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画里画外,多少治水故事
2017年05月23日 06:47:14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许雅文 沈晶晶 通讯员 刘杨

  浙江在线5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许雅文 沈晶晶 通讯员 刘杨)

  仙居上横街村《民宿地图》 一个村庄的转型记录

  讲述人:专业基础教学部主任曹晓阳

  带着学生前往治水一线,到达仙居县白塔镇上横街村,我就被这个艺术感十足、同时又有烟火气息的村庄征服了。说它艺术,这里粉墙黛瓦,房屋错落有致,走过街角,你就能与一幅画卷不期而遇;说它烟火,是因为这里处处透着农家的生活情趣,清澈见底的溪渠旁,摆放着旧时农家的石头器皿。

  漫步村庄,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每一天每一个时刻都干净整洁。谁也想不到,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脏乱差”的景象。

  我与村党支部书记许子兵聊天得知,几年前,他从云南回乡担任支书时,“村里底子很薄,家家户户养猪养鸡,到处都是露天猪栏、鸡舍、粪坑,环境差得很”。

  2014年,仙居在全县农村开展“人畜分离”工程,由县里补助,集中建设畜牧生态养殖集中点,将生活区和养殖区分开。

  同年,上横街村召开会议,由村民自主决定是否继续养猪:不养则拆除猪栏,复还绿地,可获一定补偿;养则拆除各家栏舍,在村里建设集中养殖点,进行生态化养殖。

  最终,上横街村集中建造了20间“花香猪舍”,并统一进行废水截污纳管,建造栅格式沉淀处理池。

  远远看去,“花香猪舍”是徽派建筑风格,墙上绘有乡村风景,不知情的人真的看不出那竟是一排猪舍。走近以后,也几乎闻不到异味。

  猪舍整治以后,村子的环境变好了,但是村民的环保意识还有所欠缺。许子兵带着村干部行动起来,专挑村民中午吃饭的时候走街串巷。有村民端着碗在家门口吃饭,一边吃一边就把垃圾扔在门外,许子兵也不说什么,村民扔,他就捡,村民看到村干部这样做,就不好意思再扔了。就这样,许子兵和村干部坚持了一年多,硬是让村民改掉了随地扔垃圾的习惯。

  房前屋后变干净后,村民们再也不能忍受美好的环境被随地乱扔的垃圾破坏,不仅将各自的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屋旁路边也再见不到生活垃圾。

  虽然,现在村里只配备了两名卫生保洁员,但根本不用担心环境问题。保洁员只需每天早上5时到8时到村民家中上门收取垃圾,并将垃圾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

  从污水纳管到人畜分离,从清水长流到垃圾分类,上横街人将自己的家布置成了花园村庄,也为发展民宿经济做好了准备。

  小村发展乡村旅游,也不大拆大建,而是突出乡土特色,保留村庄原有历史风貌,让来到这里的人都能体味乡愁。

  比如“乡里乡亲”,是上横街的一个特色存在,备受村民喜爱。这里原来是一个土木结构的小院,设计者在保持原有建筑肌理的基础上,保留了原有土灶和两侧木楼梯,设计了茶水间、聊天室,同时打通空间、增加采光,将其打造成了一个留有乡村记忆的公共活动空间,供村民、游客休闲。上横街村还对一些老屋进行集中改造,打造了“三棵树”“猪栏工坊”“五方亭”等一批村内公共空间。

  在这里,山水与当地人切身相关,他们生活在优美的环境里,也自发用行动守护着。我们也在村庄写生,并为其量身绘制了一幅民宿地图,方便游客进村游玩。“山好水好,我们的生活才美好。”仙居人这样告诉我们。

  《护我河山》系列海报——

  一位河工的精神世界

  讲述人: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俞佳迪

  这次到治水最前线采风创作,我们结识了很多在治水一线的模范人物。其中,被评为丽水“最美治水人”的陈望让我印象深刻,激发了我们《护我河山》系列海报艺术创作的灵感火花。

  陈望话很少。他不善言辞,脸上总挂着腼腆的微笑。他是街道党员突击队队长,有治水任务时,他顾不上打理自己的童装店生意,直奔治水前线;他会自掏腰包买小货车运输河道垃圾;他还经常带人在半人多深的河道里徒手清污……

  我为他画像时,发现他穿戴的护具鞋帽磨损程度惊人,这些常年伴随他劳作的工具,折射出主人公治水时的艰辛。我忽然觉得应该用这些陪他战斗的护具,创作些什么,因为在这些通用的护具里面,我能够深切感受到治水人坚定的意志。

  “我要用你的治水护具五件套创作一件海报作品!”当我提出这个要求时,陈望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公家的,我们还要用,而且又脏又臭,你们拿它干什么?”我和他解释意图后,又与缙云县治水办相关负责人商议,想把陈望的治水护具和鞋帽带回杭州进行创作。当地治水办同志非常支持我的想法,次日便和陈望解释,以新换旧,把整套治水用具交给了我们。

  这是多么鲜活的一线素材!我们团队如获至宝,拿到后立即展开拍摄记录,力求真实还原治水的原始现场之美,虽然它们很臭很脏,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难得的美!

