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千年鄞州古村,刻入新时代的宋韵文化名片
2021年09月18日 16:02:17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共享联盟鄞州站 林彬 林幼娟 宋莉 卢霞 胡启敏 鲍婷婷

  千年鄞州,从王安石治鄞、王应麟和《三字经》到两宋名相、海丝文化,丰厚的宋韵文化资源,已经让这里在宋韵文化的打造过程中取得了独特的先发优势。

  放眼鄞州,在东吴、姜山、东钱湖、五乡、横溪、云龙等乡野村头,天童、小白、走马塘、韩岭、前徐等数十个千年古村星罗棋布,留下了多处宋代文物古迹、金石碑刻和名人故事。

  让千年宋韵流动起来,走进这些村落,不仅要看看它们在悠悠岁月中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更要从中看到新时代的鄞州人如何将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展示,让千年古韵有表述、可传承,打造具有鄞州特色的标志性南宋文化品牌和文旅融合品牌,持续扩大宋韵文化的影响力和穿透力,进一步焕发时代的生命力。

图为天童老街  天童老街 

  岁月藏不尽,老街谱新曲

  过去,天童老街是人们进出天童寺的主要通道,一度热闹非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随着城乡道路交通日益通畅,天童老街一度失去了往昔的活力。

  而今,这条长约1500米的千年老街,又在岁月静好中,悄然集聚起了30多家店铺,从麻糍、乌米饭、灰汁团、牛肉面等当地美食,再到东窑陶艺馆、“松隐”非遗竹根雕生活馆、布与生活、海丝寻迹文化馆等文化“课堂”,熙熙攘攘的综合业态,唱响了一曲“老街新生”的美丽乐章。

  坐落于东吴镇太白山麓的天童老街就像一条玉带,串起了天童和童一两个形成聚落于宋时的村落,天童村在上(东)段,童一村在下(西)段,沿溪而建,依街而兴。自宋代起,天童老街就是远近闻名的街市,受惠于香火鼎盛的天童寺,又因临近东钱湖且地处鄞东海陆要冲之地,集“三大宠爱”于一身,在“东乡十八街”中独树一帜。

  过去,象山港的海产品,其运输销售渠道之一,就是通过天童街到东吴镇小白河埠头,再水运进宁波城区,天童街自然就成了水路商品集散地。据《鄞县志》记载,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天童街上街太白庙一带,戴万顺棉百商店、万寿堂中药铺等大小商肆达数十家,还有来自附近海边的瞻岐、合岙、三山等地小贩前来贩卖鲜鱼,极为繁盛。

  在天童老街上,处于核心地位的当属太白庙。唐代咸通元年(公元860年),孝子杜雍为躲避强盗,负母抱子逃到太白山麓,将子藏匿后,又将母亲掩藏于附近山洞中,再回去时儿子却已不见,“隧隐此躬耕以养,并不再去求取功名。乡人感其孝,杜雍死后,建庙纪念。”太白庙最早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3年),于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和咸丰丙辰年(公元1856年)两次扩建,1931年,时任天童寺住持、爱国僧人圆瑛法师又在庙门前立了施茶碑,用以向来往行人赠送茶水。此外,为纪念孝子杜雍,当地村民还会定期举办天童镴会,2012年,为弘扬慈孝文化,中断了63年的天童镴会得到恢复,至今已先后举办3次。

  围绕天童老街,重新走进人们视野的也不止天童镴会。2018年起,东吴镇立足“还街于民”,积极探索“老街新生”新路子,在“以旧修旧”实施天童老街提升改造的基础上,一方面有效引导远见泰美、网易娱乐、乡伴旅游等优质社会资源和宁波大学等高校资源参与,大力推进民宿、书店、酒吧等品牌项目落地,并重点打造“潘艺山房”等校地合作阵地,不定期举行艺术展陈和艺术推广,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在出台扶持措施激发老街沿线村民创业热情、提升“造血”能力的同时,精准发力、靶向引才,把城里的年轻人吸引进来,围绕“文旅靓镇”战略,扶持孵化青年创业平台,有序开展特色文旅活动,并同步创建多类研学基地,尤其是结合天童老街海丝文化遗迹,积极开辟深度研学旅行线路,其中,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自4月成立以来,现已开展研学活动12批次,共计3977人次。

