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一片痴心在竹中 竹编艺人袁建虎的传承创新路
2017年08月30日 15:06:10 来源: 绍兴网-绍兴日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竹子是重要的地位,并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竹编,就是其中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

  剖竹、劈丝、刮削、磨光、编结……早在四五千年前,诸暨的工匠们就用当地盛产的各种竹子,用巧手妙法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品以及工艺品。然而,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继承传统时,如何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再创竹艺文化之新高,是摆在诸暨当代手工艺人眼前的现实问题。为此,诸暨竹编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袁建虎,正在努力探索中。

  历史

  诸暨或是中国竹编工艺发祥地

  差不多已经有1年多时间了,只要没有特别的事,袁建虎都会准时出现在诸暨西施故里景区的这个传统手工技艺展示馆里。所以,当记者与他联系见面的地点时,那里就是最佳选择。

  景区的门口随口一问,很快便找到了这个建在山腰、绿荫环抱的展示馆。56岁的袁建虎坐在一个角落里,专心致志地编织着。记者的到访,打断了他手头的活。他稍显黝黑的脸上挂着满满的笑意,给人一种亲切而朴实的感觉。

  “这是小蒸笼,一位日本客人向我订的,要做100个。他的要求比较高,全部都要纯手工制作,现在工期已经比较紧了。”见记者对他手里的活好奇,袁建虎主动解释道。这个展示馆,陈列着他的一些作品,量不是很多,但件件是精品。“我的作品,基本上是定制的,做好了,客人就拿走了。”

  陪同记者采访的诸暨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卓秋萍告诉记者,诸暨竹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诸暨陈宅镇沙塔村南侧,有四五千年历史的尖山湾遗址中,考古队员曾发掘出了20多片各种样式的竹编织物,其编织技艺完全不亚于今人。由此推断,诸暨很可能是我国竹编工艺的发祥地,该工艺历史因此可能提前2000年左右。现今,在诸暨境内,竹编技艺仍多有分布,竹编规模及技艺以岭北镇、应店街镇、陈宅镇为最。

  在众多“非遗”传承人中,袁建虎不仅是比较年轻的一位,也是技艺比较独特的一位。“14岁的时候,我就学了这门手艺。那时候,竹编制品是生活必需品,每家每户都离不开它,所以市场很大。”袁建虎说,当时的想法也很朴素,就想着有碗饭吃。“那时候的篾匠,活是最多的。我们都是带着工具,挨家挨户地上门干活。只要负责出力就行,竹子、饭菜、烟酒,都是人家供应的。而且工钱还不低,最好的篾匠,一天能拿到1.36元,差不多可以抵上生产队里的两个全劳动力工分了。”

  只是没想到,这样的好日子只过了七八年就到头了。农村分田到户,以及塑料制品的大量普及,让本来活多得干不完的篾匠,一下子失了业。“大部分人都转了行,踩三轮车的,开出租车的,什么行业的都有。”袁建虎说,他也在21岁的时候下海经商。“做过很多行当,卖过袜子,开过酒店,养过龙虾和珍珠,还买过钻机打地下水……”

  更令袁建虎没想到的是,这门中断了30多年的手艺竟然有机会在他52岁的这一年复活了。“子女都长大了,经济也宽裕了,我就想着自己也好退休了,可以做点喜欢的事情。”袁建虎当时的第一幅作品,是2013年给自家新居编的一幅电视背景墙,编的是比较简单的方块汉字对联:“一时之间三朝六代,几寸屏景五湖四海。”虽然方方正正的字体编织起来难度不大,但对袁建虎来说,重拾荒废多年的手艺,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这幅独特的电视背景墙,也赢得了不少朋友的喜爱,开始有朋友向他定制竹编字画,这让袁建虎更加信心满满。

  绝活

  最细的一根篾丝仅0.5毫米宽

  在很大程度上,竹编制品其实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竹篮、竹箩、托篮、香篮、鞋篮、被笼、篾席等等,在农村很多家庭至今都能看到它们的踪影。而在实用性之外,竹编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之美。比如在竹编艺人的巧手之下,粗壮的竹子可以剖得像发丝一样细,编织出一幅幅精美的字画作品。

  重拾手艺和信心的袁建虎,就是这样一位竹编“痴人”。有一次,他从《绍兴日报》上看到新昌竹编大师刘国才的事迹,就上门拜访。刘国才送了袁建虎一本他自编的书——《竹编探源》,其中有不少关于竹编的珍贵资料。这本书给了袁建虎很多启发,他决定进一步钻研“蛇皮花”编织技巧。

  “以前做篾匠时,我也会编织一些简单的字样,比如‘福、禄、寿、喜’之类的吉祥语,都是用‘蛇皮花’方法编织的。”袁建虎告诉记者,“蛇皮花”为历代民间艺人所用的传统编织方法,因为它的图案像蛇皮而得名。他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将这一技术运用到竹编字画的创作中。

