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史前宁波人的 “衣食住行”
2017年12月22日 15:10:22 来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毕显忠

  田螺山遗址出土的灶

田螺山遗址出土的骨笄(姬联锋 摄)

傅家山河姆渡文化骨镞

田螺山遗址出土的随葬品玉玦

下王渡遗址出土的鼎

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姬联锋 摄)

傅家山遗址出土的陶纺轮

  宁波,江海交汇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那时的宁波大地,气候温暖,河网密布,草木葱郁,生物众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先民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20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的发掘,开始揭开宁波史前文化的神秘面纱。通过历年来对各遗址的考古发掘,不仅真切还原了那时的宁波人上山采集、下地耕种、出海打鱼、在家纺织等多样劳动所组成的繁复而有序的生活,更让我们感受到先民们的缜密心思与快乐的心态。

  村落出现住为先

  7000多年前,甬地先民已开始定居生活,他们把居址选定在依山傍水的低丘缓坡。在那里,他们修建寨墙,抵御侵扰;筑起房屋,防雨御风;排桩凿井,汲取淡水;筑桥铺路,方便出行。在那里,他们炼泥制陶,纺线织布;凝望星空,追思过往;万物为师,师法自然。他们开始缔造甬地的传奇。

  史前时期的宁绍平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要植被。郁郁葱葱的森林盛产木材,成为先民们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先民用原始的斧、锛和凿等工具砍伐树木,加工木材,制作木构件。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他们逐渐能制作出刚好组合在一起的凹凸结构,这便是最早的榫卯。榫卯技术的发明,奠定了中国古建发展的技术根基。

  远古时期由于潮湿多雨的气候,宁绍平原水灾频发,地面蛇虫肆虐。为了躲避洪水带来的灭顶之灾和蛇虫的侵害,先民们努力抬高居住面,以求住得安全。他们从巢居中得到启示,创造出由木桩、横梁和地板构成,下层架空、上层住人的干栏式木建筑,并在原始社会末期发展成高台建筑。

  饭稻羹鱼食为天

  7000年前的宁绍地区,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生物资源多样。先民们在山林中引弓射箭,在河湖中张网垂钓,在山地丘陵间采摘捡拾,在平原沃野上春种秋收,在寨墙内看狗突猪奔。一早一晚先民们在聚落中釜鼎炊煮,精细烹调,尽情享受着上天的垂爱、大自然的厚赐。

  宁绍平原的环境非常适合水稻生长,先民们很早便开始培植水稻,并取得成功。早期,他们用点种棒播种,用骨耜、木耜等工具耕作,用骨镰、石刀等工具收割。晚期发明石犁,使水稻产量逐步提高。

  和橡实及其他野果比起来,稻米的软嫩香甜实在让人留恋。对味道的追求和稳定的产量,使水稻在先民的饮食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并延续至今。

  用橡实、野果、稻谷充饥,饥饿感很快就会再度来袭,先民们需要能量更高的肉类食物来维持生存。平原上鹿、野猪、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捕捉不易,只能偶尔得之。驯化出来的家畜数量有限,要防备不时之需。于是,江河湖海蓄积的大量鱼类,成为先民们最重要的肉食来源。对鱼类的偏爱,至今还是江南水乡饮食的重大特色。

  从自然界获取的食物,有些可以直接食用,有些则需进行加工处理,橡实要去涩磨粉,稻谷要清理脱壳,鱼肉要去鳞切割。

  对加工好的食材,先民们当时已能够采用火烤、釜烹、鼎煮、甑蒸等多种烹饪方法,个别食物制作中还使用了盐。脍不厌细,食不厌精,对美味的追求自古皆然。做熟的食物用钵、豆、杯、盘等盛放,由大家分而食之。

  初事编织衣履现

  为了御寒和形象,先民们最初把兽皮、树皮连缀成最原始的衣服。甬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先民们制作绳索、连缀衣裳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发挥自己的智慧,逐渐学会用芦苇编织席子,用野生麻纺线编绳。随着农业的发展,又开始人工种植麻、葛,养蚕抽丝直至用纺轮捻线,用织机织布,用骨针缝衣,并开始做冠制履,追求生活的艺术。