  在此过程中,更将文化传承融入“微改造、精提升”打造中,做大做强“在东吴·遇见另一个我”金字IP,引入北大、常青藤公益组织等机构,共同开启文化“寻根之旅”,先后开展“我在东吴种禅米”“我在东吴做陶艺”“我在东吴修古道”等多项活动,今年至今,累计参与群众已达千余人次,全媒体平台影响人数超百万。

图为小白村一景

  小白村 

  千年古道下,世外有桃源

  沿着禅韵绵密、绿意盎然的小白岭古道一路南下,在宝瞻公路两侧,树林掩映下,若隐若现间,历经千年的东吴镇小白村便坐落于此。

  在宋时形成聚落的小白村就像是这片土地上无数历史文化的积淀。北宋名相王安石在鄞为官时,曾作诗曰:“山山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这里所提及的“梵王宫”就是建于1700多年前、西晋年间的天童寺,建寺之后,很快便有了游客前往烧香祈福、参观游览的小白岭古道,即王安石所称“二十里松”,是古时进入天童的第一道关口,小白村便扼守在这千年古道的南首。

  彼至唐代,小白岭上又有了一座小白塔,本名“五佛镇蟒塔”,是天童十景之一,也是宁波十大古塔之一,更是人们出入天童寺的路标。相传为当时天童寺方丈为清除当地蟒蛇作祟而建。

  在小白塔塔院下,有三间路亭,名为“揖让亭”。据传,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十一月,阿育王寺住持大慧宗杲禅师偕状元张孝祥前往拜访天童寺住持宏智正觉禅师,宏智正觉禅师闻讯率众徒在小白塔下迎候,两位禅师相互揖让再三,才落座亭中小憩。对此,张孝祥感慨“三代礼乐,今归释氏矣”,便在亭上题了匾额“揖让亭”,以示纪念。据悉,大慧宗杲、张孝祥力主反对向金国妥协求和,曾遭朝廷主和派迫害。上世纪60年代,因修公路,揖让亭移至塔侧。

  古往今来,从小白村到小白岭古道,沿线还有馒头石、太坪庵、少白庙等古迹,在村口的候茶轩旁,至今还矗立着一棵香樟树和一棵银杏树,树龄分别已有500年和200年。

  现在的小白村,面积约4.5平方公里,由原来小白、河头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是市级文明村,并于2016年入选区“最洁美村庄”。2013年以来,小白村凭借依山傍水的独特优势,全力实施旧村改造,在充分保留自宋以来历史原貌的同时,积极挖掘现今村落文化,在恢复小白岭古道之后,又开辟了民宿情调休憩区、文化休闲广场等,更将过去的荒地、荒废池塘、破旧农舍及竹园林地等,变身成为公共停车场、生态景观塘和沿路景观小品,逐步形成“和谐生态、半水半街、一宅一院一菜地”的特色自然生态村风貌。

  步入小白村,一村一品皆入画:白墙灰瓦,马头墙、植物、塑石、石窗点缀其间;鱼儿戏水,浮岛上栽物,水塘四周铺设石板步道,并配以石栏杆及河埠头,尽显田园风光;不仅如此,还有古色古香的路灯、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道路指示牌、竹片做成的篱笆墙、墙头屋外的盆栽等,无不令人置身于青山绿水间的一片世外桃源。

  今年,穿村而过的宝瞻公路又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随着湖光山色“绿水青山”实践线、太白蓝湾“山海振兴”线、海丝商贸复兴线等4条精品线路(风景线)持续打造,东吴镇持续开展“我在天童修古道”活动,并以此为依托,计划延长小白岭古道,增加由小白塔南面至太白湖共计约1.5公里的游步道,目前已完工70%左右。

图为东村“宰相银杏”

  东村南村 

  昔宰相故里,今美丽新村

  在东吴镇东村,有一棵巨型银杏树,树高15米左右,树冠直径近18米,主干粗得需要7人才能合抱,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树龄800多年,是目前全区树龄最长的古银杏树。

