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原本一穷二白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美丽宜居示范村
2019年06月24日 06:35:31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通讯员 陈启科 记者 王益敏

  浙江在线6月24日讯 每个月的月初和月末,宁波市象山县墩岙村都会办一次“村民说事”,这个日子,村民要讨论最近半个月里村里都挂心的“大事”。比如,文化礼堂前新建游客体验中心,要怎么做?平时多半空闲的“喜事堂”,还可以如何利用?而在以前,许多村民对村里的事情并不关心。

  村民共同参与的制度化管理,让原本一穷二白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省卫生村、市小康示范村。曾经无人问津的小村,还引来一批回乡投资的浙商,以及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来参观交流的人,每天七八批……

  共商共议的“村民说事”制度

  让老黄放心投资建民宿

  在上海打拼了30年的黄伦祥,一年半前回到家乡墩岙村,开始了二次创业。

  年近六旬的老黄理着平头,一件纯色体恤,遮不住他壮实的体格。当年,已不愁吃穿的老黄回到家乡,对着一些破旧不堪的老房子,表示要投资500万元,打造一批精品民宿。很多曾和他一起在上海创业的朋友,在背后甚至当面,用上海话“劝说”老黄:“是不是脑子坏塌了。”

  不善表达的老黄一笑了之。实在忍不住,拿出自己公司的名字,指着说,我把公司取名叫“望乡”,是寄托了离乡数十年的乡愁,“总想着为家乡做点事,也相信能做好事。”

  其实,让老黄有信心的,还是村里延续下来的共商共议的“村民说事”制度。“和(村)书记等人一起商量,民宿怎么建、怎么管,建了以后怎么用,我们心里清清楚楚。”老黄说,做事前,大家一起聚在一起“说事”,一边造、一边说,“理解的人,越来越多。”

  “望乡”打造的第一栋民宿,是村党支部书记鲍英钱的老屋,老黄出钱,前前后后花了近百万元,“望乡”打造起了总共12个房间的1号民宿,如今周末一天的租金就可达2000元以上,还供不应求。

  在黄伦祥的带动下,墩岙村村民蒋骄娣也成为首批尝试者之一,他们花了60万元将房子重新装修一番,开起了民宿。如今,蒋骄娣将房子的日常经营交给“望乡”打理,一年有8万元到10万元的收入。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墩岙村的精品民宿已经达到了8幢,到明年年初,有望增加到18幢。民宿产业成了墩岙乡村振兴的一个支柱产业。

  以高速公路开通为契机

  美丽乡村建设让村里大变样

  村书记鲍英钱今年53岁,2013年他就在村头立了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对接2018,全面提升美丽墩岙。”在他的设想中,墩岙交通便捷,美丽乡村大有可为。

  “很多人当时不理解,为什么非得2018年?”老钱说,他其实早就了解到,甬台温高速复线灵南枢纽在这一年会开通,从灵南枢纽下来,只要6分钟车程就可以到墩岙村。“以民宿产业打通全村产业,我们必须提早干起来。”他一说,全村人也渐渐明白了。

  墩岙村位于象山泗洲头镇最南端,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共有246户农户。“前山后山山靠山,羊肠小道九曲弯”是过去墩岙村村容的真实写照。“21年前,我走上书记岗位时,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3600元,是全镇最落后的村。村内道路坑洼,环境脏乱,危旧房随处可见,老百姓没有休闲娱乐场所,每天想着打麻将。”鲍英钱说。

  “村里的事情,就要村民一起来做。”鲍英钱说,“想说都能说,遇事要商议,有事马上办,好坏大家评”。

  墩岙村口有一座南湖公园,山青水绿的秀美风光不禁让人游目骋怀。其实,这里原来是一个废弃山塘。“我们把村班子的各种想法,通过开大会的形式告诉村民,听听村民还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鲍英钱说起当年开大会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整治南湖水库、兴建环湖休闲公园、治理水环境、改造民房外立面、畅通环村路等五大重点工程,一项项得到落实。经过多年的整治改造,原本脏乱差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共商共议之下,墩岙将新农村建设当作村庄发展的头等大事。这些年,该村以创建市小康示范村、环境整治提升村等为契机,先后又投入1000多万元。“中国梦想·美丽墩岙”雏形凸显。

  乡村振兴村民唱着主角

  “村民说事”制度全县推广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墩岙村的各项工程越来越多。乡人回归,在公平公正的体制下,一大批项目有了资金,并迅速上马,产生了巨大效益。

  乡人回归是打造富民产业的重要举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墩岙有山有水,得天独厚。”鲍英钱说,他们依托丰富的山地和海水资源,大力发展果蔬和水产养殖产业。

  墩岙村还种植1200亩杨梅、1100亩柑橘、300亩桃形李,海水养殖梭子蟹、蛤蜊、青蟹等1000亩左右,成立了半山腰果蔬专业合作社和临港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优良品种,推进与高校合作,开展标准化生产管理,引领果蔬产业和水产养殖业走科技化发展之路。

  “我们引入了一个老黄,做了一批精品民宿,让墩岙村火了起来,活了起来。今后,我们还要引入老王、老李……那个时候,墩岙还会变得更美。”鲍英钱说。

  去年,全村实现杨梅总产值120万元、水产养殖总产值1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目前,他们还积极对接电商平台,让这些深山里的好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

  乡村振兴,村民“唱”着主角。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村民说事”制度已在象山县490个村推广。“老百姓充分参与建设自己的家园,村里的事村民参与、村民决策,让山村发生巨变。”象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一季度,象山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9万人次,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3%和84.3%。过去十年间,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8%,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2.5%,先后获评浙江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省首批“无违建县”。

标签: 村民说事;象山县;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民宿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原本一穷二白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美丽宜居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