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一颗匠心最动人 追记衢州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副教导员戚光景
2017年07月19日 05:57:51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李攀 通讯员 毛华届 吴丽伟 徐成

  浙江在线7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攀 通讯员 毛华届 吴丽伟 徐成)蓝色警服湿了又干,呼啸警车去了又回,当无比向往的严肃和威武形象,在日复一日的加班备勤中化为难掩的疲态时,你是否还会在新一天的晨光下,满怀热情地披上那身藏蓝色?

  衢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副教导员戚光景用二十余载从警生涯,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在生命的最后16个小时,他一如既往地将汗水奉献给了他挚爱的交警事业。如果不是突发心肌梗死,他原本打算晚上赶回办公室,完成那份写了一半的工作报表。

  他曾说,一辈子当警察是件梦里都会笑出声的事情。一生只做一件事不容易,既然做了就要像匠人那样,坚持、专注、敬畏、自律……

  从警24年,修得一颗“匠心”。日前,戚光景被省公安厅追授一等功。

zjrb2017071900007v01b009.jpg

戚光景(右一)生前在电动自行车上牌点检查。

  尽职一辈子

  做好一件事

  盛夏,衢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窗台上金盏菊开得正旺,不管工作有多忙,总有人不忘打理它。一群铁骨铮铮的汉子,不约而同地用这样的方式寄托哀思。

  戚光景走后的这段日子,同事杜越明的脑海中,战友的形象却愈发清晰:清瘦、腼腆、低调……

  他清楚地记得,戚光景走的前一天,两人在支队长廊的一段对话。“老杜,你动过手术,多注意休息。”“别光说我,你自己也别太拼了。”

  没想到,一番短暂的寒暄竟成永别。“我知道,要不是累坏了,他哪会倒下。”杜越明盯着手机里仅有的一张合影喃喃自语。

  “电动000001发出,今起衢城电动自行车上牌。”……戚光景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的最后一条消息,记录着他生命中最后的忙碌时光。

  今年3月,支队领导找到刚刚调任车管所副教导员的戚光景,与他商量:“光景,全市电动自行车马上要集中上牌,统一管理,队里人手紧张,你愿不愿意回来帮忙?”

  无牌无证无保险的电动车一直是交通管理上的“老大难”问题。去年底,衢州制定了全省首部与电动自行车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今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

  在很多人看来,给电动车上块牌,能有多难?但是,戚光景心里有数:仅衢州市区电动车保有量就多达37万余辆。时间紧,任务重,但他就说了一句话:“行,我服从安排!”

  按照分工,戚光景原本主要负责号牌的发放登记工作,这只是一个“调度员”的角色,可他主动抢任务。

  支队保安黎雪良时常看到,戚光景挽着袖子,和工人一起,把上吨重的号牌从库房一次次运往全市50个固定上牌点。杜越明记得,有几次上牌点的机器坏了,戚光景自己带上工具当起维修工,“他哪像一个领导?不管分内分外,他总是全力以赴;不管多忙,他都没一句抱怨。”

  5月12日,又是一个忙碌的工作日。戚光景和往常一样忙着调度、检修,连续工作16个小时后,他累得再也走不动一步。两个小时的全力抢救,也未能挽回他43岁的生命。

  从警24年,戚光景几乎没有离开交警岗位。“一辈子尽职做一件事,才不会因为周遭的繁琐而显露疲态,时间会为他的人生加冕。”一位老同事写下这句话缅怀战友。持之以恒,恰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

  我们麻烦一点

  群众就少些麻烦

  警服熨烫得笔挺,一双旧皮鞋擦得锃亮,成百上千份数据报表分门别类归整妥当,在这支以男性为主的警队里,戚光景有一颗细腻的心。

  在同事余伟峰的眼里,这位战友是绝对的“细节控”。10多年前,他们在城区中队共事,戚光景所在的警组负责管理浮石、姜家山、万田3个乡镇辖区的道路交通。“过去,农村交通标识不完善,浮石乡塔石塘村与320国道交叉口附近,时常发生车辆相撞事故。”

  戚光景沿路蹲点一周,测算交通流量数据,找到症结后,他从队里找来交通标识、标线,自己敲敲打打设置好让行标牌,拔掉了这个交通“黑点”。

  “每次接到任务,光景总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到最好。”余伟峰说。

  就像匠人,没有一股精益求精的“傻劲”和对细节的孜孜追求,又怎能练就最好的技艺?