  据说,这棵银杏树由南宋丞相史浩所栽,今被人们称之为“宰相银杏”。据《鄞县通志》记载,“宰相银杏”曾遭遇“火焰熊熊”,土人救之,“树仍无恙,犹绿茵缤纷”,可见“宰相银杏”早已与当地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

  东吴镇区根据聚落的块状结构,划分为东南西北4村,其中在东村和南村,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南宋鄞人“一门三相、四世二王、七十二进士及第”的佳话。

  在南宋15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四明史氏从社会底层起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跃至卿相的显贵地位,史浩就是其中之一。据载,史浩的母亲一直住在东吴,史浩为官后回乡省亲,母亲告诉他这里河道不畅、常年水患不断,于是,史浩就命人开挖了两条河,即门前河与后门河,就是这两条河,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东吴人。

  除了史浩,其孙史嵩之同样曾官拜宰相,在南宋政治、军事上都颇有建树,被誉为“一代能相”。此外,史浩的祖父史诏大力倡导“孝悌、睦姻、任恤、中和”的八行准则,幼子史弥坚也因人格、才学在当时备受推崇,均留下了优良家风。

  史嵩之告老还乡后,居于门前河南,其显赫的门庭、壮观的墓道、雄伟的石雕以及自建的功德寺等,都为东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遗迹。过去,在临河的石弹路边,曾开设过大小木作、箍桶、石匠、钟表、染坊等手工业店铺,极大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色彩。而在门前河上,至今还有一座连接东村与南村的府前桥,又称“三溪桥”,始建于宋,兼具宋、明、清建筑风格,恰似一部桥梁建筑风格的演变史。

  而今,褪去了王侯将相的光鲜,虽然生活回归平和、低调,但先人的勤劳肯干终被保留了下来。目前,东村共有大小企业30多家,村内古树古桥碧水长流,既有淳朴的乡村气息,又有繁华的城镇风貌。

  在南村,近年来老年活动中心、文化礼堂、独立堂檐、生态公厕等陆续建起,东吴龙头企业日月集团还出资捐建了一座“日月亭”,供村民歇脚、纳凉。2019年,南村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振兴政策与实践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剑平受聘担任东吴镇党委兼职委员、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并积极推动设立全国千村观察点,将南村接入了全国乡村振兴的顶级研究网,自此,南村的乡村振兴也迈出了全新的步伐。

  今年,南村在围绕东吴镇建设“美丽智镇”、切实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和村民文明程度的同时,在保障正常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图为走马塘村内著名的“蟹肚脐”池塘

  走马塘 

  传正气家风,历千年不衰

  9月,天气转凉,姜山镇走马塘村村口池塘的荷花已过了最盛时期,但一眼望去,荷叶依然碧绿,在马头墙的映衬下,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宋代理学家、著名诗人周敦颐评价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荷花这种品质,极其符合千余年来走马塘村陈氏家族的发展与变迁。

  据记载,从北宋到明代,走马塘共出过76名进士,其中南宋时期的占到54名。所有的进士都有榜可查,曾经还出过一位状元,即十二世陈祖仁,当年放的皇榜即为“陈祖仁”榜。由此可见,走马塘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进士第一村”。

  走马塘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千年前。北宋初年即公元988年,陈矜奉命到明州(今宁波)任知府,在举家从长州(今江苏苏州)迁往明州后,陈矜在当地兴修水利,各项工作任劳任怨,深受百姓们的爱戴。然而到任后第三年,积劳成疾的他死于任上,死后葬于茅山。当地百姓特地建了“忠惠庙”纪念他,就是现在位于鄞城大道南面、奉化江大桥东面的“常浦庙”前身。其子陈轩为父守墓,举家迁至距茅山以南5公里的走马塘,从此扎根这里繁衍生息,一直传至如今的38代。

  千余年来,走马塘的陈氏子弟以耕读起家,兴学重教。陈氏家训中有云:“读书为重,次即农桑。”江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普通人家为了生计,多以农耕为重,但陈氏家训则是把读书放在了首位,可见这也是走马塘村历代能出那么多进士的关键因素。陈氏家训又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古时候的社会地位排名分别为士农工商,商人被认为是最下等的行业,但是走马塘陈氏先人却认为,只要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即使是从事手工业或者从商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行行出状元。从中,又可见陈氏祖先的开放与包容。

