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一个仅八百余人口的山村,书画爱好者超过三百人——
衢州余东:从山村到“画村”
2016年10月21日 04:47:58 来源: 浙江日报 记者 严粒粒

余东村壁画群

  浙江在线10月21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严粒粒)艺术家罗丹曾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在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就有这样一群善于发现美的农民。人们赞美他们是一群“乡野毕加索”,扛得起锄头,执得了画笔;备得了春耕秋收,绘得美村落溪流。在他们眼中,乡村的点点滴滴,是生活,更是艺术。

  9月27日至10月2日,由省文化厅指导,浙江图书馆、衢州市柯城区余东农民画创作协会主办的“‘梦圆画村’——衢州·柯城余东农民画展”亮相浙江图书馆,150余幅画作,分橘乡风采、美丽生活等5个主题,向杭州市民展示衢州独特的乡土人情风貌。今天的余东农民画,早已走出小山村,走出国内,甚至受邀走进了阿曼苏丹国首府马斯喀特市参加文化艺术节。

  “全国各地因农民画出名的地方很多,但以‘村’为单位的恐怕只有余东村一家。”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骆献跃被余东村质朴的农民画深深感动,“没有专业老师,没有系统学习,村民靠着对绘画的热爱,自发自觉组织交流练笔。正因如此,他们的画作才显得越发真实可爱。”

  这个不过800多人口的小山村,是怎样成了“画村”?这里的画又有什么魅力?从农闲消遣,到文化产业,余东村农民画的生命力如何延续?10月初,记者走进这个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寻找答案。

《乐在其中》 郑位良

《幸福农家》 余统善

  草根艺术筑“画村”

  “你看,这是我和我兄弟画的《五水共治》!”伫步河边,村民郑根良手指着墙上一幅巨大的墙画说。蓝色调的画面上河水潺潺,两旁的房屋鳞次栉比,农妇的渔网里兜满肥美的大鱼。“我们村的河里真的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咧!”

  这不过是其中一张。余东村,一个远近闻名的“画村”,每家每户院落墙上绘满了各式各样农民画。2015年,在遍地鲜花、橘树环绕之中,16位本村农民参与自家院落墙画创作活动。在全村近一公里的文化街围墙上,110多幅画用生动的形象和鲜艳的色彩,反映了乡愁、生态家园、五水共治、幸福生活、核心价值观、美丽乡村等主题。

  “白天背锄头种地,晚上拿笔头画画”,说的就是余东村的村民。在全村800多人口中,书画爱好者就达300余人,农民画创作骨干成员48位,其中6位农民画家被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文化厅列入首批“浙江省民间优秀艺术人才”。

  余东农民画作为民间草根艺术,近十年才被人们知晓,可它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那时,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家,一边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一边进行农民画创作,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

  60多岁的郑根良是“画村”建设的骨干之一。在家中的“郑根良工作室”里,他坐在画板、笔墨之间,和记者说起了让他兴奋不已的“画村”发展史。

  “我从小热爱画画,上课画下课画。长大了,就在农闲的时候画。” 受母亲影响,郑根良五六岁时就拿起了画笔。上世纪七十年代,23岁的郑根良看见天上飞过的飞机拉出了一条漂亮的白色尾迹,就赶忙拿出画笔画了下来。

  为了得到点评,郑根良把画拿去衢县文化馆给专业的老师们看。“你知道当时老师说什么吗?”说起绘画创作,郑根良兴奋得不得了,“他们想不到农民也有这样创作的热情,提议建立衢县业余美术学习班。”

  郑根良就是24个首批学员之一。当时衢县文化馆美术干部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免费指导农民进行绘画创作。于是,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学画的队伍。

  就此,农民画的种子,从文化馆里播撒到了余东村的乡间地头。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民画爱好者为了养家糊口,无法投入太多时间到农民画创作,美术班也就搁置了。但大家对画画的热爱始终延续。业余时间,大家以自学为主,在学习、借鉴民间墙头画、檐头画、剪纸、刺绣、皮影、木板画等多项艺术门类的基础上,尝试农民画创作。

  在农民画爱好者的努力下,2003年4月,余东农民画创作协会成立了。沟溪乡文化站站长、余东农民画协会会长郑利民清楚地记得,2004年冬天,第一期余东农民画培训班开班,不足50平方米的活动室一下子涌进50多人。“没想到这么多人都憋着一股学画的劲!”

