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解放村里的“土改” 看诸暨农田入股如何改变土地与资本的关系
2016年05月10日 04:24:47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王庆丽 翁均飞

  米果果生态农场俯瞰图。郭斌周升蓉摄

  正在大棚内劳动的农民。蒋力奔摄

  浙江在线05月10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王庆丽/诸暨日报记者 翁均飞)今年4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考察时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其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

  从长兴长城公社的"联产到劳、包干到户”,到德清敲响我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第一槌,30多年来,发生于之江大地上的农村改革探索从未停止,力度也不断加大。近日,诸暨市山下湖镇解放村将2000多亩土地以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流转给一家公司发展现代农业,因其流转的土地之多、探索的模式之新,受到广泛关注。

  初夏时节,我们来到诸暨,探访这场土地经营方式变革背后的故事,以期为各地提供借鉴与参考。

  5月的风,吹绿了江南岸,也吹拂在53岁的诸暨人陈照米黝黑的脸庞上。

  诸暨市山下湖镇解放村的"米果果生态农场”内,他一面驾驶一辆7人座的旅游观光车,一面带领我们见证这片2000多亩的土地正在发生的改变:工人们顶着日头来来往往,做着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与农田养护工作;一个设计时尚、内容多元的火龙果主题馆即将建成,届时将成为人们了解火龙果常识与深加工过程的观赏平台……

  行至一条宽敞平坦的紫藤大道时,陈照米停下车来,邀请我们到路旁的一个白色大棚内参观。里头栽种着成排的红心火龙果树,偶尔已经有一两朵浅黄色的小花,在布满尖刺的肥厚枝叶上露出了头。"火龙果一般在五六月份开花,七八月结果,采摘期可持续到明年春节。它们的生长季节,现在才刚开始呢!”眼前这一派生意盎然的景像,让他兴奋得在树丛间踱起了步子。

  而对于与这片土地有关的每一个人来说,一切又何尝不是刚刚开始?

  2015年12月,解放村900多户村民、共2700多人,以各自的土地经营权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随后,合作社与陈照米的公司签下土地流转协议,探索出一种"保底收益+赠送10%股份+利润分红”的新型土地流转模式。农民变股东、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单一的农业生产向着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这一切,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为乡村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寻路,唤醒沉睡田地

  故事要从浙江米果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照米与解放村党支部书记虞新国之间的相识说起。

  出生于山下湖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陈照米,年轻时做过教师,办过工厂,最终在建材制造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然而,即便早已定居城市多年,走过了许多国家与地区,但他始终对故乡的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不与农户争利益,要让他们得到真正实惠。”怀着这样的初衷,他决定进军现代农业领域,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走上致富路。

  而位于诸暨东北部的解放村,总面积约6.6平方公里,是一个长期以种稻为主的传统农业村。近年来,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进城打工,农户的耕作热情不高,土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怎样把利用率不高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集约化经营?这个问题在村党支部书记虞新国的心头始终盘旋着,却苦于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我来投资办农场,土地由你们提供,大家一起来换个发展思路如何?”2013年,一次偶然的交流中,陈照米的提议让虞新国看到了机遇。

  那一年,米果果公司首先向解放村经济合作社租赁了500亩土地,用于种植葡萄、提子等,但由于市场饱和、利润不高等原因,当年的经营业绩并不理想,一下子亏损了1000多万元。几经思索后,陈照米没有打退堂鼓,而是从2014年起调整方向,以种植红心火龙果为主,兼种其他果蔬品种,同时着手开发红心火龙果的精深加工、打造观光基地等一系列相关产业。

  可现实中,农民出于对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风险的担心,往往多愿意短期流转,企业则因为没有长期的土地经营权保证,不敢加大投入。这个问题,又当如何破解?

  对此,虞新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并先后在村里的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征求意见:解放村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有意愿的农户以其各自所有的土地经营权入股,股份按人头数平均计算。合作社再将这些土地统一流转给"米果果”经营,总期限为40年。

  作为村民土地经营权转让的收益,"米果果”给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每年每亩土地600斤稻谷,由合作社将稻谷按当年国家收购价折算成人民币统一支付给农户,最低保证每亩每年1000元收益。企业还可为村里50岁到69岁的老人提供工作岗位,按天支付75元到110元不等的劳动报酬。

  更振奋人心的是,"米果果”还将赠予解放村10%的股份。合作协议规定,2025年前,作为企业投入阶段,农户不享受分红,但享受10%的企业投入资产;2025年后,为企业收益阶段,农户在享受上述土地租金收益的基础上,获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米果果集团10%的股红收益,分红最低保证为每年不少于50万元。

  "也就是说,现在公司每投入一笔钱,村集体便拥有10%的所有权。2025年以后,村里每年还可以拿到10%的利润,即便利润不足500万元,比如只有300万元,至少也能拿50万元。”虞新国说,这种入股方式把村民、合作社与"米果果”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如此一来,米果果公司能够在较长的期限内发展农业生产,而村民也把信心与希望寄托在公司之上,期待双方可以走得更好、更长久。