  说起走马塘名称的由来,这里还有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也充分说明了陈氏后代一直遵从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祖训。据传,走马塘最初名为“庆丰里”,因村西的庆丰桥而得名。到了北宋徽宗时期,四世祖陈禾身为右正言,作为言官,他不畏强权,直言进谏,上奏宋徽宗宠信童贯,罪行罄竹难书。宋徽宗闻言大怒,欲拂袖而去,陈禾却上前一把拉住了宋徽宗衣袖,不料用力过猛,把龙袍的衣袖给扯破了。陈禾当即说“陛下不惜碎衣,臣不惜碎首”。虽然当时宋徽宗被陈禾的言行所感动,但由于奸佞当道,得罪了权贵的陈禾还是被贬了官。宋徽宗晚年时,想起了陈禾这位敢于劝谏的忠臣,特赐“庆丰里”为“忠孝里”。自此,凡经过此地的地方官员,皆需“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牵马而过河塘”。久而久之,走马塘的名称便流传了下来,并沿用至今。

  陈氏家族守诗书礼乐,忠孝节义的气节代代相传。史料记载,八世祖陈大寅在守卫西河州(今四川与甘肃的交界口)时,蒙古兵突然袭城,陈大寅在援兵未到的情况下,带领士兵坚守城池,最后城陷而不降,与家人一同在西河州殉难。

  走马塘不仅历史上有过76位进士,近代也出了不少专家和教授。中国核农学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元曾多次来走马塘寻根。陈子元的父亲陈贤本13岁就离开宁波到上海打工,后来创业成功,被后人称为“中国呢绒第一人”。陈贤本遵从祖训,极其重视子女的教育,因此陈子元兄弟姐妹9人,全部接受过高等教育,这样的家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实属罕见。

  走马塘家风传承人陈言行,其曾祖父是走马塘百年诊所的当家人,其祖父和父亲都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他说,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们一定要多读书,学习就像吃饭睡觉那般自然,现如今,陈言行也非常重视儿孙们的教育。

  好的精神文化和家训家风的持续发扬,转化成了现实的物质力量,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现在的走马塘村,依然保持着宁静低调的建筑氛围,村民们互帮互助,以争当志愿者为乐趣。显然,走马塘的家风家训现象,值得深探。

图为韩岭集市夜景

  韩岭 

  延续宋文脉,激活古村落

  “四明山水天下异,东湖景物尤佳致。中有春墟号韩岭,渔歌樵斧声相参。”宋高宗绍兴十年,史浩途经韩岭有诗记之。

  韩岭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典型的浙东水乡古村。这里有风光旖旎的村落、清澈见底的小溪、风光秀丽的青山,也有古朴斑驳的老街……

  韩岭老街早在南宋初期就已形成,老街不长,约莫600米,分上、中、下三段,由于老街上售卖琳琅满目的商品,以至于韩岭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之为“市”,“集市”的“市”。“韩岭市”三个字一度受民间、官方双重认可,在邮局邮戳、通信地址、书刊地图上都留有痕迹。

  南宋时期的老街有百余家商铺,但随着交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韩岭集市渐渐凋零、衰落,现今还存留着理发店等老店,只是不再接客营业。可是但凡去过老街的,都被它浓郁独特的历史风情所吸引。

  如今,韩岭集市热闹非凡,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韩岭古村的魅力,推动着东钱湖经济“亮”起来、“热”起来、“活”起来。精致别样的布艺手工、清爽解暑的石花膏、有趣可爱的文创产品……集市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剪纸、书画等非遗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他们精湛的表演和精美的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欣赏。来自安徽的小伙子吴承泽在十几分钟内,仅用一把小锤子就敲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小茶罐,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呈现在游客面前。

  火热的集市不仅聚集了人气,还进一步激活了韩岭商业街的经营主体,集结了美食养生、文化展示、探幽访古、民俗风情等,释放了韩岭古村的活力。“随着我们灯光的布置完善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现在营业时间已经延长到晚上10时左右,人气非常高。今后韩岭还将定期推出更多企划活动,形成更加人性化、丰富多彩的‘夜经济’消费模式,助力韩岭古村经济发展。”韩岭古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袁守俊介绍说。