  如今,余东村农民画历史已有近40年,年纪最大的农民画家已经82岁,最小的只有14岁。

  到目前为止,余东村累计有170多幅农民画作品入选中国文联、文化部、财政部、审计署、中国美协、中国民协等举办的全国民间绘画展和农民画展。

  2009年,余东农民画走出国门,参加由苏丹阿曼国主办的第十届马斯喀特文化艺术节,40余幅农民画被当场买走。郑利民记得,当时有位韩国籍女学生手捧《春牛图》激动地说:“太美了,没想到中国的农民画这么奇特!”

  凭借农民画广泛的影响力,2008年,沟溪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余东村也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被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基层文化建设示范村”称号,余东农民画创作协会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群众文化优秀创作团队”和“浙江省十佳群众文艺示范团队”。

  “画村”之名,如此成型。

《丝府古镇》 郑利民

《丰收时节》 郑根良

  画天画地画自己

  人们生活条件在不断改善,对文化生活的渴求日益强烈。农民画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农民画的精髓,是画天、画地、画自己。

  随着余东村农民画越来越多地被广为人知,一批一批的绘画爱好者前来参观,许多专业画家热情地为村民免费教学。在余东村村委会办公楼里,有一间专门为村民开辟的培训室。郑利民记得,就在一个月前,浙江画院副院长池沙鸿就在培训室里向大家鼓励道:农村里的创作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人事物去创作,保持农民画的特点。

  于是,村民余统德的农民画上,打年糕、磨豆浆、马灯、舞龙等场景,鲜活地跳跃纸上,他说:“这都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橘子也成了郑利民的“灵感缪斯”。80年代开始,余东农民开始大量种植柑橘,余东村成为了“橘乡”。从那时起,他笔下的橘子果汁饱满,个个火红。

  田间耕种、老城新建、五水共治、互联网发展……农民画的绘画主题越来越丰富。随着农民接触的事物不断增多,视野随之开阔。“农民的绘画艺术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有的甚至是超越时代的,符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郑利民认为。

  艺术陶冶情操。画中的美丽乡景化作文明乡风,浸润人心。

  郑根良、郑位良兄弟俩每当回想起学画画的经历,总会感慨万分。大哥郑根良业余爱好绘画,弟弟郑位良却迷恋于麻将桌前。正因为如此,郑位良夫妻经常吵架,家里还欠上赌债1万多元。“虽然知道赌博不好,可是当时陋习难改,幸亏有了农民画!”在哥哥和协会的劝说下,几年前,郑位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农民画创作行列,并渐渐地对农民画创作产生浓厚兴趣,专心致志地学了起来。

  “自从学了画,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忧郁寡言,变得热情奔放了。”近几年来,郑位良主动当起了老师,带起了5位徒弟;由他创作的《科普》《新生活》《丰收喜悦》《乐在棋中》《桔乡风采》等作品,也在国家级、省级农民画大展中入选。现在,他已经成为村民中传颂的农业种植大户、农民画创作大户、获奖专业户。

  来自江西玉山的外乡媳妇周振燕嫁来余东村6年,对余东村的乡风赞不绝口。“余东村的人爱画画,有文化,有素质,有书生气。”

  2005年,余东村农民文化中心大楼建成了。中心设有余东农民画展示厅、书画创作室、农民艺校、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广场等较为完整的文化设施;2013年末,余东村余家祠堂修建完成,这里不仅是农民文艺表演阵地,同时也是农民画艺术展厅。

  “自从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画画,村里搓麻将、赌博等不良风气渐渐消失了。农闲时节、节日期间,村里都会开展书画交流、比赛。也就从这时起,只要村民家里每逢喜事,协会都会组织会员向村民赠字赠画,帮助布置新房。”说着村里的变化,郑利民欣慰不已。

《金秋》 余统德

《年年有鱼》 金光炎

  笔墨点金新村景

  当艺术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更强的生命力就会出现。

  在余东农民画创作展示室里,大学生村官郑龙呈趁着早上的空档,打理着展卖的农民画延伸产品。“前两天刚送走一批游客,他们对农民画DIY魔术杯最有兴趣。”说罢,他提起水壶,倒下一杯热水。慢慢地,黑色的杯体上显现出来了一副色彩鲜艳的画作。“顾客还可以在电脑里选自己中意的农民画,我们现场私人订制魔术杯。杯子只卖25元,实惠又有趣。”

  农民画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新途径。郑根良就是受益者之一。

  2005年,一对美国的夫妇来村里游玩,看见了色彩鲜艳的农民画就挪不开脚,最终花了600元,买下了郑根良的一幅《游江南》。“看见画也能卖钱,我老婆就再也不阻止我画画了,还开始跟着我一起学画呢!”郑根良骄傲地告诉记者,家里的超长画板就是老婆给他买的,“这比我以前还没茶几大的画桌好用多了!”

