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86岁高龄的他 为何要来绍兴建工作站
2017年05月17日 09:45:05 来源: 绍兴网-绍兴日报

  人物名片

  许溶烈,生于浙江绍兴。1953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中国土木工程资深专家,中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监理工程师。1956年至1958年初,赴前苏联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与地下构筑物科研所进修。回国后,先后从事科研工作、工程施工工作。1971年调任国家建工总局副总工程师。1982年起,先后任建设部科技局局长、建设部党组成员、建设部总工程师、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在多个部属学会、协会任理事长职务。1997年退休后,任建设部科技委顾问。

  连读大学都不愿离父母太远的他,后来却离家乡越来越远。中国土木工程专家、建设部原总工程师许溶烈日前回到绍兴,并接受了记者专访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从黄浦江第一条越江隧道建设,到核潜艇工厂工程,再到我国首个洲际导弹发射架的基础工程等,许许多多在共和国历史上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防建设项目,都有着他的身影。

  作为建设部总工程师,他曾是中国建筑行业的顶层设计者之一,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建筑业走向世界的精英。

  他的名字叫许溶烈。他的简历中,“绍兴人”三个字颇为显眼。几天前,这位已是86岁高龄的老科学家,带着一份浓重的家乡情结,回到了故乡。

  许溶烈为家乡读者题词。

  趣忆读书

  高中老师真挺牛,有些教材全英文

  几天前,镜湖绍兴科技馆的展厅里,迎来了一位老者。他在二楼连廊处的绍兴籍院士展示区停下脚步:“哦,徐寿波啊,他是我同班同学。许绍燮,是我校友,比我低一届。孙均,是我的老师。还有陈翰馥,陈建功的儿子,我是陈建功妹妹陈建玲的学生。”

  他就是许溶烈,已是86岁高龄的他依然思路清晰,步履稳健。在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黄浙平等人的陪同下,这位德高望重的建筑工程名家一路走,一路说,“科普很重要,科学家、院士应该要多做一些科普工作。”

  因为事先有约,在参观结束后,许溶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于是,我们在科技馆的一个接待室里坐下,开始了一个半小时的长谈。

  虽然离开绍兴已近70载,许溶烈对于小时候的事情依然记忆犹新。“我家就在大树下。我们兄弟姐妹有四个,我是长子。我父母是做小生意的,经营着一个给人裱画的家庭作坊。那时正是战乱年代,孩子又多,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但日子再苦,许溶烈的父母从来没有亏待过孩子们。特别是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只要孩子肯学,他们就一定会供。“父母谋生不易,还要供我们读书,作为孩子,我们也特别感恩父母。”许溶烈说,他是绍兴一中1950届校友,但说实话,当时报考绍兴一中,并没有如今重点中学的概念,唯一的原因是那里不要学费,可以减轻父母负担。“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老师水平确实高,我们的课本基本上都是老师自编的,有些数理化教材是英文课本。”

  高中毕业后,许溶烈最后选择了南京工学院,同样是出于学费的考虑。“那时根本没有非要报考北大、清华的概念,就是一条主要原则:哪里便宜报哪里。还有就是希望报恩父母,不愿意离家太远,至少不能过长江。”

  没想到的是,这个不想离家太远的绍兴孩子,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后,竟然走得越来越远。“大学毕业的第二天,我就服从分配,坐上了去华北的火车,当时连父母都不知道。那是一趟慢车,整整三天三夜后,我才到了北京,成为华北行政委员会工程局的一名技术员。”

  当然,离家再远,父母之恩永远记在心头。“读大学的时候,我很少回家,就是为省下来回的路费。工作以后,我除了自己吃饱外,多余的钱全都寄给了父母,贴补家用,供弟妹读书。”

  至于为何会选择土木工程这一专业,许溶烈自己都未曾细想过其中的原因。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到他70岁时才豁然开朗。

  那是2002年,为了表彰他在建筑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为促进中英两国在建筑业方面的合作所作的贡献,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授予了他荣誉资深会员称号。这是全球最大、最权威的建筑管理学会之一,当时仅36人获得该学会的荣誉资深会员称号,包括英国已故首相丘吉尔等。许溶烈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那天在伦敦议会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亲自给我颁奖。当时英国BBC记者采访我,问我为什么会学土木建筑,我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许溶烈说,仔细思考后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竟然就在绍兴的童年时光里。

  在绍兴广为流传的大禹治水的故事、1937年茅以升建造的第一座钱塘江大桥,以及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24层国际大厦,这些耳闻目睹的历史故事与伟大建筑,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与“土”为生的种子。