  编织字画要求很高,手上功夫必须过硬,劈篾刮篾要求做到“细如发丝,薄如蝉翼”。对平板帘编织技术的要求也特别高,经篾与纬篾必须保持90度,不然的话编好的作品不方正。还有,要做到经篾与纬篾之间无间隙、无拥挤,保证篾路直、花帘平整。

  “你看,这些毛竹都是从四川运过来的,本地毛竹没法剖得那么精细,这种四川产的竹子叫慈竹,可以剖得像头发丝那么细。1厘米宽度的竹片,可以剖成20条,每条细到0.5毫米。制作的时候,先剖竹、劈丝,再用水煮一天一夜,然后再刮去毛丝,使之光滑如瓷,这样编织出来的字画,才能在细节上做到精致。”袁建虎告诉记者,要想编织出一幅高质量的作品,竹子的选取至关重要。一定要精选四到六年的毛竹,这样的竹子编的东西才不容易发霉和被蛀。所以每次找到好的竹子,总会令他兴奋。“前段时间,我在贵州发现了一种竹节特别长的竹子,最长的一节有1.5米长。竹节越长,编织出来的作品自然会越完美。”

  好学

  遍访名师,竹编技艺飞速提升

  与此同时,袁建虎还踏上了一条登门学艺之路。“原来做的东西都是日常用品、农活工具等简易制品,对于精美的工艺品编织,还是一头雾水。”袁建虎说,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大师,他几乎都拜访过。比如江西的徐建元、东阳的卢光华、四川的刘嘉峰和陈云华等等,有时甚至在大师家中学,一住近半月。

  “现在篾匠本身已经很少,用竹编织字画的更少了。所以我去拜访那些大师时,他们都很开心。他们的年纪都在70岁左右,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所以他们都愿意把技艺无私地传授给我。”在与名师的交流中,袁建虎的竹编技艺很快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并在圈内小有名气。

  2015年4月,在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袁建虎的竹编作品《家和万事兴》获得铜奖。“那是我第一次参加省级以上的工艺美术博览会,作品也不是很完美,能获得铜奖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了。”更让袁建虎惊喜的是,就在那次博览会上,一位杭州老板喜欢上了他的作品,一口气下了15张共30万元的订单。“他当时来逛博览会,看到我的竹编书画,很喜欢。他说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用篾编织的艺术作品了,准备送给客户和朋友,有收藏价值。”

  创新

  竹编+,老手艺寻求新突破

  此后的几年里,袁建虎还得过不少荣誉。他的竹编字画《毛泽东诗词·卜算子》曾获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他的论文《竹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在《艺术科技》杂志上公开发表;他的竹编工艺品《托篮》《八角香篮》被诸暨博物馆收藏……

  不过,鲜花与掌声并没有让袁建虎就此满足,除了醉心于研究这种游走于竹丝缝隙之间的艺术之美,他还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这种老手艺的传承与创新上。今年年初,他在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开出了一门竹编技艺的选修课,20多位学生正跟着他学习这门传统技艺。“有兴趣的学生,周末都会到这个展示馆来学习。有几位学得挺好的,你看,这个‘福’字,就是学生编的。”袁建虎说,现在的学生学习条件实在太好了,只要有人愿意学,他都愿意免费教。“以前我当学徒的时候,师傅都不教劈篾的。因为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竹子都是分配下来的,若是劈篾劈不好,浪费了材料,没得补的。我们只能在边上看,然后中午趁着师傅去吃饭休息的时候,悄悄地劈几根。”

  与此同时,更多的尝试也在进行当中。今年7月,他在上海参加了一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竹艺研修班)”,为期一个月。这是一个由20位“非遗”竹艺传承人和6位跨界合作设计师参与的竹艺“非遗”融合跨界创新课程。

  “传统的竹编工艺编织技法主要有‘十’字、‘人’字等,编织技法简单,色彩单一,缺乏立体感。后来,竹编艺术家开始创新,将竹编工艺与陶、瓷、玻璃、金属、玉以及其他材质的器皿相结合,制作独具文化特色的茶具、酒器、餐具、果盘等,开发竹编家具、竹艺灯罩、仿生竹编装饰品、竹编花盆、竹艺花篮等,使我国传统竹编艺术焕发新风采。”袁建虎告诉记者,这次与设计师陈文联合创作的这个竹箱包,外面是竹编,内部则利用竹隔划出包内的格局,包括内衬,同时使用皮革材质做出品质感与耐磨度,正是传统文化与工业设计交流对接的碰撞。

  虽然,现在老年人仍旧是喜欢竹编的主力人群,但袁建虎相信,如果有更多的新鲜元素加入的话,年轻人会慢慢喜欢竹编的。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袁建虎正在以实际行动,寻找着老手艺实现新发展的突破口,并试图用竹子的清香来调理生活的滋味。

标签: 编织;竹子;技艺;篾匠;传承;毛竹;博览会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