  卖版权、卖画作、去邻村甚至跨市画墙画……郑根良现在全职画画,每年收入五六万,生活过得有滋有润。

  农民画,是扎根在乡村土壤深处的艺术,它需要被不断地呵护与培育,才有能枝繁叶茂,结出累累硕果。

  自从村里有了余东农民画创作协会,学画画的人多了,原来闲着的农民画家动起了脑子,开始探索文化创业发展之路。农民画丝巾、茶具、雨伞、服饰、农民画小品、工艺小屏风、木雕工艺框……2009年以来,村里发出余东农民画美术工艺品6个系列26个品种。目前,通过市场拍卖、网络销售、上门订购、艺术馆收藏等方式,余东村累计销售农民画艺术品1100多幅,实现产值120多万元。

  现在,全村近600名农民开始从事以农民画、美术工艺品制作、余东墙画以及彩灯制作、竹编等为主的文化产业。村里年文化产值600多万元,当地农民人均增收创收近万元。

  农民画也带动了村里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陈堂珠和儿子余晓勤把自家开成了农家乐。墙外是农民墙画,墙内有瓜果飘香。每逢节假日,来赏画、赏田园风光的客人让她的“余家大院”分外热闹。

  最近,余东村还被韩国企业相中投资发展旅游园区。“我们已经和韩方提议,要建一所‘农民画传承艺术馆’,向游客介绍余东村的农民画发展史。”郑利民要将余东村农民画艺术传播给更多的人知道。“全国可以提供观光的村落那么多,余东村要做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占地面积约30亩的余东村文化产业创业园区也正在建设之中,预计明年年底就可以开园,“到时候,这里会成为一个旅游集散中心,一辆辆大巴车把游客送过来,我们提供娱乐、住宿、餐饮、购物一条龙服务。”当郑利民指着村口一块已经为文化产业创业园准备好的空地畅想时,一个因乡野气息与文化气息密切融合而活跃又美丽的余东村仿佛就在眼前……

  看,这些村里的农民画家

  郑利民,大专文化,现任沟溪乡文化站站长,余东农民画创作协会会长,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他既是余东农民画创作团队倡导者、组织者,又是长期致力于余东农民画艺术风格创新的开拓者、传播者。过去三年,他创作的《丝府古镇》《人生路》《生态新村》分别荣获文化部、中国民协、中国美协主办中国农民画展三项金奖。

  金光炎,省民间优秀艺术人才。他原是民间油漆匠,有50多年的书画创作经历,擅长漆画、彩陶、美术工艺品制作等多项技能。1959年开始学习民间手工技艺,1970年自学油画创作。其代表作《牧之歌》《故乡情》多次荣获国家、省级各类奖项。

  余统德,省民间优秀艺术人才,省级“文化示范户”以及衢州市“乡土艺术人才”。他原是一名民间彩灯工艺匠。上世纪六十年代,他随父学绘画、竹编及彩灯制作手艺,1973年进入原衢县文化馆首批美术集训班学习。其代表作有《金秋》《打年糕》。

  余统善,省级“文化示范户”。他原是民间篾匠,衢州市竹编工艺大师,自幼爱好农民画、竹编和彩灯制作等,与其弟农民画家余统德在家务农的同时,互帮互学。他创作的竹编工艺品《心中梦》《楹联集》等在衢州市工艺精品展中获奖并得到省内外专家一致好评。其创作的农民画《庭院放歌》《采桔图》在全国农民绘画大展入选。

  郑根良,省民间优秀艺术人才、省级“文化示范户”。他原是民间木匠,擅长木刻、农民画、彩灯制作等,有40多年农民画创作经历。1973年进入原衢县文化馆举办美术培训班学习与创作。代表作有《靶场上》《桔乡丰收图》《上梁图》《采茶图》等。

  郑位良,省民间优秀艺术人才、省级“文化示范户”。他原是民间泥水匠,受母亲影响,对民间绘画有浓厚兴趣。1975开始学画,并参加原衢县美术集训班学习与创作,有多幅作品在全国农民绘画大展入选,部分作品获奖。

标签: 衢州;书画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