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一村万树”行动。 陈岚提供 摄
中新网衢州4月17日电(见习记者 李倩倩 通讯员 张桂芬)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掘金山水、农业,甚至花草鸟木都成为了当下“时髦”的致富方式,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亦印发了《新植1亿株珍贵树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坐落于浙西钱江源头地的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青山幽谷、水碧山青,向来是浙江生态环境的“领跑者”。此次的植树致富行动,柯城也走在了前列。
“过去几年,柯城治水治出了水清岸绿,如何扩大战果,治理好田园、村庄,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柯城区委书记徐利水介绍,此背景下,柯城启动实施了“一村万树”工程,即利用农村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五块地”见缝插绿开展种植。
柯城“一村万树”行动。 陈岚提供 摄
三管齐下推行“林长制”
据悉,为推行“一村万树”行动,柯城区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委托了专家高水平编制《柯城区“一村万树”全域绿化规划》,以“一县一带”、“一带一树”为链条,勾画乡村美景。
柯城区林业局营林科科长刘汝明介绍,在实施过程中,柯城区主要进行三种种植开发方式。其中之一便是“民办公助”的种植方式。即林业部门或村集体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农户在闲置地上自种、自养、自销,未来收益归农户所有;或者将闲置地统一流转给村集体,由村集体代种、代养、代销,未来收益农户与村集体按约定比例分成。
同时,农户以闲置地、抛荒地入股,由村集体或村旅游开发公司组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营销,未来收益按照入股土地面积或种植数量进行分红的“股份合作”方式也被运用到柯城区的“一村万树”行动中。
此外,针对靠近园区、厂区的村庄,柯城区也推广了“村企联合”模式,由农户或者村集体提供闲置地或农用地,由园林公司或企业后勤服务公司提供种养销一条龙服务,未来收益农户(或村集体)与企业按比例分成。
“种树必须要科学规划,着眼长远,在管理养护、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各个步骤都不能疏忽。”刘汝明介绍,现在柯城区已由林业部门牵头建立了“林长制”,构建区、乡、村三级“林长”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新机制。
“一村万树”成“绿色银行”
浅草碧绿,春在枝头。在柯城区石梁镇中央方村里,一场植树造林活动正在进行。
“目前在村主干道、农户房前屋后已经种植长约3千米,面积达100余亩的浙江楠林带。”石梁镇镇长肖飞介绍,浙江楠树体挺拔、四季常青,散发出淡淡香气,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不仅在村庄建设中起到良好的美化作用,还被用作珍贵高档建筑、家具、雕刻和精密模具的良材。“按市场行情估算,15年后一亩地可达到25万元的收入,极大提高了村集体的净收入。”
而这只是柯城区“一村万树”一隅。该区的万田乡荷塘村就因势利导,在村庄里栽种了7000株桂花树和3000株桃树,利用荒山发展了50亩的百桂园,种出了一个桂花村,吸引了台湾宜兰休闲产业协进会理事长林耀华,前来开了三个宜兰民宿。
“一棵树带富了一个村。”柯城区沟溪乡直力村党支部书记谢富昌感慨,他们累计种下了10600棵香榧树,首批6000棵后年就可以挂果,按照每亩6000元测算,预计年收益120万元,户均分红2180元、村集体增收72万元。“过去老百姓不愿种,现在天天追着村干部种香榧。”
“一村万树”种出文明和谐之风
在柯城,“一村万树”不仅种出了美丽环境,种来了“绿色银行”,还种出了人人爱护环境的文明和谐之风。
“以前村子里有个别村民会上山乱砍乱伐,自从开展‘一村万树’行动以来,村民们种树积极性高涨,不仅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种起了树,爱护环境的意识也明显提高了,发现村道上有垃圾,大家都会主动捡起来,乱扔乱丢现象也少了。”中央方村支部书记方献忠喜滋滋地说道,“过去我们一直倡导不要乱砍乱伐,但没有让村民自己养成爱林护林的习惯。而‘一村万树’行动让村民人人参与其中,用实际行动加深了自身的绿化环境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一村万树”的行动,影响的不仅是村里的人,还有不少在外创业人士。衢州市友好饭店董事长方建荣是中央方村人,听说村里流转了百余亩的土地准备大规模种植“浙江楠”后,他就主动联系村里,想要进行捐赠。
“我从小就知道村里有栽种‘浙江楠’的习俗,这是我们村的‘村树’,让我们在外创业的人有一种归属感、亲切感。”方建荣表示,种树添乡情,自己也想为村里出点力。
据悉,目前该区已有49个村参与“一村万树”工程,种植浙江楠、榉树、香榧、银杏等10多个珍贵树种,规模达到47万余株。(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