  在韩岭,还有一栋有着200余年历史的宅院——郑竹房。放眼望去,在大夫第祖堂里,每一块布满灰尘的木板壁上几乎贴满了纸张,这些都是古代的官府报单。由于年代相隔久远,报单上的字模糊难辨,有些只剩下了纸张的痕迹。

  韩岭郑氏家族是南宋时鄞县籍宰相郑清之的后代。上郑家居韩岭南侧,下郑家居韩岭北侧,大夫第为下郑家竹房宅院。一直以来,韩岭村的郑竹房都是东钱湖当地的巨富望族。如今,在韩岭古镇的后街还保留着规模宏大、官商特色浓郁的大宅。

  位于东钱湖南岸,距南宋石刻公园西南2.5公里,在韩岭村东北、蝙蝠山南坡庙沟后,有一座神道牌坊,名为韩岭庙沟后石牌坊。该牌坊是宋代营造法式的仿木石结构。按形制考证,约建于南宋至元代期间。单拱素方,转角列拱及使用上昂形斜撑、翼角起翘显著,2001年6月25日,庙沟后石牌坊作为宋代时期古建筑,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沟后石牌坊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翠,面对碧波浩瀚的东钱湖,巍然鹤立,十分瞩目,为东钱湖南岸的风景名胜添色增辉。

  下水村 

  重现宋美学,呈现“理想村”

  宋代政和八年(1118),一个叫史师才的宁波人登进士榜,从此迎来了宁波豪门家族——史氏家族。“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史家在南宋可以说登峰造极。

  东钱湖畔的下水村,就是史氏家族的发迹地,在“德行桥”头,建有最早的史氏宗祠,与王安石庙隔溪相望。史浩家族和王安石是东钱湖最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也是宋代人文风物留给东钱湖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宰相史浩的诗中“一径崎岖通下水,风物人情更淳美。两椽茅屋何萧然,即是吾庐靠山起”,描写了对千年古村下水村的赞美,村里有个河埠头,在南宋时,小小码头迎来送往的都是朝中官员,久而久之,被当地百姓称为“官驿河头”。如今,就在这个官驿河头,一个重现800年前宋代美学的“理想村”走进现实。

  官驿理想村是一个以宋式文化为底色、宋式美学为风格,宋式生活的体验地。这里正在打造宁波首个宋式美学体验馆,将开放式文化展馆与沉浸式美学体验相结合,深度呈现宋式雅集以及市井生活。同时还将还原东钱湖八行书院,以史氏八行家训为蓝本,让我们仿佛走进宋朝“百老汇”,通过研学活动、峰会论坛、国学课堂等形式,传承“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人文精神追求。

  官驿理想村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约147亩,主要包括宋式美学馆、宋氏官宴餐厅、民宿聚落等。预计今年10月对外开放。东钱湖也将迎来顶级文旅IP,新的网红打卡地。

  除了“理想村”,下水村不得不说的,便是这里的美食,比如麻糍,甜而不腻、香软细腻,深受人们的喜爱。摘下一团裹上点松花粉,外黄内绿,吃一口软糯适中,丝丝清甜和着艾草的香气在唇齿间来回飘荡。

  据记载,在宋代,下水村有着清明节扫墓分麻糕的风俗习惯,在清明祭祖的这一天,祭主会把提前一天准备好的麻糍分给前来扫墓的人。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婚姻嫁娶的时候也有着赠送麻糍的风俗,在男女双方订婚以后,要在清明节前几天去女方家里赠送麻糍,意思是明年将迎娶这家的女儿。从东钱湖曾经轻易可见的石臼可以想象旧时制作之风盛,下水一带至今还有许多制作青团麻糍的工坊。

  每逢春天,在东钱湖下水村,许多人家都忙着揉搓艾青,制作传统食物——青麻糍。宁波老话说道“清明麻糍立夏团”,麻糍也成了清明的代表性食物。麻糍中的艾叶,象征着长青。绿色,也是春天的应景之物,蕴含了自然轮回之意。制作麻糍,也是下水人的一种习俗,碾粉、捣麻糍,老一辈人往往做好麻糍后分给亲戚朋友们。

  如今的麻糍,更是成了一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其中红糖麻糍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糯米、花生碎、核桃仁、红糖粉制成的红糖麻糍,入口香甜,软糯酥脆。

