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夜行大龙
游客围观“行大龙”
一老一少两代人接棒“行大龙”
“正月十八过大年”的重头戏晚上8点开始,一百多名青壮年提前分成两队,一队身着大红色,一队身着青色镶嵌金边的传统服装,准备“行大龙”年俗文化活动。56岁的陈吉云每年正月十八都来抬龙,到今年已经有十四个年头。他向记者介绍,西岙“抬龙”一青一白,每年双龙都在祠堂桥汇集,“双龙飞游”,以期达成村民美好的愿景。西岙村的抬龙以观赏为主,因为龙体庞大,游龙时需要80位健壮男子共同用肩膀抬着一起游走前行。抬龙者步伐必须协调,力量统一,以展现巨龙的威严和雄姿。游龙的前方有民间艺人敲锣打鼓,长龙穿过古村街巷,整个村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欢呼声、鞭炮声不断,在流光溢彩的灯光和五彩斑斓的烟花点缀下,村民们纷纷祈福新的一年安康如意。
活动现场聚集上万人,有不少参观者甚至是从外地赶来。金报记者遇到西岙村前任村委书记陈日明。他透露,2004年他在当村委书记时,“行大龙”年俗活动才开始恢复。陈日明今年62岁,他说起有关抬龙的历史,小时候常听长辈们提起。“当时恢复‘行大龙’年俗活动时,只有一条龙,家家户户的人都来了,跟着龙队走了几公里路,间隔多年再次回归,村民们都很高兴。”陈日明说,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参加“行大龙”活动,无论外面有什么事,正月十八这一天,他肯定在西岙,和其他村民一样,守着这个有着700年历史的压轴戏。“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在这一天也基本都能从外地赶回来。”谈及这个年俗现象,陈日明满脸自豪感。
16岁的陈加洛目前在宁海长街镇读初三,这是他连续第三年参加村里的“行大龙”活动了。“我的任务是抬旗,走在龙队的前面,我还小,后面的龙身还抬不动。”陈加洛说,明年他就要去宁海读高中了,恐怕没机会能赶在正月十八参加家乡的这项文化年俗活动。今后去宁海读书或者大学考到外地,他都会跟同学们介绍家乡的“行大龙”活动,“毕竟这是我们的本土文化,现在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也都参与进来了,我觉得我们在传承地方文化。”陈加洛祝愿西岙的“行大龙”传统年俗活动能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民陈炳坤补充说道,西岙的“行大龙”民俗就是一部地方史,“龙身可能不是特别长,但里面蕴含的历史和故事却源远流长,希望这样的老底子文化可以代代相传下去。”
“行大龙”非遗传承人陈万珍讲述往事
“江南第一大龙”声名远播
“行大龙”这一传统习俗已有700多年历史了,目前已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大龙”非遗传承人陈万珍今年70岁。在老人眼里,抬龙巡游非常值得说道。
陈万珍说,西岙“行大龙”习俗中最大的看点是两条巨型龙灯,融竹编、木雕、彩绘等传统工艺于一体,形态逼真。“‘行大龙’最初游走在田头,祈求庄稼长势,而今‘行大龙’则寄托着大家的美好祝愿,祈福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其实在南宋时期,西岙村就有了“十八夜抬龙”的习俗。陈万珍介绍,1929年,因为战乱这一习俗被迫终止。在2003年,为了挖掘和保护这一优秀的传统民俗,在多位村民的努力下,一条头高3.8米、身长32米的黄龙被仿制成功,2004年正月十八首次恢复“抬龙”仪式。2008年,西岙村又添置了一条身长39米、头高3.5米的青龙,被称为“江南第一大龙”。
2012年,西岙正月十八夜行大龙习俗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万珍说时下最大的心愿是,“抬龙习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如愿成功。
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民俗专家黄浙苏在接受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经历了数百年的时代洗礼而延续至今,每个节日和习俗中都承载着大家美好的愿望,是重要的文化之根和精神寄托,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将这其中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她欣喜地发现,近几年,传统习俗似乎在年轻人的心中回归了,很多外地的务工人员都要在正月十五后才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似乎比以往更重视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这和近几年全社会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有关,年轻人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被唤醒了,就拿庆安会馆今年的元宵活动来说,我们发现了很多年轻人的身影。我们也发现,近几年如果把元宵活动统一安排在正月十五举行,可能会吸引市民蜂拥参加,因此很多文化场馆不得不错开时间举办活动。希望传统节日的意义不再局限于一两天的假日,因为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是我们每一代人需要做的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