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重生 青川巨变的宁波印记
2018年05月12日 17:06:40 来源: 现代金报   记者 章萍 戴晓燕

宁波援助的青川县乔庄镇,现在已焕然一新。新华社发

  或许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一些伤痛,我们依旧不会忘却。惦念,是为了期待更好的明天。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已过去十年,十年前的今天,山崩地裂,满目疮痍,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青川,就是三大极重灾区之一。

  地震后52天,浙江正式启动青川援建,宁波有5000多名援建人员在这里度过了近800个日夜。从此,青川成了宁波人的一个牵挂。

  在最初的几年,记者曾三度走访青川,记录这里在震后的点滴变化。

  5·12之前,再次派出两位记者,第四次回到这里。看看现在的青川如何,问问这里的亲人可好。

  记者在青川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我们和宁波是自己人啊”

援建队员受邀回青川,工作人员在沙盘上介绍新青川记者章萍摄

三位援建队员在“万年青川”下合影

援建期间的青川全景图,唤起了援建队员的回忆

  汶川地震后,宁波承担起援建青川的重任。十年过去,青川变成了啥模样?当年的援建者受邀回到了青川。

  “这8年,青川变化太大了,我已经完全认不出了。”5月10日,曾经的江北区援建队员盛悠、罗冠奇、梁德平重返青川,记忆的闸门打开,只是眼前的青川,早已不是梦里的模样。从进城开始,他们就不停地感慨,青川,已经脱胎换骨了。

  回望来路

  2008年8月27日宁波市援建青川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成立揭牌,首批47名援建队员分别深入到青川乔庄、黄坪、茶坝、瓦砾,开始了对一镇三乡为期三年的援建工作。

  当时,浙江要求“把青川当作浙江的101个县来建设”。

  从满眼废墟,到秀美如画的新县城,宁波5000援建大军在青川书写了“宁波速度”,完成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科学谋划、超常运作,2个月时间县城建设总体规划顺利完成;6个月时间完成征地拆迁和6000多套板房腾挪;半年内所有项目开工,15个月一座美丽的新县城拔地而起。

  2010年10月19日所有援建项目整体移交青川,宁波援建指挥部结束使命撤离青川,最后一批援建大军同时返甬。

  5000名援建者近800个日夜奋战,青川一镇三乡实现了从满目疮痍到涅槃重生的奇迹。宁波共完成省定全额投资类项目26个,投资额11.25亿元,市定项目119个,投资额2.92亿元,援建队员与青川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青川成了他们永远的牵挂。

  【青川新颜】青川县城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看,这是现在青川的标志性建筑。”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盛悠、罗冠奇、梁德平来到位于县城入口处25米高的“万年青川”雕塑前。

  “我记得以前这里好像啥也没有呢。”盛悠一边开启记忆,一边拿出相机记录。在雕塑脚下,就是宁波援建的“宁波大桥”,当年为了修建这座大桥,施工人员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走下台阶,援建人员梁德平猛然发现“万年青川”后面居然是青川中学。

  “那是我参与援建的!”他明显有些激动,“当时青川中学受灾也很严重,很多教学楼都成了危房,学生上不了课,只能在别的地方借了临时教室。后来,根据规划,青川中学换址重建,就是这个地方。”

  “当时新址上建了很多临时板房,指挥部只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另一个地方建了数百套板房,为项目建设留足了时间。我们为了让孩子们早点回到校园,工人们加班加点,这个项目只花了不到11个月时间就验收交付使用了。”梁德平的话,唤醒了在场很多人的记忆。

  “你看,远处的污水处理厂,当时花了很多钱建设,那时我们还担心运营成本会吃不消,用不到。现在10年过去了,这个污水处理厂发挥了大作用。”苏清海是当年青川当地配合援建的干部,他说,“现在想起来,宁波援建的规划,都是很超前很有见地的,我们不得不佩服。”

  的确,青川县城乔庄,这里几乎所有公共服务的建筑都是咱宁波人参与援建的。当初他们在这里洒下的汗水,如今都有了回报,宁波人建的学校已经成为这里最好的学校,宁波人援建的医院已经成了最好的医院。

  “我们离开的时候,就是帮助县城建设了很多基础设施。8年过去了,道路边的树都长高了,周边有了商场、公园,也有了人气。这里的发展超乎我的想象,已经不是我记忆里的青川了。”

  今天,整个青川县城已经成为国家级4A旅游景区。

  【甬青连心】县城到处是浙江元素、宁波元素

  在青川博物馆,看到援建期间拍下的青川全景图,三人所有的记忆都回来了。

  遍地垃圾、满目疮痍,到处是临时板房。“这里就是我们指挥部所在地。”“对对,那里我记得是个超市。”“这块区域就是我参与建设的。”

  三个人在照片前仔细指认。每个人都能清晰地指出当初自己到底是在哪块地方洒下过汗水,自己住的是哪间板房,自己负责哪片房屋的拆迁,满满的都是回忆。

  跟着三位援建人员在青川县城晃悠,这里到处可见浙江元素、宁波元素,包含了灾区人民的感恩之情。

  在青川老县城和新县城的接合处,有一面长230米、高12米的浮雕墙——感恩墙,墙上刻着每位援建干部的名字。

  “真的有我!”在一番寻找后,三位援建干部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感动异常。

  在青川,有宁波大桥,有甬苑小区,有感恩墙还有感恩桥,甚至沿途的山体上都能看到“感谢浙江”、“感谢宁波”之类的大标语,几天采访,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我们和宁波是自己人啊。”

  当年的援建真的很苦,但看到青川已经褪去地震的伤痕,援建干部感受到的更多是感动和骄傲。“青川,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并不是我们的功劳,是与青川人民的勤奋、努力分不开的。我们离开后,他们依然在抓紧干事业,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着,今天青川就是最好的证明,我衷心地祝愿他们。”罗冠奇说。

  【遇见敲钟女孩】青川已经成为四川电商十强县

  除了医院、学校,一行人还去了青川的双创空间。

  援建期间,青川的互联网产业几乎为零。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青川姑娘王淑娟就是8个和马云一起敲钟的人之一。而王淑娟的公司就在双创空间。“原来你就是敲钟女孩子王淑娟啊!”昨天,盛悠在这里见到了传说中的她。

  王淑娟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原本要当音乐老师的她,选择了回家创业卖蜂蜜,那是地震后的第二年。2011年1月,爱折腾的她进入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学习了两年,毕业后,再次回到青川,进一步扩大了她的蜂蜜生产基地、蜂蜜加工厂和网店的规模。可以说,她是青川最早一批做电商的人,现在她的店帮农户卖各种青川特产。

  见到宁波来的客人,王淑娟很好客,她说:“宁波的一家公司,每年过年都会从我们这里购买几十万元的特产作为员工年货,已经坚持了10年。”

  在王淑娟的感染下,很多年轻人回到青川创业,做电商。“我们青川,2016就是四川电商十强县。”在园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中,三位援建人员露出了十分欣慰的笑容。他们说:“青川这样一个地方,四面环山,交通不便的地方,电商居然可以发达,实在不易。”

  当一行人结束参观,站在高家梁俯瞰青川,云雾缭绕中,秀美的青川县城若隐若现,当地的干部向我们描绘,这里以后将成为天街,进行旅游商业开发。

  我们想象坐在这云朵间品尝着青川茶,那是怎样一幅惬意的景象,祝福未来的青川更美更强。

标签: 援建干部;青川;援建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51261761842917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