图为云龙村新建的北宋国相宗祠

  云龙村 

  承北宋国相,建时代新村

  云龙镇地处奉化江右岸的洼地,河汊交错草木丰茂,常年水汽氤氲薄雾萦洄,时有云聚龙腾的祥瑞呈现,故得名“云龙”。镇上有个云龙村,村口的长山江河与金鹅溪汇合成前塘河,浩浩荡荡流向奉化江。在临水面最开阔的三江口的空地上,屹立起一座规模宏伟的主体木结构、仿古宫殿式的张氏祠堂,冠名曰“北宋国相宗祠”。可想而知,这里又是一个宋韵文化的解码之地。

  北宋国相是谁?他是云龙村的第一世先祖,北宋丞相张知白,是北宋时期河北省沧州清池人。张知白年少失怙,9岁时其父殁于邢州,因其父柩不得归葬故土,常常引恨涕泣。公元990年,张知白考取进士,走上仕途。其一生历经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朝为官,是澶渊之盟、真宗泰山封禅等历史重大事件的亲历者。为官期间,张知白曾奉命亲赴灾区安抚灾民,曾身入敌营出使契丹,曾上折进言治国良策,可谓是社稷重臣、国家名器。

  历史车轮转到了北宋后期,北方边境战事吃紧,长江南北发展不平衡,朝廷号召鼓励豪门士族移居南方。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张氏五世祖张籲迁徙至鄞县十七甲,安家落户。随后七世祖张用明率家人迁居于云龙,是云龙张氏始祖。

  千年前的云龙地区是鄞县东南的一片湿地,此地河网密布,芦荻飘荡,榛莽荒秽,豺狼出没,更兼江河交汇,海潮漫堤。大部分土地是碱卤滩涂,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一代代张氏后人在这里起屋造房,披荆斩棘,屯垦围田。

  村中沿用千年的云龙碶古迹则是另一个宋韵文化的见证。历史记载宋熙宁间(公元1068~1077年)鄞主簿黄宁于此建造五洞碶闸以御潮;另有一说,南宋建炎年间张氏迁居于此后,在此造一碶闸,但不管是哪种说法,云龙碶建成后将内河和外河分开,起到阻咸蓄淡的作用,让周边土地盐碱逐渐改善,农业产量不断提高。此碶一直沿用到上世纪80年代,直到在前塘河下游处筑起拦江水闸才被闲置。云龙碶已经是云龙人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遗产。

  2013年,受鄞东南沿山干河工程的影响,原张氏宗祠被拆除。没有宗祠仿佛没了根,成了云龙村人众望所归的一项民生工程。2018年,经过各方努力,云龙村凭一村之力将新宗祠建成,延续根脉。新祠堂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是清一色水磨青砖墙体围绕的仿古建筑,古朴清爽又宏伟壮观,如今它作为文化礼堂成了云龙村人的精神家园。

  也是同一年,云龙村启动新村建设,在村党支部书记袁晓丽的带领下,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几年的努力,云龙村新建一期144套住宅已于2017年5月交付,二期约350套也于去年3月竣工交付。其间,还新建了占地1500平方米的文化礼堂、70多米的廉政文化长廊,新增集体年收入500多万元,成为云龙镇第一个完成土地综合治理的村。

  前徐村

  千年古村落,留一缕乡愁

  在云龙镇前徐村,自古流传着一句话:大潮飞溅云龙起,仁德绵延前徐出。自徐偃王开统,千年古村前徐村就傲立东海,贤达俊才辈出,文脉流长蕴深,尽得江南丰饶。

  前徐村以徐姓为主,据《鄞东徐氏宗谱》记载,徐姓始祖为徐偃王。仁者先驱徐偃王,名诞(公元前992年~公元前926年)。徐偃王是徐国第三十二代国君,他大力推行仁政,改善民生,兴办教育,人民安居乐业,国家迅速富强起来。后徐偃王隐居到东钱湖,开造万亩山地,建造隐学书院,供子孙后代读书。徐偃王归天后,三个儿子把徐偃王的棺木护送到隐学书院山上薄葬。后代为了纪念徐偃王,隐学山、隐学岭、隐学寺由此得名。村中的一位徐姓老人说:“‘前徐’实为‘徐偃’,这两个词语在宁波方言里读音相同。”

