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位于溪口的文化馆一年吸引客人达40万 旅游这盘棋该怎么下
2019年03月06日 09:02:41 来源: 中国宁波网-现代金报 通讯员 沈宁 记者 叶佳

宁波旅游积极走出去,参加第一届丝绸之路(克罗地亚)旅游研讨会。通讯员供图

  旅游休闲正逐渐升级为“幸福必需品”,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把钱花在旅游上。据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数据,2018年,宁波住宿设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84.01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7.09%。

  宁波近几年的文旅融合布局促使国内外游客每年递增,已显现出鲜活的发展特色。除了政府部门在积极推广宁波旅游形象,有不少企业也正在积极挖掘文旅融合消费潜力。

  典型案例——

  民国银文化馆

  一年吸引40万游客

  “用银来做旅游文创元素,让游客花的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刘君杰是浙江福天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文旅融合之路上,他们运作5年多的项目受到业内关注。

  在溪口蒋氏故里,一家名为“民国银文化馆”的店就是他们在经营的。文化馆里,用银制成的颇具溪口旅游特色的商品,如弥勒车挂、弥勒茶杯、弥勒手推以及民国文化制品等,都颇受游客青睐。

  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以业内通行的消费水平衡量,日均消费在20至50美元(约折合人民币135元至338元)的都市休闲客群人数正快速增长。而刘君杰的银文化馆,人均消费更是超过了这个水平。他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吸引了近40万游客参观游览,超过500万的年营业收入。其中,还包括韩国等境外国家政府,来集中采购他们的产品。“一般来说,我们的银制品价格在100元-300元,但很多游客选择更有创意和情怀的,比如自己参与DIY,一般每件会超过1000元。”

  去年10月份,刘君杰的公司更是喜得宁海(前童古镇)综合体文旅项目。最近,他的“银缘十里红妆婚庆银博物馆”正在紧锣密鼓装修当中,今年上半年会正式对外营业,“用银做旅游文化载体,推出一些如妈妈的银梳子、女儿出嫁的银发簪、前童三宝为背景的黄豆模样的银项链等,都会成为博物馆全新的亮点。”

  部门行动——

  展现“八大文化基因”

  形成常态化宣传热潮

  在文旅融合之路上,主管部门的努力不可忽视。

  过去一年,为全面打响“海丝古港·微笑宁波”新形象,旅游主管部门采取全网内容营销矩阵的工作方法,以活动与宣传牢牢粘合的方式,积极展现佛教文化、海洋文化、港口文化、藏书文化、红色文化、茶瓷文化、名人文化、甬商文化等“八大文化基因”,全年形成不间断、全方位、排浪式的常态化旅游宣传热潮。

  此外,围绕“海丝古港·微笑宁波”品牌推广,加大境外营销整合力度,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将旅游城市品牌宣传与“一带一路”战略相结合,以互动推文、问答、游记、新闻资讯、创意海报、电台口播、小视频类等可视化内容为亮点,持续在海内外各类型媒体进行内容创作。截至目前,宁波旅游仅在Facebook账号就吸粉超20万,Twitter账号粉丝和Instagram粉丝超过3万,粉丝来自美国以及15个欧洲国家。除了独立的日常发布,也主动发力国内事件营销海外二次传播,仅去年10月份一个月,宁波旅游的谷歌搜索热度指数涨了150%。

  过去一年,宁波旅游还着力于加强国际旅游市场开拓与合作。如实施2018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交流周系列活动。派员先后参加克罗地亚一带一路旅游论坛、2018德国IMEX展、2018韩国模德旅游展、法国尼斯嘉年华活动,现场共发文创产品3000多份。在韩国B2C展会上,吸引超400名韩国游客购买宁波游产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匈中旅游论坛,开展与友城日本长冈京市、保加利亚、匈牙利、克罗地亚、拉脱维亚等旅游部门的交流,协助境外机构来甬举办推介会,组织宁波重点国际旅行社负责人进行双向对洽,同时推介“最美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活化石”城市旅游形象。

  聚金汇声——

  旅游这盘棋该怎么下

  在旅游领域扩内需,产业该规划?产业规划专家、宁波市滨海城市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朱友君表示,基于独特生态和历史优势,宁波应拓宽思路,做实做足全域旅游布局,将自身IP放大放活,并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完成从史前文化遗址到国际品牌卖场的千年之旅。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主任熊国铭认为,文化能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文化是实现旅游消费的核心吸引力。

  做好宁波文旅的“千年大IP”

  朱友君认为,自然生态(东钱湖等)、宗教文化(天童寺、雪窦寺等)、村落古建筑(郎官第、它山堰、慈城古县衙等)、文化(王阳明、天一阁等)、“非遗”工艺(越窑青瓷、金银彩绣等)、特定历史印记(奉化溪口、宁波商帮等),这六者构成了对于宁波的立体化记忆空间。

  具体来说,以下两方面比较重要。其一,扩展时空,全城总动员做到“体验式深游”+“精细化想游”,通过建立以地铁+城际铁路+观光专线公交+智能旅游导视屏为主体的文旅枢纽,打造游客自发和目的地无缝对接的智慧出行体系。

  其二,对于单个景区街区而言,不应只停留在商贸和传统元素展示,加快以千年时间为轴,以智能技术和轻型制造业为翼,打通整合宁波全景点供应链,发展研学、康养、民宿、体育、文娱、地产等六位一体的旅游消费综合闭环。此外,面对景区免门票的引流趋势,文创IP衍生品创意销售和游客情景式活动,已成为高附加值的景区盈利渠道,也要突破加强。例如把天封塔、它山堰、天一阁等,以银、瓷或者木质为载体,制作成微缩版的文创伴手礼或者儿童益智玩具等,进行新媒体传播和跨境电商销售,极具游客认同的时尚性与预期性,也必将成为海外“宁波帮”的家乡自豪感承载之一。

  商业文化的潜力

  远远没被挖掘

  “经常听人说,宁波是个商业城市,商业气息浓厚,而文化气息不够显著。其实,商业文化也是文化的一种,其内涵非常丰富,也代表了宁波文化的一个特色,其潜力远远没被挖掘。”除此之外,熊国铭认为宁波还有影响力很大的弥勒文化、梁祝文化、名人文化,以及差异性较大的海洋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等,都能给宁波旅游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

  他认为,在文旅结合方面,有三个案例和做法值得借鉴。一是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如华强方特公司,构建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主题乐园产业链,在旅游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二是游乐与演艺的结合。如杭州宋城,复活各类老行当,展现各种街头表演,让游客有看、有吃、有玩。三是创意与产品的结合。如两岸故宫,挖掘文物藏品价值,从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纸胶带、翠玉白菜伞,到北京故宫的朝珠耳机、雍正皇帝PS版耍宝卖萌,再到VR版的《清宫美人图》,研发的文创产品超过9000种,每年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文化创意产生的裂变能量让人赞叹。


标签: 宁波;旅游;游客;文化;丝绸之路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