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两年来宁波市救助站帮助46人回家 听听他们的寻亲故事
2019年06月20日 08:46:58 来源: 中国宁波网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胡静波 梅薇

  一间暖房、一床棉被、一碗热饭,对于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来说是喜悦的,但更珍贵的或许是一张在迷途中可以回家的车票。

  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市救助管理站成功帮助200余名身份不明的受助人员找到户籍,成功帮助46名身份户籍信息不清的长期滞留人员返乡回家,其中滞留时间5年以上的有15名。

  昨天,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科科长王玉忠向前来参观的热心市民,展示了这一个个温暖回家故事背后的寻亲“黑科技”。

  用传统寻亲手段 做过太多无用功

  一名身材敦实的中年男子坐在王玉忠面前。他在救助站里已经滞留一年多了,之前他流落街头,因精神障碍被送到了这里。只要他情绪稳定,王玉忠总会和他聊天拉家常。

  “还记得是哪里人吗?”

  “安徽淮北。”

  “那你今年多少岁啦?”

  “50多吧,好像55。”

  “家里电话号码还记得吗?”

  (略作思考)“不知道。”

  “宁波有亲戚朋友吗?”

  中年男子沉默了,眼神有些游离,未作答。

  “会写字吗?”

  (摇头)“不会。”

  “身份证号码还记得吗?做过身份证没有啊?”

  “没,我没办过那东西。”

  “那你想回家吗?”

  (沉吟了片刻)“想。”

  “像他这样能正常对话沟通,还算情况不错的。”王玉忠说,目前滞留在市救助管理站的救助对象大多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因为年老、年幼、文盲、精神障碍等,不知道或者说不出自己的有效信息。

  他是谁?来自哪里?如何才能找到其家人?这是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面临的三大“天问”。

  王玉忠说,寻亲传统手段主要有五种:交流问询、电视报纸刊登寻人启事、口音查找、带人实地查找、电话查找。“做过的无用功太多了,但还是得抓准机会一遍一遍地问,在平时的生活中悄悄留心,比如他们的口音、吃不吃辣、随口说的名字,都可能是帮助他们回家的钥匙。”

  寻亲故事中有个“梗”,一直被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拿来打趣。一个贵州籍的救助对象拍胸脯表示,老家具体地址他不知道,但到了那里他肯定认得。等护送他到了贵州,这人不好意思地说,好像又记不起来了。于是,护送人员只得陪他返回宁波。但像这样的无用功,在工作人员看来是值得的。王玉忠说,做救助工作,必须有“三心”:爱心、责任心、耐心,“受助对象最需要的,就是你拿真心去看待和帮助他们。”

  互联网+、DNA比对、人脸识别

  这些“黑科技”效果杠杠的

  广西人阿芳2007年独自一人到厦门打工,后与家人失去了联系。2015年3月,她在宁波街头流浪,因行为异常,被民警送至市精神病院救治。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多次到医院与阿芳沟通交流,查找其姓名、户籍地址等信息,同时通过媒体发布寻亲公告,一直没有线索。从2017年7月开始,人脸识别和DNA比对技术开创性地运用到救助寻亲工作中。通过DNA比对,7月6日,阿芳的身份被确认,并找到了其家人。7月8日,在市救助管理站一间会客室里,来自广西的唐老汉和妻子紧紧搂着神情有些呆滞茫然的女儿喜极而泣。整整10年了,以为在厦门失踪的女儿终于在宁波找到了!

  这是市救助管理站首次通过DNA比对找到滞留受助人员家人。

  王玉忠介绍说,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在寻亲的手段上引入了不少以前想也不敢想的方法。比如,他们前几年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借助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媒介,将需要查找的受助人员照片、年龄、体貌特征、发现时间及救助情况等重要信息及时发布。又比如,对入站7天以上身份不明的救助对象,全部采集DNA血样送公安部门DNA库比对寻亲,并拍摄人脸图像开展人像识别比对。

  这些“黑科技”效果真的不错。通过DNA比对,已成功帮助5名滞留人员回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近两年内已帮助43名滞留受助人员成功返乡。在外流浪10年、20年、30年的人,通过这些“黑科技”终于得以与家人重新团聚。

  王玉忠说,如果你有家人走失,且走失人员可能出于身体原因说不出有效信息,这时候建议家属主动去附近派出所进行DNA采样,“现在全国救助系统滞留的人员基本都做过DNA采样,这样找到他们的几率会大很多。”宁波晚报记者滕华

  市民在参观市救助管理站。

  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

  市民走进市救助管理站感受温暖回家路

  对绝大多数市民来说,救助站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地方。昨天是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大爱寻亲、温暖回家”,热心市民、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上百人来到位于海曙区宝善路155号的宁波市救助管理站,“零距离”接触救助工作。

  救助人员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工作人员怎么帮他们寻亲返乡?这些都是市民关心的问题。大家走进市救助管理站的餐厨区,这里油盐柴米、新鲜菜肉充足而完备;来到住宿区,三人间里还有蚊帐空调,和快捷酒店差不多;在会议室里查看救助站的日常运转工作流程,在一张张亲人拥抱痛哭的照片中感受家的温度。

  “你们24小时都有人值班的吧?”“救助对象的家如果很远,你们也会确保把他们送回去吗?”……热心市民七嘴八舌地向工作人员打听。

  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给流浪乞讨人员打造一个温馨“家”园,救助站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对离家在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正在或即将处于流浪或乞讨的生活无着人员实施全时的“自愿受助、无偿救助”,还会根据实际需要,提供食宿、医疗、返乡乘车凭证等服务。目前站内有59张救助床位,食堂一日三餐提供热饭热菜,洗浴房热水全天候供应。对儿童、行动不便者等人群,必要时市救助管理站还提供教育感化、心理疏导、生活帮助等服务。

  对于生活无着露宿街头的人来说,冬夏两季最为难熬。为此,市救助管理站开展了冬夏两季街头主动救助,冬季购置棉被、绒衣绒裤、棉鞋等御寒物资,夏季准备清凉油、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和饮用水,在桥洞、地下通道、拆迁废弃房屋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加大对露宿人员的排查救助力度。对愿进站接受救助的,市救助管理站会提供相关服务;对身患疾病的,会通过120或其他途径,将其第一时间护送至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对不愿进站的,送上御寒物资或防暑物品,发放救助宣传册,反复叮嘱他们随时可到救助站寻求帮助;对情况特殊的,联系有关部门进行进一步救助。

  据统计,2017年至今,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7560人次,其中,街头危重病人、精神病患者1411人次,未成年人660人,护送261名受助人员平安返乡。这份爱从宁波出发,一直传递到救助对象的家里。

标签: 救助管理站;救助;回家;无用功;救助管理机构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两年来宁波市救助站帮助46人回家 听听他们的寻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