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天下第一石”风化严重 国家划拨两千万资金修缮保护
2017年11月30日 15:04:59 来源: 绍兴日报

柯岩云骨

  说到柯岩以及其代表性景观——云骨,估计没有几个绍兴人是不知道的。云骨又名“炉柱”,远观宛如一炷烟霭,袅袅升空,故称“炉柱晴烟”,早在清代就已经是著名的“柯岩八景”之一了。清代诗人张汉就有诗云:“铜柱金茎浪得名,孤标秀矗俨生成。神工巨鼎何年凿?仙掌真香尽日擎。”

  但鲜为人知的是,经过千年的自然风化,这块“天下第一石”也遇到了“危机”:部分摩崖题刻已经腐蚀剥落,岩体也出现了严重裂痕。为此,国家文物局划拨专项资金开启了一场抢救性保护工程。如今,两年过去了,工程已经接近尾声,这场抢修最终呈现出怎样的成果?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云骨风化严重,掉下来的石块有脸盆那么大

  距绍兴越城区老城西10公里,在柯桥区风景如画的柯岩风景区内,这个以其上丰下削、底脚细如锤子倒立的造型而闻名的云骨,就矗立在那里。几乎每一个游览过景区的游客,都会对这块高耸入云的大石头留下深刻印象。而老绍兴人也多半知道,这块造型独特的大石头一直以来都是柯岩风景区的“镇园之宝”,就连景区门票上印的也是它的形象。

  记者从景区的正门进入,随风飘落的松针落在门口的小路上,路面金黄,颇有诗意。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涌入,打破了这片宁静。

  路的尽头,就是柯岩造像。柯岩造像是文物范畴中的专业称谓,其实就是平时人们口中常说的大佛。记者在大佛前的石碑上看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柯岩造像及摩崖题刻”的字样,上面落款的时间是2013年。在大佛东约20米,有一孤岩平地而起,那就是云骨了。在云骨上约20米高处,有清光绪年间所刻“云骨”两隶书大字。云骨脚下,大书法家启功题写的“天下第一石”就在一侧,画龙点睛地衬托着这块大石头的伟岸和奇特。

  “即使是地震、台风、暴雨等灾难性天气,这块云骨始终屹立不倒,但最近这10年来,风化现象特别严重,时不时地有大小石块或沙土掉落下来。而云骨上的石刻,也有三分之一的字已经不见了。”浙江柯岩风景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俞吉辉告诉记者,景区有专门的文保员,发现了这些情况后,他们及时上报了文物部门。同时,他们在云骨周围加了护拦,一来是为了防止游客的破坏,二来也是为了游客的安全,万一碎石掉下来,确实很危险。

  “掉下来的石块最大的有脸盆那么大,这可能与云骨本身的质地有关,大佛的风化就没这么严重。同时,强风、冰冻、酸雨、有毒有害气体等环境污染也加速了对其的风化。近30年来,工业化的污染导致酸雨严重,加上南方的雨水又多,所以对岩体的破坏大大增加。”柯桥区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季承人告诉记者,他们对此非常重视,接报后立刻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的调研工作,比如将风化掉下来的土取样送到专业机构去检测其材质,以及研究这样的材质与气候、微生物群等方面的关系等,希望能从技术层面来解决其继续风化的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一个针对柯岩造像及摩崖题刻的保护规划。”

  因为属于抢救性保护,进程特别快。2013年开始启动保护规划,2014年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就立项了,争取到了2068万元的专项资金。2015年,第一批资金1069万到位,保护工程马上就启动了。工程分两期,一期是柯岩云骨和文昌阁的摩崖题刻,二期是柯岩造像和七星岩的摩崖题刻,目前还有一些扫尾的工作,下个月就可以正式竣工验收。

  在季承人看来,能够争取到国家级的专项资金非常不容易,要使用好这笔资金更是不容易。国家文物局之所以能为此划拨专项资金,有三点原因:第一,它是名正言顺的国保单位;第二,从当时的情况来说,比较紧迫;第三,从文物价值来讲,这样石质类的国保在江南较为少见,而这又是级别最高、体量最大的,具有典型意义。

岩体数据监测仪器。

  云骨身上装了不少监测仪,顶上的千年古柏已旱死

  “你看,云骨的岩体上面这一个个小亮片,还有那些像鼠标一样的东西,都是数据监测的仪器。虽然云骨的修缮加固去年就已完成,但监测工作可能还要持续好几年,主要监测它的应力应变、裂缝程度,以及水平位移情况。”作为柯岩风景区的对接人,景区设施科经理宋洋全程参与了这项抢救性保护工程。“什么是应力应变?就好比这个杯子,杯子下部有两个受力点,主要监测这两个受力点在一段时间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就说明这个杯子有可能要倒。”