  到了宋皇祐壬辰年间(公元1052年左右),偃王五十二代裔孙忠通,名存孝,因恋祖墓,在离隐学山十余里前徐村定居,后裔事农自食,并按祖训,每年裔孙前去祀祖,年年香火有续。

  前徐村水网纵横,土地肥沃,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辖前徐、永丰、戴江岸、打石弄4个自然村。在这个古村落里,至今还保存着大量的古民居。说到古建筑,除了散落的民居,不得不提让前徐人自豪的几大祠堂。前徐祠堂又是其中之最。前徐祠堂坐落于村中最热闹的老街与前桥交接地带,2005年还被列为区文物保护点。新祠堂则是前徐后人徐玉生所造。

  在前徐村的西南角,还有一座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的“寿春岩官庙”。据庙志记载,汉代梅福治蝗有功,还用草药给穷苦百姓治病,受当地百姓敬奉,因此立庙祭祀。与龙舟有着很深情感的前徐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年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必然会去庙里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前徐的村史中,窑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传前徐窑业由来已久,鼎盛时期村里有小柴窑20多座,几乎六成以上的村民以窑为业。村中老人徐秉芳年轻时一直从事窑业,他说前徐人不但会制作简单的砖瓦,还能烧出青砖、小龙骨砖、砖皮、灶面砖、烟囱砖、压栋砖、捕鱼沉网的“柱头”等产品。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这座千年古村后续将会如何发展,前徐村党总支书记徐科说,因为要建造福泉大道和国际博览中心(规划中),前徐村将计划整村拆迁,“但是我们已经向上级部门要求,拆迁中尽量保留村中的古民居、宗祠和古桥等一些老建筑,为这个千年古村留住一缕乡愁。”

  明堂岙村

  藏太白山下,品宋代陶韵

  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而建,蜿蜒似长龙,不远处巍峨的太白山如水墨铺开,村庄在秋阳的夕照中,描绘出纯真、绝美的乡村画卷。这,就是五乡镇明堂岙村,一个藏在山脚下的古村落。

  行走在明堂岙村里,满眼苍翠,耳畔溪鸣。明堂岙村建村已有800多年,早在宋代就有关于村落的记载。村里有建造超过140年的古屋,有树龄超过200多年的古树,有几口世世代代为村民提供饮水的古井,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有一位姓李的老人,从河南到太白山采药,采药期间顺手从山上折一树枝回来,插在山脚下,几天后竟抽芽生根,他确认这里是个好地方,便搭建土屋居住,随之定居为业,繁衍后代。这就是明堂岙村的前身。

  据村里的老人说,明堂岙村的村名来源自宋代。宋时汉蜀宣和三年,睦州青溪人(今浙江淳安)方腊部下不敌宋军,逃窜至浙东山区,其中一队人马由李明堂带领逃到这里,以山养生、安营扎寨,村子遂称“明堂岙”。

  明堂岙村有自然村高墙门、陈竹房、新袁家、花墙门、庙前头、孙家、三七房。经过村政建设和全村布局,村域内的陈竹房、新袁家和孙家自然村点已自然消失,现有自然点高墙门、花墙门、庙前头和三七房,村里“李”姓村民占到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剩下的大多姓“袁”或者姓“张”。

  2004年,明堂岙村的一个山岙里发现了一处绵延一公里的宋代陶窑遗址,一些古陶片呈现典型的南宋陶器特征。宁波发现宋代陶窑遗址还是首次。文管会专家认为,日本的“陶瓷之祖”加藤四郎极有可能就是在这个地方学到的制陶技术。

  考古研究学者林士民的《青瓷与越窑》中提到,南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日本人加藤四郎作为侍从随道元禅师来到天童寺,在中国学习了5年制陶技术,归国后在日本的尾张、濑户烧制黑釉瓷,也就是“濑户烧”原型,加藤四郎也被誉为日本的“陶瓷之祖”。又过了700多年,日本学者村上博优发现,加藤四郎学习制陶的地方可能就在宁波天童寺附近。明堂岙村宋代陶窑遗址的发现,为这一猜想增加了几分可能性。

