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夯底子 壮根子 强盘子衢州恒力造就人才森林
2017年12月25日 03:49:39 来源: 浙江在线 苏秦亮 杨 洋

浙江在线12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苏秦亮 杨洋)用才之基在储才,储才之要在育才。

“硝烟弥漫”的城市人才争夺战中,偏居浙西的衢州另辟蹊径,跨区域建设“人才飞地”,“飞”出一片新天地的同时,却并不一味强调引进人才。

今年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让更多的本土人才脱颖而出。这几年,衢州市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坚持把本土人才培养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以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丰富的形式,把更多的本土人才纳入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大盘子,持续做大做强人才队伍的基本盘……

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越来越多的本土人才脱颖而出,为衢州建设“大花园”、迈向“衢时代”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智撑。

黄金联赛锻造技能大军

与大部分刚刚走出校园的同龄人不同,“90后”衢州小伙周超已经成为了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工艺部副部长,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

谈及自己成长经历,年轻的技能大师腼腆笑道:“2014年我获得了衢州市职业技能大赛维修电工组的第一名,被评为衢州市首席技师,从那时起得到了公司的重用和支持。”

像周超一样,通过技能大赛舞台脱颖而出的本土人才越来越多。从2013年开始,衢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制度。连续举办五年的“黄金联赛”,已成为技能人才选拔培养的一大品牌,更带动全市各部门、各行业、各用人单位掀起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的大热潮。

短短五年间,全市技能大赛共开展了39个工种的竞赛,8000多名选手直接参加了预赛,234人次先后获奖,带动了全市面上461个工种(次)的技能竞赛,2万多人次参与,选拔产生了277名技师和1619名高级工。技能大军不断涌现的背后,更是创新机制的支撑。

“从来没有想过初中毕业,没啥文化,只会与木头为伴的手艺人也能得到国家的认可。”摩挲着新鲜出炉的手工木工技师证书,从事传统手工木工行业30余年的杨向东师傅乐得合不拢嘴。

而此前,高技能人才培养认定一直面临着培养周期长、晋升条件高、认定难度大等困境,一些长期工作在一线、身怀一技之长的“老师傅”,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获得与之技术相匹配的资格证书,丧失了薪酬提加、津贴补助、职位晋升的机会,严重挫伤了技能人才的积极性。

针对这一情况,衢州市从2013年开始出台小工种直接认定办法,为他们打通了资格认定的渠道,先后在手工木工、造纸、工艺品雕刻、陶瓷制作、中式糕点制作等传统手工艺行业,评选出一大批拥有绝招绝活、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生产一线技能劳动者,直接授予技师等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除了打通晋升渠道、改革“评价认定”方式之外,还建立了新型学徒制,在全省率先实施“千名技师带高徒”活动,先后共签订师徒协议3791对,培养高技能人才2400多人。同时,依托衢州市属高校,与本地企业合作先后开设了“浙开班”“红五环班”“劳克斯班”“科元班”“衢医班”等多个订单培养班,着力打响衢州工匠品牌。

企业家大学苑

铸就企业生力军

过半产品出口海外、全市首家新三板上市工业企业、创立“美普瑞特”电商平台……近几年,浙江美安普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可谓势头正劲,而其董事长是一名80后的青年才俊——杨波,他毕业于韩国国立昌原大学,借势衢州市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平台,快速成长,带领美安普走上创新发展的“快车道”。目前,美安普已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产品以优质的性能远销巴西、瑞典、俄罗斯、新西兰等国家。

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之根本。近年来,衢州市依托“企业家大学苑”平台,积极拓宽企业家培养渠道,深入实施“千企万人培训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人才培育。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91万人。针对开山、红五环、通天星等老牌企业,以实施创建名企、名牌、名企业家“三名”工程为载体,突出政治教育、思想引领,通过开设浙大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浙大总裁班(衢州)、企业专题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370多期,重点培养一支具备国际视野,有较强战略规划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针对“创二代”、新生代企业家,深入实施“青苗”选育计划,重点围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互联网+’发展浪潮”等内容,开设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研修班、“新力量”企业家论坛等,进一步增强青年企业家新形势下的战略眼光、经营理念和管理创新能力。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各类短期培训班20多期,组织了30多位新生代企业家赴北京中国航天五院学习考察,并参加“新力量心传承——2017浙商继创者论坛”,为青年企业家们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指点经济新常态下的投资发展策略。