  戚光景对自己的“苛刻”,并非性格使然,多想一步的背后,浸润着对“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情怀。平时,他常对同事说:“我们麻烦一点,群众就少些麻烦。”

  衢州出台《市区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将超标车纳入重点监管对象,但现实是,市区超标电动车保有量巨大。搞一刀切,电动自行车上不了牌,群众出行怎么办?为此,他提了个建议:将电动自行车号牌分为正式号牌和临时号牌,临时号牌为期5年,解决了大量超标电动自行车上牌的难题。

  启动上牌前,戚光景走遍了市区的角角落落,从一大摞交通流量报表中,选出了50个方便群众的电动车上牌点。为让群众“最多跑一次”,他建议支队开通电动自行车上牌热线电话,推出微信预约登记和上门登记等一系列便民措施。

  戚光景走后,同事陈卫民打开他的电脑,里面是没有写完的工作小结,长长的文档里详细记录了每天的工作安排:4月11日,号牌发放工作要加快,库房设置要进行调整;4月12日,沈家中队等部分上牌点的电脑要更新操作系统;4月13日,为确保群众能快速上牌,有必要在市区几个上牌点进行压力测试……人一旦有了信念,似乎就有使不完的劲。

  如今,衢州市区电动车已完成上牌近30万辆,离既定目标仅一步之遥。

  心中常悬戒尺

  守住规矩和底线

  有人说,工匠精神不只是一种职业态度,更是一种人生选择:坚持原则不愿妥协,坚持完美敢于“死磕”。只因心中常悬一把戒尺。戒尺之下,匠人的身上不免透着冷峻和古板。

  从基层一线到中队、支队,从路面执勤到车管岗位,公、私两个口袋,身为党员的戚光景分得很清,从没让亲戚朋友“沾过光”。

  当过交通协管员的郑三才,和戚光景是10多年的老朋友,不过,亲兄弟一般的感情没有换来一次“照顾”,“驾照消分不肯,弄个好点的车牌也不行,以前,有时候觉得,这个朋友算是‘白交’了”。

  “他就是这样一个认死理、不‘上路’的人。”戚光景的“古板”,妻子陈雪娃早已领教。

  刚结婚那会儿,妻子一时找不到稳定的工作,想到丈夫社会接触面广,人脉也多,试探性地问了问。岂料还未入正题,戚光景便听出了端倪,转而给妻子上起了课,“凭能力赚钱,靠本事吃饭,无愧于心。”她参加驾照考试,想让丈夫帮忙打个招呼,他却说:“自己考吧,这是对你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结果,妻子考了两次才过关,同事笑她现成的关系不顶用,她觉得面子上挂不住,闹了几天别扭。

  其实,戚光景留下过许多温暖的故事:他曾私下连续6年资助一位贫困学生;他曾冒着暴雨将迷失在街头的老人和孩子送回家;执勤碰上火灾,他又“化身”消防员,从火场里救出3人……

  “加班备勤后的深夜,走在回家的路上,山风吹来,夜阑人静,整个城市都睡了,群里突然弹出的几句领导的关怀鼓励、同事们的自嘲共勉,猛然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想到这里,所有的疲惫都抹去大半。”戚光景走后,一位同事在日志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盛夏的夜太短,戚光景和同事们的故事太多。因为一颗“匠心”,因为热爱这身藏蓝色。

标签: 光景;电动自行车;号牌;同事;戒尺;电动车;匠人;支队;自行车;妻子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