  变革,打开双赢之门

  2015年秋,与丰收的大地一起跃动的,还有解放村人的心思。

  60来岁的村民王建江与老伴王其英私下一合算,便算出了其中的"好处”。他们家5口人共有3.75亩承包田,按通常一年种一季水稻计算,不考虑天气影响,一亩田一年大概能收获1000斤稻谷,按目前稻谷收购价1.7元一斤计算,全部收入就是1700元。但种植一亩水稻的收割成本要150元,翻耕及插秧要150元,还有农药、化肥、种子等,再算上人工成本,一亩田的收益远远少于1000元。若是按入股后的转让收益计算,去年每亩600斤稻谷的价格就有1020元,且自己不用劳动、坐在家里也能拿到这笔钱。

  王建江说,由于儿子一家三口已在镇上定居、工作多年,家里的地主要靠老两口耕种。前些年,王建江一边在镇上的砖瓦厂打工,一边还惦记着家里的稻田,农忙时节更要两头兼顾,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遇上自然灾害或极端天气,老两口更是日夜操劳,担心田里的稻子受到损害,来年收入亦会受到影响。

  如今,他们夫妻俩都在离家仅1公里远的米果果生态农场工作,负责猕猴桃、桃树、桑椹、枇杷等约90亩果树的种植及养护,每天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一年一共可拿到五六万元的工资,劳动强度比过去减轻了许多,家庭年收入却翻了近一倍。"不用外出打工,在村里头就有活儿干,而且收入稳定,这样的日子甭提有多踏实!”今昔对比,王建江的幸福感早已溢于言表。

  然而,不解、质疑的声音也从未间断。

  "我们村的地,怎么就这样交给别人了?”"企业要是经营失败,农民的利益还能保证吗?”"原本种稻子的地,要是换成种水果了,以后要再改成种稻岂不是更麻烦?”为此,虞新国耐心解释,把其中的政策界限与利害关系为村民们一一道来,"经常一个电话要讲一两个小时,上门拜访一呆就是大半天”。

  他告诉大家,合作社流转的只是土地的经营权,所有权仍属于村集体,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米果果公司在村里的实际投入已达1.5亿元,现为村民提供了200多个工作岗位,仅此一项,全村一年增收就有近700万元,且后续还要追加投资。而一旦经营失败,根据协议,土地上的大棚、灌溉系统、建筑物等各种基础设施全归村合作社所有,到时再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以每年百万元以上的金额出租也绝非难事。

  在解放村先后做了18年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虞新国的话在村民当中很有威信。截至今年4月底,全村1100多户村民、3000多亩土地中,最后除种粮大户承包的土地和村民的少量自留地外,全村900多户人家的2000多亩土地,已经统一流转给米果果公司。

  期待,资本融入土地

  "这是一条没有退路的尝试。”在米果果生态农场一间茅草棚式样的办公室里,陈照米望着窗外的池塘与连片的大棚,语气坚定地说道。

  这两年,从做建材到做农业,从打高尔夫球到亲自下田干活,陈照米从一个"白胖子”变成了"黑胖子”。伸出双臂,除了左手腕戴手表的地方还是白色外,其他裸露在外的皮肤早已被阳光晒成了深黑。他说,做农业一定要放下身段,把自己的汗水、泪水和灵魂都放进泥土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懂得农民、做得好农业。

  2015年3月,农业部发布通知,决定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可以是农民以土地经营权直接入股企业,或者先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再入股企业,也可以是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企业和个人以其他要素入股到合作社,等等,让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各种要素优化配置,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解放村与米果果公司的合作,采取的就是其中提及的第二种模式。

  "在诸暨,租赁仍是最主要的土地流转方式,像解放村这种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个案也有,但一般只有几十或一两百户入股,这种整村入股,保底收益加送股加分红的共享发展模式还是头一个。”诸暨市农办有关负责人这样说道。然而,他们也感到一些隐忧,因为根据相关政策,诸暨的第二轮土地承包期为2025年9月16日到期,届时,国家政策会做出哪些调整,解放村与米果果公司在2025年以后的合同条款是否仍旧有效,目前仍是未知数。

  对此,陈照米已经做好准备,双方的合作协议还有这样一条规定,到期后如遇国家土地政策重大调整,则按新的政策执行,政策风险由企业承担。但2025年还太远,现在他只争朝夕。

  一个三产融合的蓝图已经在米果果生态农场铺开:第一产业是以红心火龙果为主、其他果蔬种植为辅的农产品生产;以火龙果为原料的果汁粉、饼干、面膜、果酱、果冻、牛轧糖等深加工产品现已开发成功;儿童乐园、水上嘉年华、果蔬采摘馆、会务中心、火龙果文化创意主题馆、青少年农业科普馆、民宿、烧烤、园区小火车等诸多第三产业项目也已进入收尾阶段,今年6月份就能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农业从来不缺单项经营冠军,但缺少经营全能冠军,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把种植、深加工、旅游休闲、科技、文化、教育、互联网+、环保等综合性地融入到土地,期盼在这片广阔的田野上能摸索出中国人自己的路子来。当然,前提是得先把良心种好。”这是陈照米不久前写下的一段话,也是他为自己设定的前进方向。

标签: 土改;入股;诸暨 责任编辑: 冯一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