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看演出、学书画、听讲座……文化礼堂成了村民的精神家园
2018年09月25日 09:20:26 来源: 中国宁波网   记者俞素梅

  十七房村村民的农民画。

  十七房村文化礼堂一角。

  当年的郑氏家训已成为“十七房精神”。

  李哲是镇海区澥浦镇十七房村的村民,36岁的她拥有一双儿女,一个10岁,一个11岁,自从这个夏天在村里的文化礼堂参加了农民画培训后,这两个小家伙就爱上了画画,现在他们每天早早做完作业后,都会画一会儿画,这让李哲看着特别舒心。

  农民画

  让农民初涉艺术殿堂

  “村里的文化礼堂离我家不远,每周有一次农民画培训,是镇里文化站的老师免费来教的。我在厂里上班,原本是没有条件送孩子去上美术培训班的,文化礼堂的公益培训非常好,有时候我下班晚了,两个孩子自己会去上课。原先我儿子比较顽皮,自从学了农民画,坐得住了。”李哲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心地说。

  澥浦镇十七房村是一个由三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现有本地常住人口2500多人,外来人口4760余人。该村的文化礼堂始建于2013年,由市、区、镇、村里共同出资,当年11月建成后不仅是镇海区首个农村文化礼堂,如今也是镇海区的一个省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

  记者看到,该村的文化礼堂不仅外形设计非常漂亮和独特,无论是展厅还是指示牌,都采用了十七房村的明清古建筑群特有的粉墙黛瓦马头墙这一文化元素,而且在打造“一村一色”“一堂一品”方面,也做出了十七房村的地方特色——突出了宁波帮创业文化和澥浦农民画展示。

  其中澥浦农民画创作团队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曾得到著名镇海籍画家华三川的指导。十七房村在建文化礼堂时,挖掘了这一当地特色文化,设立了农民画展示交流基地与培训基地,蒋勇、高妮娥等来自镇文化站的老师每周一次在文化礼堂免费教村民画农民画,老老小小的村民都来学,每次上课结束还布置农民画作业。

  “澥浦镇现有爱好者150多人,创作骨干20多人。刚开始学的时候,他们连毛笔都不会拿,现在临摹都不喜欢了,每一幅作品都自己创作,画得很有意思呢。”蒋勇说,学习农民画不但激发了乡亲们的创作积极性,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村史民俗

  安抚游子心中乡愁

  记者看到,十七房村文化礼堂分上下两层。除了一楼的农民画展区,二楼的“五廊”展厅也让人过目不忘。步入该展厅,迎面是一道粉墙,上书“崇商尊儒、明礼诚信、乐善好施、慈孝睦邻”十六个大字,然后依次是村情村史廊、崇德向尚廊、孝感人物廊、民风民俗廊、美好家园廊,展示了十七房村的历史变迁、名人名士、孝德人物、民族工业以及谢年、十里红妆等民俗活动。从中可以看到,近现代十七房郑氏家族商帮共有10个,经商成功人士近50人,其中有“英雄墨水”创业始祖郑尊法,有晚清最大的民间邮政局“全盛源记民信局”的创办人郑景丰,有百年老字号“老凤祥”银楼的创始人郑熙……看着看着,让人对这个村庄不由得肃然起敬。

  十七房村党总支副书记郑剑祥告诉记者,这十六字原是郑氏家训,如今村里把它发展成了“十七房精神”,把它刻在墙上,是给村民们看的,让年轻人可以更好地学习,希望能把“十七房精神”贯穿到千家万户。

  文化礼堂梳理古村文化脉络,不仅唤醒了古村的荣耀记忆,复原了古村的精神内涵,也抚慰了游子的心头乡愁。据郑剑祥介绍,现代的十七房村又涌现出一批精英,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岩土工程专家郑颖人,著名数学家、美国纽约大学终身教授林芳华,书法家、上海中华书画研究会理事郑仁祥等,他们有的在国外,有的在京沪等大城市工作,都曾带着浓浓的乡愁回老家来寻过根,看了十七房村的村史、民俗等展示后,非常感慨,表示唤醒了儿时的记忆。

  在十七房村文化礼堂,还有讲堂、活动室等设施,主要用于老年大学的健康讲座、民主法制讲堂,以及党支部交流会、村民说事、农民画培训等,平时也有“唱响村里好声音”等文体活动,配置有专门的文化员进行日常管理、打扫等,“保持干净、整洁,给村民一个文化中心的感觉。”郑剑祥说。

  全市逾半行政村

  已拥有文化礼堂

  十七房村文化礼堂是我市众多农村文化礼堂中的一个。自2013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目标,立足实际,持续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截至上个月,全市已建农村文化礼堂1243家,占全市行政村的50.7%。

  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恰逢我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各地农村文化礼堂纷纷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9月22日晚,鄞州区瞻岐镇方桥村举办了“方桥一家亲”文化礼堂庆丰收文艺晚会;9月20日至23日,慈溪宗汉街道金堂村文化礼堂举行了慈溪市文艺党课大赛,40支参赛队伍以风趣的小品、好看的舞台剧、深情的诗朗诵等文艺形式,倾情讲述那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课故事;9月19日晚,在镇海区觉渡村文化礼堂举行的“非遗盛宴迎中秋”活动,不仅有踢毽子、滚铁圈、猜灯谜等非遗互动游戏,还有点灯祈福、宁波走书等非遗节目,节日气氛特别浓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建立制度,出台文件,目前我市有省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27家,形成了一批品牌。如宁海深甽镇龙宫村的“义”文化特色品牌,象山县各地的“渔俗”“海防”“非遗”文化礼堂,余姚陆埠镇袁马村的全市首个文化礼堂理事会等。

  “作为我省的一项民生实事工程,我们宁波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从2018年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今年将再建农村文化礼堂320家,到2020年将建成2350家以上,力争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在全市行政村的全覆盖。”宁波市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处处长陈武说。

标签: 农民画;十七房村;礼堂;农村文化;文化;村民;文化礼堂;村史;乡...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