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上虞丰惠南源村发现古墓葬群,初步鉴定为宋朝古墓
2016年04月27日 17:00:34 来源: 绍兴晚报 文忠

  浙江在线04月27日讯 这几天,往日冷冷清清的上虞区丰惠镇南源村一下子热闹起来。不断有新闻媒体以及考古爱好者来此地。"这里发现了宋朝古墓葬群!”昨天,上虞区丰惠镇南源村党支部书记倪国民告诉记者。

  昨天上午,记者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在南源村王牌岭自然村黄蛇山的青梅园内,见到了这个疑似"刘侍郎墓”。

  南源村惊现宋朝古墓?

  今年4月,上虞区丰惠镇南源村响应镇政府的号召,欲打造文化特色村。4月15日上午,南源村党支部书记倪国民邀请上虞古县城文史研究会成员以及村里的老人开了一场"挖掘南源村历史文化遗迹座谈会”。

  会上,现年71岁、原王牌岭村党支部书记刘银龙说,在王牌岭自然村黄蛇山上,有一座宋朝古墓,墓前有两个石人,还有石虎、石羊等,不过石人依然在,石虎和石羊已不知下落。

  与会者马上对宋朝古墓产生浓厚兴趣。倪国民透露,座谈会一结束,大伙就在刘银龙带领下,向黄蛇山进发。

  在一位村民的青梅园里,大伙刨去一层黄土,两具石人展现在眼前。"石人都有2米多高,大约1500多公斤重。可惜人头不见了。”刘银龙说。

  据刘银龙回忆,小时候,他经常在古墓玩耍,两只石虎被掩埋在泥土下,两只石羊被盗走了。

  当天晚上,倪国民睡不着了。他查阅了万历《上虞新修上虞县志》校注本。书上有记载,南源村的瑞象寺前有"刘侍郎墓”,还有"赵龙图墓”等多处宋朝古墓葬。

  上虞文史专家"闻风而动”

  4月21日上午,倪国民带着村里的老人,匆匆赶到上虞区史志办,找到工作人员王伯安报告"情报”,引起王伯安的浓厚兴趣。

  当天上午,上虞区文物管理所党支部书记、研究员王晓红和王伯安等一起来到南源村考古。

  "疑是南宋户部侍郎刘汉弼之墓!”昨天,上虞区文物管理所相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史书有详细记载,刘汉弼是上虞仅次于王充的大人物,从墓葬的石人看,无论做工还是规格,都是高规格的墓葬。从石人雕刻手法看,风格近似明初,当地老人说,一具石人的头仍在青梅园内,另一具石人的头则不见踪影。

  倪国民翻开放在办公桌上的万历《上虞新修上虞县志》校注本告诉记者,刘汉弼作为忠烈人物,书上作了专门记载:刘汉弼,字正甫,南宋上虞人,嘉定七年(1214年)举进士,后历经升迁,以户部侍郎致仕。其中还有一篇《宋户部侍郎刘忠公墓志铭》作了详细记述。

  史料同时记载,刘汉弼任职之时,正是南宋权相史嵩之为相期间。史嵩之专横独断,排斥异己。刘汉弼等一批大臣力主改革,深孚众望,是史嵩之的主要反对者。刘汉弼为人正直,敢于得罪权贵,廷上当面弹劾史嵩之,史对其恨之入骨。其后,力主改革者接连暴疾而亡,刘汉弼亦死去。刘汉弼死后建墓于上虞西溪湖边黄蛇山竹斗弯,墓前立有牌坊。

  "这是一座上虞古墓葬,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昨天,上虞区文物管理所相关人士称。

  村干部希望抢救性挖掘

  昨天,上虞区文物管理所专家说,如果要确定此墓葬为"刘侍郎墓”,必须找到墓志铭,或进行抢救性挖掘。可惜由于古墓已遭受破坏性盗挖,墓志铭不知去向。

  据刘银龙回忆,疑似"刘侍郎墓”的墓前除了两具石人,还有两具石虎和两具石羊、4处亭子等。1966年,亭子尽毁,不少古砖被村民挖掘,用来建造村大会堂。当地村民称,两只石虎在防汛中当作石材,筑坝溪岸,只要挖掘一定能够找到。

  "我们已着手成立宋朝古墓葬保护组织,由我任组长。”昨天,倪国民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看守、保护包括"刘侍郎墓”在内的古墓葬。

  同时,倪国民希望有关专家能够专程到南源村,对宋朝古墓葬群进行抢救性挖掘,对宋朝古墓葬群进行保护。

标签: 古墓;宋朝;鉴定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