  不过,还有一个未曾向BBC记者透露的原因,那还是因为家庭的贫困。因为,搞建筑,好就业一些。所以,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这个选择,对于许溶烈来说,可以算是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科学探索

  第一条越江隧道,是他们试验出来的

  如果说,是故乡的文化滋养启迪了少年时代的许溶烈,那么,走出绍兴的他才真正开始了科学探索的道路。

  1956年,他得到了一个去前苏联留学的机会。“当时可是从两三百个人当中挑选一个人。” 许溶烈回忆说,那时还差点去不了,因为有人举报,说他的父亲曾经当过“伪保长”。等到组织部门澄清查无此事后,再出发时,苏联那边都已经开学了。

  不过,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迟到的许溶烈埋头钻研,很快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比如,独自解决了轻型井点降水等两个重要技术难题。1958年归国后,他将这两项技术带了回来。当时,国家有许多大型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急需这方面的人才,于是他被调往中国建筑科学院所属的地基基础研究所。在那里,他参与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一个重大项目——黄浦江第一条越江隧道建设。

  “现在看来,这样的项目也不算什么了,但当时大家都不懂这方面的技术,也没有资料可查。我们一边做试验,一边施工,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攻破了一些难题。”许溶烈说,回国后,从苏联学来的知识都派上了用场,他也在越来越多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了一位在地下工程领域建树颇高的专家,参与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国家项目:核爆炸试验,导弹发射基地建设,核潜艇制造基地建设,鄂西导弹基地建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系列在共和国历史上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防建设项目中,都有许溶烈的身影。

  “很多项目都是保密的。”许溶烈说,这些保密项目中,印象最深的要数在甘肃酒泉为中远程导弹建设发射架。

  那是1967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酒泉建造中远程导弹发射架的时候,遇到了难题。“中远程导弹发射时反力巨大,发射架需要有稳固的根基,得深挖土方。但没想到的是,地处沙漠的酒泉,却有着丰富的地下水,挖掘过程中不断有地下水渗出。更麻烦的是,当时正是冬天,那里的气温低达零下40℃,地下水渗出不多久,就被冻住了。所以,只能在地下水从渗出到冻结的这个较短的时间段里,采用技术手段把水抽走。”许溶烈说,当时参与排水项目的全是普通工人,技术人员只有他一人,但最后成功了。“大家别提有多高兴,负责基地建设的首长,亲自为我庆功。”

  然而,当第一枚中远程导弹成功发射的时候,许溶烈已经在葫芦岛开展另一项保密工程——核潜艇制造基地建设。“我是在报纸上看到消息的,当时特别兴奋,但这种喜悦却不能与人分享,当时还处于保密阶段。”他说。

  乡音无改

  不顾耄耋高龄,回乡建立工作站

  不久的将来,绍兴科技馆的这块绍兴籍院士展示区中,很快会出现许溶烈的名字。早在1995年,他已被授予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不过,参观科技馆并不是许溶烈此行的主要目的,他这次来绍兴,其实是带着项目来的。他将在华汇集团建立自己的院士工作站,与绍兴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袁建华是这件事的主要推动者,他也是看到了企业未来发展将要面临的瓶颈,而向许溶烈院士发出了邀请。

  “作为一个地方企业,华汇在发展中会有许多条件上的不足。比如我们想要走出去,就必须提升设计。还有设计施工的融合,也需要高端人才。许院士给予我们的指导,可能不完全是非常具体的某个问题,更多的是他可以进行高端资源的整合,为我们召集一批院士过来,为我们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同时,在绍兴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方面,华汇也希望能起到一个引领带头作用。” 袁建华说。

  正是应这位绍兴老乡的邀请,许溶烈来了绍兴。“华汇这个企业,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已经达到了一个行业的高度,但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发展中的烦恼,我们希望能与他们共同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许溶烈告诉记者,他设在绍兴华汇的这个工作站,实际上也是一支团队。比如这次与他一起来绍兴的就有建材方面的专家,一位来自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可持续城市发展设计研究所的研究员。这支团队将协同作战,致力于建筑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许溶烈院士同一些业内资深人士创建了一个建筑产业联盟,推动建筑产业间的横向联系,也将为华汇院士工作站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许溶烈院士说:“我们不只是为华汇的转型升级服务,更是为建筑行业创新发展服务。”

  交谈中,记者不止一次地感受到这位带着一口浓重乡音的老科学家的故乡情结。此前,他在小舜江污水处理等绍兴项目上,也起到过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年10月份,他将再次回乡,参加绍兴一中120周年的校庆。

标签: 许溶烈;校庆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