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传统小吃油赞子 传承百年炉火风味足
2019年01月16日 08:37:06 来源: 宁波日报

  油赞子全凭手工制作。(余建文 摄)

  油锅“嗞嗞”地冒着泡,董行培抄起大漏勺,一条条柔软的“小麻花”滚进热油里,翻了几个身,不消多时便起锅上架。

  说起油赞子,老底子的宁波人对这一传统小吃情有独钟。即使在如今食品极大丰富的年代,喷香酥脆的油赞子依然是“吃货”的最爱。

  在宁波,油赞子有100多年历史。作为油赞子制作工艺奉化区非遗传承人,董行培自豪地对笔者说:“在宁波,油赞子做得好的师傅,多是奉化出去的。”

  今年50岁的董行培就是莼湖下陈村人,与油赞子打了近20年交道,他在奉化城区长岭路经营的“董家花园”油赞子在当地很有名,很多老客户,一买就是好几年。

  他告诉笔者,董家祖上以前在下陈是大户人家。作为乡里的大家族,逢年过节,像油赞子、各种酥饼等,各房都要做很多,分赠给佃户、工人,还相互比拼手艺,久而久之,董家厨房制作的糕点很有名,在新中国成立前,奉化县城里就开有董家糕饼坊。

  百余年间,董家厨房的炉火从未熄灭,美食制作技艺被一代代传承下来。董行培说,正是因为这一渊源,从小就跟在父母身边打下手的他,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继承了祖辈的手艺,“董家花园”的招牌也由此而来。

  油赞子制作工艺并不复杂,面粉发酵,切成小条,搓成小麻花,入油锅炸即成。但要做到入口酥脆,唇齿留香,吃多不腻,就有窍门了,各家铺子的味道有所差异。董行培说,好吃的油赞子,全部是手工制作,“我们和面不用明矾,也不加鸡蛋,而且使用莼湖出产的优质海苔粉,保留纯正的传统滋味。”

  油赞子其实就是普通话里的“麻花”。一说是因形似簪子,入油锅炸制而成,在宁波方言里被称为“油簪子”,后演化为油赞子。也有说是从“油蘸子”演化来的,与油馓子并为一类。老董说,油赞子还有别的叫法,像莼湖人就称之为“扭扭糖”,而在温州,则叫作“稻秆绳”,都很形象。

  这几年,董行培还把油赞子店开到了杭州、温州,生意都不错。上个月,他将自己的“董家花园”油赞子铺开到了“东鼓道”地铁美食广场,除了海苔、原味两种传统油赞子外,还推出冰糖、椒盐、无糖等多种新口味油赞子。铺子里,还有芝麻糖、年糕干、金油果、蚕豆糖等休闲食品,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其中一款叫“酱烤猪头”,名字很奇特。老董说,老底子是用猪头肉裹上糖浆做的,现在讲究口味清淡,改用土豆片做,吃来也别有风味。

标签: 麻花;油锅;簪子;董家花园;嗞嗞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