  正是这份鲜活与真实,最能打动我们。直面它!记录它!像治水人一样用饱满的情感,浸透它!这便是大家后来在美术馆序厅看见的一组平面设计作品。由于它们全是常见的河工护具,我便为作品取名《护我河山》。

  我用自己的专业“平面设计”,回应了治水人面对使命时的朴素情感,有人问治水人:“你图什么?”治水人回答:“我能图什么,我就图让孩子能像我小时候一样,直接脱了衣服就能扎到溪里游泳。”而我,一名中国美术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师,我们创作图什么呢?我想,无非就是透过这些治水护具和水迹斑斑的劳动笔记,运用海报设计,讲述一个能让百姓一看就懂的普通治水人的动人故事。

  写这篇日记时,我突然发现,“浙江”两字,偏旁一共有六点水,可见与水缘分很深。无怪乎自大禹始,治水在此绵延千年,治水之道,依水而变化,国美学子,也因水得福,我辈应该惜之爱之。

  “治水”,在纸面和口头上,只是两个字,略显扁平。而当你亲身走近它时,能够带给你感动,能够裹挟你的灵魂前进,它带有一股与人类心灵共通的善意与美感。

  每个治水是水的一个小单位——“一滴”,而这“一滴水”中折射的世界与力量,是无穷的。

  2017年春天的这次下乡,正是这点滴之美对中国美术学院传统下乡实践教学的一次洗礼。而我作为这条创作大河中的“一滴”,在今后的创作与教学中,必将延续这份使命与感动,深耕大地,落地基层,在社会生活的最前线,发挥国美人的能量!

  人物肖像

  刻画治水意志

  讲述人: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安之堃

  我是北方人,但来杭州读书已经7年,西湖与钱塘江连接起了中国美院的两个校区,南山和象山,所以我非常能体会治水对浙江这样一个河流众多省份的重要性。

  水关乎我们的生活——喝的水干不干净、水资源够不够丰富、洪水会不会随时而来;水关乎艺术——水是艺术工作者笔下的题材,如果现实中的江河不壮丽、溪流不清透、湖泊不宁静,那么艺术的美从何而来。

  我参加了以“五水共治”为主题的采风创作活动,为工作、奋斗在治水一线的人们画像。在绍兴,我们为当地最基层的15位河长、河工们塑像,在三个小时里,试图表达出他们最真实的状态,最真实的样貌。

  制作泥塑需要的设备、材料、泥巴、工具都在象山校区做好,用两个货车运到绍兴。

  我的模特中有位名叫邵国勤的女河长,她是绍兴市浙东古运河北海段的河长,负责一条流经社区的河流。起初,她轻松地和我聊着生活、聊家庭、聊儿子的学业,要求我把她塑造得年轻一些、眼睛大一些、好看一些。但一谈到工作,一谈到治水,她的表情便郑重了。

  后来,我创作了一件以她名字命名的雕塑作品。作品中,我强调了她戴着眼镜的状态,把眼镜的塑造放在了镜片上,造型处理上力求用大的体积摆放组合反映出模特的气质和特征,然后抓住一些能体现作者性格的地方,如眼睛、嘴角等进行具体刻画。

  我创作的另一件雕像,名叫《冯兴福肖像》,在塑造的时候我用了尽量概括的手法,造型上力求空间上的整体,在细节上稍做刻画,细节的体积稍微压扁,甚至刻线,以保证不破坏整体的效果。在颜色上做了这种古朴的颜色,以此来表现出老河工本身的平凡、朴素。他们辛苦工作也知足常乐。

  雕塑有一个功能,那便是纪念,为值得纪念的人或事塑像。当下我们做的也是这样。虽然我们的模特看起来很平凡,但为了治水,他们却付出了许多。这便足以为之塑像,以表敬意!

  而这也是我,一个在浙江求学的普通学子,所能做的——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我的敬佩。

  水墨长卷

  绘尽秀美家乡

  讲述人: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高天宇

  我的家乡在安吉,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依稀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去河边,她洗衣服,我就光着脚丫,在浅浅的河滩边,翻石缝中的小螃蟹,或者提着淘米篮在水草边捞小虾……

  我以为,这只是我的童年,并没有什么特殊;故乡也只是故乡,并不是特别的存在。自从我走出那个县城,来到杭州求学,每一次离开,我甚至都没有回首仔细看看它。

  参加这次“最前线——五水共治”下乡教学创作行动,目的地竟然就是我的家乡安吉。临行时,我心里还在嘀咕:“安吉有什么可看的。”真正去到那里,我才知道我错了,原来家乡已经跳脱出我的脑海,以她崭新的风貌迎接我。

  过去窄窄的水泥桥,如今已变成气派的大桥。桥下的河更是变了样,堤岸用石块堆砌而成。河边,还建造了临河的公园——铜山公园,郁郁葱葱,令人神清气爽。老人在此锻炼,小孩在此嬉戏。

  据一位河长介绍,安吉正以中小河流治理为重点,开展生态示范河道创建,大力实施河道清淤、堤防绿化、景观改造工程,实现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目之所及,景色怡人,我心中充满自豪感。

  我带着对家乡变化的自豪,在导师张谷旻教授的带领下,同师兄师姐们一起,在水墨长卷上留下了我的笔迹,更嵌入了我对家乡的眷恋。

  我甚至在憧憬,将来我也会带我的后代去看家乡的河流,并自豪地告诉他,看,这是爸爸从小生活的地方,而那条河流,就这样静静地流淌在祖国的大地上,滋润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世世代代的人们。

标签: 治水;乡村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