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两位老党员二十年接力 用社区板报传递党的声音
2017年10月15日 15:18:31 来源: 现代金报

李年顺老先生讲述办板报的经过

社区里的黑板

  位于江北慈城浮碧社区水文队家属院里有两块黑板,黑板虽不大,内容却十分丰富,上至国家大事、政策方针,下至社区动态、科普常识,都被记录在这上头。家属院内的居民路过黑板都时不时停下脚步,在黑板报前驻足观看,有时还对里头的内容展开一番讨论。

  这并不起眼的两块黑板报,已存在近20个年头,先后有两任“总编辑”,他们分别是有着46年党龄的李年顺老先生,以及邻里街坊亲切称为“朱老师”的江北好人朱孟斌。 □记者朱立奇摄影记者贾东流

  初衷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社区黑板报的创始人李年顺老先生,今年已是86岁高龄,党龄也有46年。说起办社区板报的初衷,李老一下子把思绪拉回到1998年:那年我到了离休的年纪,水文大队刚巧又成立了离休支部,我有幸就担任了支部的书记。由于社区里的两块黑板常年都空在那里,大家伙儿都觉得挺可惜的,就有党支部的同志提出能不能把黑板利用起来,多宣传一些党的方针政策。我觉得这个提议蛮好的,可其他同志都没啥经验,大家就想让我来,我想着自己虽然退休了,重体力活干不了,出个板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总还可行。从此,这两块板报就由我“承包”了,一月更新两期。

  从1998年到2016年,整整18个年头,李年顺在黑板前忙碌的身影成了社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写板报得准备文字内容,怎么样用最精炼的文字写在黑板上那也得费一番功夫。对于文字的选择,李年顺告诉记者:为了准备内容,特意定了4份报纸,每天坚持读报,把他觉得不错的内容,有些是党的政策,有些则是生活科普先抄写在纸上,拿着纸到黑板前再用粉笔抄写一遍。有时候怕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还会去社区阅览室翻看一些杂志和资料。

  由于板报的内容都是写在黑板上,这与平时拿钢笔在纸上写字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次就要好几个小时。2009年,李年顺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出院后仍然要定期去医院复诊。看到李老身体状况出了问题,大队领导、家属们都劝李年顺不要再写板报了,安心在家休养。可李年顺并没放弃这份“事业”,身子稍微缓和点,他又开始更新黑板上的内容了,只是“出刊”频率从原先的半月一期变为了一月一期。

  为了办好板报,李年顺还自己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外加一个小本子,新华字典用来查一些不太熟悉的生僻字,小本子用来记下曾经写过的错别字。李老说:温故而知新,有空把这些错别字翻出来看看,可以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就是靠着这份让许多年轻人汗颜的认真劲头,李年顺“出品”的板报内容翔实,贴近民生,字迹工工整整,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年轻时候我在一份杂志上看到这么一句话‘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我想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也是我的动力所在!”

  初心

  本为放牛娃,是党给了我新生

  作为一位离休老人,本可以享受休闲时光,而他却花费大量时间在办板报上,到底是什么促使他一直坚持不懈,内在的动力又是什么呢?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李年顺,李老给记者讲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故事。

  “我出生在建德农村,小时候家里很苦,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李年顺摊开自己的手掌给记者看,上面的老茧痕迹清晰可见。“那时候真的苦啊,不仅苦而且看不到希望,生活一点盼头都没有,过日子就是熬。”

  1949年,当时才十多岁的李年顺费了很大劲找到了解放军的一支部队,一位指导员“接待”了他。看到一脸稚气的李年顺,指导员笑着让人拿来一支步枪,然后比划着跟李年顺说:你看看,这支枪都比你高,你年纪还太小不合适参军的。可倔强的李年顺没有离开,而是把自己苦出身、受压迫的情况告诉这位指导员。听完小李的遭遇,指导员很是同情,破例收下了这个给地主放牛的穷小子,先让他从通讯兵干起……

  在解放军的部队里,李年顺找到了家的温暖,他先是做通讯兵,后又在部队里认了字,学习了科学知识,从一个目不识丁的穷小子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解放军战士。1956年,李年顺的人生再次遇到转折,他和许多战友一起转业到了地方,他成了浙江省水文大队的一名工人,放下手里的枪,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一干就是几十年。

  “我从一个不识字的放牛娃到如今的离休人员,从一个被压迫的穷小子到大写的一个‘人’,真的很感激我们的党,是党给了我一切。虽然我已到了退休的年纪,体力上也不如年轻人了,可我还想为我们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写个板报把党的好政策告诉大家,这些事都是我能够做到的,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老百姓生活能更好,国家也会更富强。”记者听着李年顺老人回忆自己的一生,从他那张苍老的脸上看到了坚毅,看到了信仰的坚定不移!

  接力

  “江北好人”接棒办板报

  为了照顾生病的老伴,李年顺老先生不得已离开了自己工作居住了几十年的慈城浮碧社区,在医院附近找了一个住所。社区负责人也不忍心让李老再过多操劳,于是社区出板报的工作就由现年70岁的朱孟斌接手。

  说起朱孟斌,在慈城可是家喻户晓,曾为社区党支部委员的她一人照顾年事已高的老父亲,半身瘫痪的姐姐,以及智力有缺陷的儿子。不仅如此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政策宣传、义务巡逻、文明劝导都有她的身影。由于朱孟斌的热心肠,又因为她曾在成人学校当过老师,周围邻里街坊都亲切称她为朱老师。

  这次听说李年顺老先生实在没办法兼顾出板报的重任,朱孟斌主动向社区表明了态度,她愿意接棒,继续把板报办下去。

  记者在水文大队家属院的黑板前,看到了这两块凝聚了两位老党员心血的板报。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6年起,板报日常编写工作基本上都是朱老师在负责了。

  站在黑板前,记者细细品读,上面的内容是关于十九大的消息,而粉笔字更是笔锋有力,字迹清晰明了,书写整洁。路过的居民张阿姨看到记者站在黑板前,就告诉记者:从李老先生到朱老师,黑板报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党的政策和消息,更能让大家伙感受到一股劲头,一股不服输不服老,不愿意向苦难低头的精神。

  听着张阿姨的话,看着眼前两位老党员接力近20年的板报,记者想起了李年顺老先生讲的那番话:“我记得去年习总书记在我们党成立95周年的纪念大会上,10次提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像我们这种老党员,人可以退休,可心却不能松垮,只有继续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才能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现在我每天都读宁波日报,党的方针政策我都希望第一时间能知道,能学习到。我也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实现。”

标签: 板报;社区;黑板报;初心;生命不息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