  2007年,“罗莎”台风又给明堂岙村带来了另一份意外惊喜。雨水的冲刷致使该村花墙门自然村西面大山岙内出现许多文物遗迹。经区文保专家考证,认定这里是千年古寺明觉寺的遗址。

  据《宝庆四明志》记载,明觉寺的前身明堂院建于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在宋朝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时,这个寺院有常住田94亩,山980亩,可以想象寺院当年的规模之大。

  “明堂岙村是秀美的原生态自然环境村庄,也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韵味。”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亨其说,近年来,党支部和村委会在保护中开发,推进旧村改造和小流域治理工程,村里建起了一幢幢小型别墅房,公共环境场地日益增加,道路拓宽新建,公园、篮球场、门球场陆续建成,村庄面貌越来越美,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登山、观光等活动逐渐活跃在太白山自然氧舱里,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嬉笑散步,登山爱好者也纷至沓来。

图为栎斜村的古石桥

  栎斜村

  杨氏有义士,刚正传后世

  公元1047年即庆历七年的冬日,年轻的王安石满怀济民之志,风尘仆仆,冒着仲冬寒风,前往任职的鄞州境内作实地考察,先后经游十四乡,其中的一站便是横溪大梅山。

  在宋朝时,横溪镇已有人定居,宋代的横溪“一六”大市就与鄞江的小溪市齐名,是当时鄞县两大著名集市,其繁荣程度可见一斑。而位于横溪镇门户区的栎斜村,不仅见证了四方山民和商贾客流的往来,更在横溪宋韵文化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栎斜村因境内有栎溪穿村而过而得名。这是一个临溪傍山的村子,向东可抵东钱湖,向南便是著名的大梅山区。这个人口1000多人的小村子,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代已有制陶为业的居民定居。村中有一山名为玉缸山,在玉缸山西坡有一古窑址,后来发掘出土的器物有缶、碗、罐、甕、甑等大小瓷器具。经考证玉缸山窑址建于东汉,是我区已发现的最早古窑,已被列为区重点保护文物。

  “这里曾发现三国时期的古墓群,遗址还在,出土过不少文物。”横溪镇古道协会现任会长俞彭年介绍说。2009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鄞州区文管会联合在栎斜村发掘了19座古墓葬,墓葬时间从三国到唐代,跨度长达600余年,出土铜器、瓷器、陶器、铁器等各类文物50余件。

  尽管栎斜村很早就已经有人居住,但真正兴起是在宋朝。村里保存的资料记载,栎斜村的姓氏有99个,其中杨氏是第一大姓氏,杨姓的第一世祖为杨文玮,为宋徽宗崇宁年间进士,授左侍政郎,监明州时,因与奸臣政见相左,被贬为县令,但杨文玮刚正不阿、不畏强暴,坚持与奸臣斗争,后举家迁至栎斜村,并于永兴桥修建杨氏宗祠。

  “杨氏宗祠有前后两幢,已开发的为前幢。”栎斜村妇联主席孔维红指着栎斜新村北面的一处古建筑说。

  现存的杨氏宗祠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117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2平方米。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结构,分三进,门厅、正厅、后罩房。

  杨文玮刚正不阿的品质深深影响了栎斜杨氏的后人。明朝时,栎斜财主杨苗响应朝廷号召捐粮两千五百石,支援军队守边疆,皇帝曾赐给他一块“义门”匾额;民国时期,“鞋帽大王”杨信生、杨抚生父子发迹不忘扶贫济困,在杨氏宗祠开设栎华小学,规定凡进校学习的,一律免费,一时间周边学生纷纷前来就读。

  如今,栎斜村在杨氏宗祠的基础上,修建了文化礼堂,作为村民参与文化活动、学习村史的阵地。礼堂中堂正中挂着“一本堂”匾额,两旁配有“忠、孝、礼、义”匾额。历经岁月的洗礼,栎斜杨氏的忠义家训传承至今,在鄞州千年义乡文化中,留下厚重的一笔。

标签: 明堂;宗祠;古村 责任编辑: 董沈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nbnews/202109/W020210918577350842655.jpg

千年鄞州古村,刻入新时代的宋韵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