  宋洋告诉记者,修缮过程说说简单,做起来却是极细致的活。先要对岩体表面进行清洗,对块状剥落、片状剥落、粉刺剥落等病害进行处理,然后进行防风化处理以及表面加固处理,对裂缝进行灌浆修补。“参与修缮的工人都是专业人士,他们都是靠手工一点一点地做。比如单在云骨外围搭一个脚手架,就花了20天时间。因为这和普通造房子搭架子是不同的,云骨是文物,上面不能打孔,甚至连借力支撑都是不允许的。”

  “在这次修缮中,有关石质类保护的所有能动用的技术,可以说都用上了。而且,这些技术部门都是国内顶尖的,有些还委托了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比如岩体的酸性程度,都是做过数据分析的,到底被侵害到什么程度,我们是边施工边实验,不断调整配方的。先把物理侵蚀、风化的除掉,然后像打封闭针一样,注射一些化学试剂,最后进行加固处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柯桥区文保所所长汪永祥坦言,现在的处理方式,其实并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因为这些岩体毕竟是裸露在外面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仍会对其产生影响。“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延缓。或者说,至少目前来讲,有了这层保护以后,可以使它风化程度减到最小。”

  事实上,虽然保护修缮的方式是类似的,但与大佛相比,对云骨的处理相对更难一些。“云骨顶上的不确定因素更多一些。我们上去以后,才发现顶上其实也需要修缮保护。比如顶上还有一块大石头,而支撑这块大石头的是一块小石头,如果这块小石头的风化加重,就有可能撑不住那块大石头了。光是这个加固,可能就要再花两三百万元。我们已经在做方案了,可能明年动工。”汪永祥说。

  云骨顶上的那一棵古柏,原本也是一道奇观。“柏树的生长周期本身就比较缓慢,再加上岩石缝里没有养料,只能靠天吃饭。我们专门请林业部门的专家鉴定过,这棵胸径40厘米的柏树,树龄已经超过1000年。据推测,应该是鸟儿将柏树的种子带到了石头缝里,适当的雨露给了它发芽生长的机会。”俞吉辉告诉记者,可惜的是,2014年的夏天,连续40多天的高温,这棵柏树热死了。“我爬到顶上看过,柏树的残枝还在,它的根茎与石头已经融为一体了。边上还有一棵楝树还活着,看上去比柏树小一点。”

  为了这棵柏树,中国遗产院的专家们特意爬上过岩顶,最后决定不动它。他们认为:这树对岩体的伤害会有一些,但不是很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还有稳定作用,相当于一张网一样,与“云骨”融为一体。同样,岩体上的“云骨”二字,原本是红色的,现在已经褪色了,他们也没有再给它上色,尊重它现在的样子。甚至整个云骨的处理也是分别对待的,下面没有危险的,让它自然剥落,没有强制清理,尽量让它保持自然状态。

云骨摩崖近景

  文物保护重在修旧如旧,给老百姓一个历史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围绕云骨的修缮保护,文保部门也曾经有过好几个不同的设想。“第一方案是用玻璃房。玻璃房罩起来以后,是最好的保护,与外界隔离后,温度、湿度都是可控的。但玻璃房与旅游的观赏性是相冲突的。第二个方案,是在云骨边上装一个吊挂式的装置,把整个云骨固定在上面,起到重量转移的作用,也相对美观一些,但后来景区还是觉得不妥。”省文物局文保处副处长赵勇告诉记者,现在监测的数据还没有出来,如果最终的数据显示确实有倒塌危险,那这两个方案也还是可以考虑的。

  实际上,对于文物保护的观念,这些年来也在不断更新。从2007年开始,柯桥区政府财政每年都划拨1000万元作为文物保护资金。社会层面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度也在增强,柯桥区有76位业余文保员,他们分散在各个文保点,一有风吹草动,都会及时向文保部门反映。同时,多数市民对文物也已经有一定的认知,从原来不太在意甚至会去毁坏,到现在会主动为文保部门提供线索。此外,从文物专业部门来讲,如今也更多地强调原址性保护和原汁原味的保护。

  “能用旧的就用旧的,能尊重历史的一定要尊重历史,真正坚持修旧如旧的保护理念。比如在一些古民居的修缮中,原来是修完后把油漆一刷,感觉像新的一样,但现在油漆都不刷了。一根柱子如果是新换上去的,一看就知道了,还文物古迹一个原真性,让老百姓有一个历史感。”季承人告诉记者,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也是他们目前比较推崇的保护理念。在柯岩造像及摩崖题刻保护工程之前,他们曾经做过两个大工程,一个是2011年完工的印山越王陵,另一个是2013年完工的舜王庙,两个项目总共花了2000多万。“现在舜王庙变成3A级景区了,前几天刚举办过庙会,非常接地气。印山越王陵也成为了2A级景区。”

  (原标题《“天下第一石”风化严重,国家划拨2000万专项资金修缮保护 柯岩“云骨”抢修记》,原作者徐霞鸿。编辑陶东烨)

标签: 风化;修缮;云骨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