的也就养部车子,所以花脚大手大脚,容易冲动消费。几年前我想学摄影,装备买了十几万元,但是没多久兴趣不再了,买来的单反当成傻瓜机用。在投资理财上也是三分钟热度,听这个朋友说股票好赚,就去买一点股票;听那个朋友说基金好,就买一点基金。所以工作十多年下来,买房子的时候,首付还要父母帮衬。

  我觉得,最大的保障还在于提升自己。对单身族来说,属于自己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进修,再提高自己。我开始只是大专毕业,毕业后读了专升本,还去念了个在职研究生。现在的工作虽然比较稳定,但是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个铁饭碗。我觉得不断地学习让我有底气,如果觉得工作不合适了,可以不屈就,不忍耐,往更好的地方去。我不知道单身状态还会持续多久,但可以利用这段时光投资自己,捕捉事业的上升空间。

  如果你还单着应合理规划自己的资产

  最近微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是“余生不用你指教了,我自己瞎过吧”。生生把“往事无可回首,余生请多指教。今世愿无背离,来世仍多包涵”这一浪漫的夫妻间敬语改编成单身宣言。话题下面神回复迭出,其中得赞较高的是“手机不好玩还是零食不好吃,为什么人一定要谈恋爱一定要结婚。”

  通常单身贵族们被长辈逼婚时,最常用的一句话也是,为什么要结婚?

  真的,为什么要结婚呢?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如果我们从诗意的角度来说,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应该是告别单身的首要理由。不过经济学家的眼光就没那么浪漫了,结婚不外乎是两个人建立一个共赢的共同体,达到两个人在一起的效益大于一个人的效益。

  婚姻给人带来的收益是十分明显的,婚姻通过男女互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规模经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具有不同专业化优势的、在能力与收入方面存在差别的男女,通过婚姻的形式可以使双方的收益达到最大,是一个互补双赢的方案。比如住房和家具,一个人生活用一套,两个生活也是用一套。夫妻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婚姻还是个古老的保障体,比如一方生病了,有人照顾,且在因生病的失业状态下有人支付医药费用。还可以分享家庭商品增值。婚姻作为耐用消费品,具有逐渐积累增值的特点,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婚姻的某些独特效用会逐步显现出来,比如情感的寄托、家庭的福利、知识和智慧的交融、小孩带来的乐趣等

  听起来很好,可是为什么单身群体越来越多了呢。

  浪漫点来讲,MR. Right没有出现之前,宁缺勿滥,可以用一辈子去等待。对单身族来说,如果他很享受一个人的状态,选择婚姻的机会成本就会被放大很多。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大头菜记得“余生不要你指教了”的神回复中,还有一个是“不想把自己匆忙嫁掉,假以时日成了黄脸婆,每天做饭收拾屋子接送孩子检查作业,睡前还要提醒丈夫洗澡,可预见性乏味,根本不是想要的生活。”这是在想咋就咋的轻松没负担的单身环境中的妹子对不确定收益的婚姻生活的排斥性的想象。而这里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学中的理性人不会去选择的。

  而更多的现实恐怕是,很多优质的单身者不愿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促成一段稳定的关系。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包括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有一种说法认为,单身时间越长,尤其是为了事业打拼而选择单身的人,落单的时间越长,其付出的沉没成本也就越多。

  单有单的原因,婚有婚的理由。相信每个人都在选择让自己更满意的生活状态。如果你还单着,更应该合理规划自己的资产,懂得理财,善于理财,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做好规划。生活中难免鸡毛蒜皮,爱情也需要势均力敌。让自己过得好,你值得更好的。


标签: 理财;单身经济;消费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82151583634665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