  宁波的先民最先用芦苇、野生麻编织成垫席、绳索、渔网等生活用品。渐渐地,他们发现麻能搓捻出更细的线缕,编成更细密的结构,可以让编织物更耐用,穿着更加舒适和方便。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渴望,对美的追求,使先民们开始重视编织技术的发展。引刀织布成为原始村落一景,按照密纬疏经的方法编结出的织物,经纬之间,几何艺术隐现其中。

  衣的作用除了御寒保暖,还饱含着先民们对美的追求。平日里劳作的时候,先民只穿一些简单、方便的衣服。但到了聚会、祭祀之类的特殊场合,人们会打扮得较为隆重。他们身穿麻布制成的礼服,搭配一些兽皮,佩戴玉石或兽骨制成的装饰品,脚踏木屐,有身份的人还会戴上镶嵌玉饰的羽冠。他们翩翩起舞,敬神娱人。

  船渡河海行路远

  远古时期的宁绍平原,河道纵横,湖泊众多,东面不远处便是大海。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无论是日常出行,还是下河捕鱼,每天都要和水打交道。宁波先民们很早就知道用巨木搭建独木桥,连接河流两岸,方便出行。凿出能浮水的独木舟,荡桨河湖。

  考古实践中,在田螺山遗址发现有独木桥遗迹,在鲞架山遗址、田螺山遗址发现有码头遗迹,木桨几乎存在于各个史前遗址。这说明远古时期,宁波地区水上交通较其他地方先进、发达,其先民擅长舟楫。

  借助舟楫,探索更广阔的水域,让先民的足迹走得更远。这不仅使生产活动扩大到了水域,增加了先民们的食物来源,改善了生活,还沟通了原先因江河阻隔的周围部落间的联系,促进了文化交流,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迈进。

  航海活动亦培养了先民们宏大的气魄与尚武的性格,建立了“同舟共济”的价值信仰,更成为宁波地区后续海丝活动的历史渊源。

  生亦有欢思无边

  吃得饱,穿得暖,住得舒服,生活的基本问题解决了,先民们开始审视生存的这个世界,审视人类自身。最终,他们找到了神明,并且发现了美。

  太阳往返于苍穹之上,为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人类自身和所吃的食物需要太阳来提供能量,但先民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只能解释为:这是神明的力量。鸟儿飞翔于天空之中,是最接近太阳的生物,先民相信通天的神鸟一定能把讯息带给太阳,并守护着他们。因此,先民们崇拜太阳和神鸟,并将它们雕刻、描绘在器物上,渴望获得神的庇佑。

  人和动物都会死亡,受伤或生病的族人经常闭上眼就不再醒来,身体会慢慢腐烂。死亡使先民们感到恐惧和困惑,他们开始思考“死”的含义。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指引下,先民们相信死亡是另一个开始,灵魂不会消失,将在另一个世界永远地生存下去。他们祭祀死去的族人,将族人生前使用的器具和他们的尸体埋葬在一起,以供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使用。

  山峦的起伏,水波的流动,植物的欣欣向荣,动物的奔跑跳跃,宝石的晶莹圆润,还有族人们善意的微笑,都让先民感受到了身心的愉悦,于是他们尽力记录下来,有的装饰在房间里,有的雕刻在使用的器具上,有的用来美化身体。从平面到立体,从具体到抽象,这些纹样和装饰品传达了先民强烈的情感、质朴的思想和美好的愿望。

  鸟的鸣叫,风的呼啸,雨的节奏,这些大自然的韵律,让先民发现了新的美好事物——音乐。他们制造骨笛模仿鸟的音乐,制造陶埙吹响风的音乐,制造木筒敲打出雨滴的节奏,这些音乐让他们感到快乐无比。他们还发明了有趣的游戏和玩具,比如旋转的陀螺和击打的弹丸,他们自娱自乐或者彼此之间一较高下,生活充满了乐趣。

  我们从先民那里继承了饭稻羹鱼的饮食结构,更继承了因地制宜的生存技艺;我们从先民那里继承了小桥流水的村落布局方式,更继承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理念;我们从先民那里继承了荡舟河海的航运文化,更继承了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提供)

标签: 田螺山遗址;出土;遗址;河姆渡文化;文物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