师徒帮带城乡互动

培养名师名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永续人才事业的根基,衢州深谙其中道理,聚焦教育人才培育,培养了一大批教坛新秀,成为推动衢州教育事业的生力军。

近年来,衢州市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省内外名校强校开展师徒结对、教师互派、学科交流等学术活动,重点培养了一支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队伍,全市师资队伍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同时,深化“青蓝”工程,全面推广师徒结对帮带做法,通过城区与农村教师的“一对一”结对帮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进全市教育均衡化发展。截至目前,共开展了四届师徒结对工作,在职省特级教师、市名师带徒950多名,其中有110多名徒弟在特级教师、市名师的引领下,也成长为特级教师和市名师。

今年7月,借助深化杭衢山海协作的契机,衢州市与杭州市签订了《衢州教育干部赴杭州挂职锻炼协议》和《杭州特级教师师带徒工作协议》,每年组织20位优秀骨干教师赴杭州学校挂职锻炼,组织了59位衢州特级教师后备对象与杭州特级教师拜师学艺。

在衢州,卫生人才培养同样如此。今年以来,浙江大学5家附属医院和衢州8家市县级医院分别结对建立医联体,通过打通省、市、县三级医疗资源,省市两级专家先后下沉县域112人次,门诊486人次,手术12人次,举办讲座22场,培训715人次。开化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姚桔芳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近日,她成功完成了首台由其主刀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在徐萍等浙大妇产科医院下沉专家的指导下,不足一年从助手到主刀,能独立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这要感谢医联体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姚桔芳高兴地说。

围绕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目标,衢州正不断提升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发展水平,大力培育各领域创新型人才。衢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争取通过名师名医的引领示范作用,培养一批社会认可、行业认同、群众满意的优秀人才,探索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创新人才培育新路。”截至目前,累计培养民生事业等领域各类创新人才14.51万人,年均增幅均达10%以上,引领带动作用显著。

树立品牌练就“高薪草根”

英雄不问出处。对于衢州而言,凡是身上有本事、手里有绝活、能真正发挥作用的都是人才,而在当地传为美谈的金牌月嫂李玉仙的励志故事正说明此。

李玉仙曾是一名农村代课老师,从2012年开始,先后参加了三期衢州农民学院的月嫂培训班,并通过筛选成功成为衢州农民学院第一期“金牌月嫂”培训班学员,月工资从原先的3000多元涨到目前的12000元以上,几年努力就在市区成功购得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还成功参演衢州农民学院自行拍摄的首部月嫂题材微电影并担任女主角,在中国·衢州月嫂节上被组委会评为“十佳月嫂”,被杭州“轻松妈妈”母婴护理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聘请为技术顾问。

近年来,衢州依托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衢州农民学院、衢州女子学院等草根人才摇篮,打造了“衢州月嫂”等一批享誉市场的高薪“草根”培训品牌,编制了“衢州月嫂”“常山阿姨”“开化气糕师”等人才培训项目标准,通过规范管理、精细培训、品牌升级实现“一县一品牌”,开辟出了县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常山县就是这样一个缩影。该县在全市率先提出振兴保姆产业的战略,按照“政府性主导、公司化运作、学院式培训、AB岗派遣、标准化服务”思路,构建了产业扶持、主体培育、品牌塑造、市场拓展、标准评价等五大振兴体系,“中国·衢州月嫂节”专场推介上表现抢眼,“常山阿姨”迅速走红。目前,全县累计培训“常山阿姨”2万余人,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

从2012年开始,衢州按照农村“三治”要求,每年开展市“十佳农村实用人才”评选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有效推进了“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让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转型。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2.82万人,为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龙游县高级农民技师徐晓强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2010年创建中药材生产基地,成立合作社,先后参加各种培训,种植技术日渐成熟,种植品种由一种拓展至数十个。同时,他与农业院校合作,创新“基地+农户种植”模式,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互助经济组织,合作社年销售收入达600多万元。

如今,衢州月嫂、常山阿姨、开化气糕师、根雕师、茶艺师、陶艺师……一大批“高薪草根”品牌,正有效实现农民转型升级,加速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标签: 衢州;人才;衢州市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