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吕苏娟 吴晔 段琼蕾)东海之畔,甬城潮动。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之一,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上,宁波始终紧随时代步伐,勇立发展潮头。
2004年,习近平同志指出,宁波要建设国际性的港口城市,必须始终把对外开放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这一重要指示为宁波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沿着这一发展路径,宁波一路高飞,2013年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连续三年突破千亿美元。今年1至6月,全市进出口总额达3620.6亿元,同比增长26.2%,超越“双港”之城天津,跃居全国第9位。截至目前,宁波累计备案境外中方投资额约占全国2.1%、全省40%,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4位。
港口之变——
“超级大港”的腾飞录
在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三集装箱有限公司的6号泊位上,一艘巨轮停靠在此。“这批货物中,有100多个箱子来自日本、韩国,明天将统一发往欧洲。”当日值班经理潘兢告诉记者,自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后,这里已成为周边国家货物的重要中转站之一,几乎每天10个泊位全开,日集装箱吞吐量已达3万标箱。
这在十几年前,几乎不可想象。2004年,宁波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还只有400多万标箱,居国内第4位。2005年底,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成立,正式揭开了宁波港、舟山港一体化进程的序幕。2006年12月27日,在宁波舟山港第700万TEU集装箱起吊仪式上,习近平同志按下了起吊按钮。
10多年来,宁波舟山港快速发展: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幅11.7%,全球前20强班轮公司纷纷登陆,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实现贸易往来……2016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9.2亿吨,成为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浙江先后启动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不断加快海洋港口发展。借此东风,宁波舟山港在港口容量、泊位数量、服务效能等方面再提升,成为拥有19个港区、600多座生产性泊位,年均集装箱吞吐量超2100万标箱的世界超级大港。
去年,宁波舟山港集团还与省海港集团进行整合,在实现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运营的基础上,又相继完成对温州港、嘉兴港、台州港和义乌陆港等相关港口资产的整合。
未来,宁波舟山港还将进一步推进全省海洋一体化发展,助力全省加快形成“一体两翼多联”港口格局,让浙江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同等行政区域中真正实现海洋港口一体化、协同化、集群化发展的先行者,为全国海洋港口发展提供“浙江方案”。
制造之变——
“隐形冠军”的成长史
在宁波鄞州区,一栋栋现代化高楼大厦里集聚了多家上榜2017中国民企500强的知名企业,演绎了一个个自主品牌的全球化布局。
4年间,淘汰全部老产品,并更新三四代新产品,这就是“奥克斯速度”。走进宁波奥克斯进出口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7条流水线忙碌作业,从零件组装到整机包装,1小时1条流水线能生产两三百台空调,且第一时间这些空调将被运往全球187个国家及地区。
“这一切都得益于‘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公司总经理张学权告诉记者,“预计到今年年底,企业将生产220万套智能空调,产值超50亿元,增幅达50%,增幅连续3年位列全行业第一。”
近年来,随着宁波开放型经济腾飞,企业的发展方向逐步由国内转向了海外。凭借定制化、特色化、年轻化的产品,企业打进了全球空调销量排名前20的国家或地区的空调市场。
不同于奥克斯,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隐形冠军”之路,颇有“以小吃大”的传奇感。2010年前,均胜电子还是宁波3000多个汽配制造商之一。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均胜电子看准全球化发展趋势,利用宁波本土开放型经济优势,使出了一个大招——并购海外企业。
2011年,均胜电子并购了德国普瑞公司,摇身一变成为宝马、保时捷、奥迪等的车造系统供应商。之后,更是接连并购了德国Innoventis、IMA、Quin、TechniSat Automotive四家公司及美国EVANA Automation、KSS两家公司。
“通过并购,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营收从2011年的14.62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86亿元。” 均胜电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并购,企业还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地先后建立了7大研发中心、20个生产基地,产品远销17个国家,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第一。
2016年,宁波成为了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制造开始全面转向宁波智造。当产品升级搭上开放的快车,宁波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人们充满期待。
城市之变——
“湾区经济”的发家记
谈及开放型经济,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外贸。
但在宁波,外贸的形态早已今非昔比。2013年,宁波中基惠通外贸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搭建了一个诚信的第三方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开始致力于构筑智慧外贸生态社区。
该平台创新“互联网+外贸+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可为广大中小微客户提供出口服务、退税、外汇等外贸全程服务,是他们的“孵化器”。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经服务了7000多家客户,其中60%的客户都得到了有效“孵化”、产能增量。
“我们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宁波巨大的港口优势、区位优势。”公司总经理应秀珍自豪地介绍道。这句30多年的经验之谈,道尽了企业快速发展的真谛。
而这一真谛,在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发展之路上,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现如今,从上海经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只需两个半小时就能直达这里。行驶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宽阔的道路上,从先进制造集聚区、科技创新试验区、健康休闲生态区、产城人融合示范区到国际化滨海名城,无一不在诉说着“大湾区”建设的欣欣向荣。
上海大众、复旦杭州湾科创园、沪甬合作示范区……接轨上海,宁波杭州湾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产城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据悉,目前该区已集聚了15家世界500强企业22个产业项目。今年1至6月,该区的工业总产值达到720.6亿元,同比增长20.6%。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借力新区建设,宁波将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东方文明之都,加快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对于未来,宁波市商务委员会综合处处长李旭君信心满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