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鄞州发挥党员和志愿者作用激发居民内生动力 垃圾分类 邻里帮带
2018年05月07日 06:24:13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庆丽 区委报道组 张绘薇 杨磊

  浙江在线5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庆丽 区委报道组 张绘薇 杨磊)“阿拉社区,放垃圾的地方很美。”走进宁波市鄞州区丹顶鹤社区,不少居民会热情邀请客人参观他们的垃圾分类房。深灰的墙底,碧绿的图文,绿、蓝、红、黑四色垃圾分类桶一字排开……社区党委书记黄菊芬说,优美、洁净的生活环境,离不开全社区3000多位居民践行垃圾分类的共同努力。如今,垃圾分类已经融入每位居民的日常生活,“人人争当志愿者、户户都是示范户”。

  “实施垃圾分类,激发居民的内生动力很重要。”鄞州区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宁波开展垃圾分类以来,鄞州针对城区老小区多、各类志愿团队较为活跃的特点,以居委会为主体,开展社区自治,充分发挥党员和志愿者的作用,使生活垃圾分类逐步成为城区居民的“新时尚”“新家风”。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89个小区的21万多户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1%。

  丹顶鹤社区是鄞州最先开展垃圾分类社区自治的试点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老小区,共有34幢居民楼107个墙门,老龄化程度高达30%。如何调动居民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垃圾分类?社区做的第一步,就是发动党员和居民骨干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

  社区居民陈国荣是位老党员,从事志愿服务20余年。自2015年8月社区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以来,他全身心投入到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中,成为宁波市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形象代言人。为帮助居民养成正确分类的习惯,他从一开始便身体力行,每天定时守候在家附近的垃圾房里,认真检查每一位居民手中的垃圾袋,并做好记录。遇上不正确的分类情况还要打开垃圾袋重新归类,再将其投到对应的垃圾桶里。

  如今,这一做法已成为社区垃圾分类的基本制度之一。每天早上7时30分到8时30分,60多名志愿者与社工轮流值守在5个垃圾房前,对于每位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监督和劝导。优秀志愿者每年可获得社区的星级评定以及一定的奖励。

  垃圾分类要形成习惯,更要不留死角。为此,对于社区里的聋哑人,志愿者亲自上门,手把手现场教导,直到对方真正了解、学以致用;对于行动不便、请保姆住家照顾的高龄老人,志愿者则从保姆开始教导。在大力推动下,社区每户居民都与社区签订了《垃圾分类承诺书》,承诺要坚持实施垃圾分类、共建美丽家园。

  目前,丹顶鹤社区的这些经验已在鄞州各老小区推广开来,全区共有垃圾分类志愿者5800名,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85%。今年,鄞州将进一步加强以邻里帮带为核心的“织网”工程,以一家一户为基础、以楼道为突破口,通过“居干包片、定人包户,户户承诺、人人参与,一户一档、星级评优,示范带动、楼道公示,善于结合、丰富活动,相互监督、定期交流”六种办法,实现垃圾分类“家家都做,人人都会”的目标。

标签: 志愿者;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垃圾袋;社区党委书记;垃圾分类;丹... 责任编辑: 吴盈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