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新桥:“三个互动”提升人居环境
2018年06月19日 09:24:16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王依友 王恩兴 於一影

  “这个公厕很‘高大上’,比我自己家里的都好。”日前,路桥区新桥镇村民张洋在一番“体验”后,对新大街上安装有智能马桶的公厕点赞不已。

  在新大街的改造中,新桥当地企业埃飞灵卫浴集团主动提出为公厕安装智能马桶。“我们希望助力‘公厕革命’,为新桥的乡村振兴出一份力。”企业负责人说。

  通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出门见绿、远近皆景,人在村中走如在画里游。这是如今新桥镇给人的深切感受。

  新桥镇党委书记罗雄文说:“坚持‘美丽为底、产业为基、文化为魂’的理念,我们以‘三个互动’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倾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镇区和村域互动——

  美丽为底画好宜居“一张图”

  每天傍晚,从自家的L形浙派民居出发,沿着凤阳浦泾沿河游步道走上几公里,这已经成为了凤阳章村村民章仙清一个雷打不动的生活“新常态”。

  章仙清走的游步道就是将前七份内河公园、凤阳章湿地公园、凤阳浦泾、新桥浦泾、五凤公园、金大田生态公园等串联起来,长达4公里的环镇休闲健身绿道。

  一条绿道连接镇区和村庄,是新桥镇坚持镇村互动画好生态宜居“一张图”的缩影。

  罗雄文说:“在人居环境提升中,我们一直坚持镇村互动的理念,把镇和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整体推进,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零敲碎打。”

  走进凤阳章村,一幢幢白墙青瓦的三层小楼掩映在公园中,勾勒出一幅秀美灵动、色彩素雅的江南水乡画卷。在规范农房建设中新桥镇将原先既高又长的“1”形住宅,在压缩层高、长度后,适当拉宽改造成为“L”形,南北通透,追求采光、房屋利用率最大化,增强居住时的空间宽度感。

  新大街位于新桥镇中心位置,该镇突出“美印新桥”的产业特色,街道商铺门头广告采用七色变幻,23幢房屋以西式古典美印风格进行立面改造,在西式古典建筑中融入色彩元素,体现新桥活力创新、稳中求变的发展特色。

  新桥镇镇长任超翻开厚厚的规划图纸介绍说:“我们始终坚持有项目必规划、无设计不动,着重突出城镇传统特色风貌的延续和建筑精品的打造,避免出现村村类似的问题。”

  镇村互动,美丽蓝图一绘到底。从镇区到农村,新桥全镇处处体现着“水韵田园,美乐新桥”特点。

  面子和里子互动——

  产业为基下好发展“一盘棋”

  光有美丽的“面子”不行,农村振兴还得有过硬的“里子”。

  “四个融合”,成为新桥镇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一大原则。任超说:“我们在推进中把握四个融合的原则,着重做好多规合一、产业的融合、乡村的融合、人的融合的文章。”

  位于集镇范围内的镇中路原先是低小散印刷加工作坊的集聚地,房屋后面都是违章搭建的辅房,很多作坊用于生产,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带来严重的消防隐患。

  “一方面,要求符合条件的企业迁入小微企业园区。另一方面,彻底关停取缔低小散企业,拆除违建辅房等违章建筑,清零消防隐患。”分管城建的副镇长黄剑君说,“在拆后我们立即着手进行改造提升,建设为主打餐饮、娱乐功能的商业街。”

  在今年,新桥镇把印刷、智能装备、农耕,作为重点提升发展的三大产业,通过未来几年的持续努力,打造中高端特色产业集群。

  金大田村名声在外,如何让“盆景”变成“风景”?日前,新桥镇启动了田园党建综合体建设,让金大田的“星星之火”长成“燎原之势”。据悉,新桥镇计划培养3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7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和1条环镇美丽公路。

  产业、城镇、商业、人文的深度融合,有力地推进了新桥全域人居环境的优化升级,全面推动了乡村振兴上新台阶,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群众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小镇的居住环境。

  干部和群众互动——

  文化为魂立好振兴“一面旗”

  罗雄文深有感触地说,乡村要想振兴,关键是要树立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凝聚新桥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村群众的力量,在大家的心头树起乡村振兴的“文化大旗”。

  新桥俗称“新桥管”,有着厚重的人文底蕴。如今,走在新桥的街头村尾,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文化气息,这其中“党建+文化”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在新桥镇长洋村,处处别墅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不过,村党支部书记缪惠平每次带客人先看的,却是村部里的一面不无朴素的党建文化墙。“一年一个脚印,十年全变样”,这面党建文化墙展示了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让长洋长久地‘洋’下去”,成为长洋村干部和村民们共同的心愿。“你别看现在的荷花池水这么清澈,但在前几年这里还遍地垃圾。”缪惠平指着生态公园里的荷花池感慨地说,“我们村里以前都是做碾铜灰的,虽然钱挣了不少,但是环境却是被破坏了。”

  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这样的账,怎么算都是亏的。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长洋村发挥党支部先锋作用,以党员带头,动员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一年下来,村里的碾铜灰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党建+文化”,让长洋步入了振兴发展的“快车道”。建工业区、建小区、建公园,花卉苗木基地,长洋村“两委”发挥“钉钉子”的精神,认真践行“每年为村里干一件实事”的承诺。使长洋从十几年前的一个零收入村、负债村转变为年均保持20%左右增长,拥有600多万元集体资金的村。

  像长洋一样,新桥镇各村(居)形成了“干群互动”的良好格局,既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枝繁叶茂、基层党员充满活力,同时也在全社会形成了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发展的文化魂魄。

  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已经成为新桥全镇上下融入血液的“共同基因”,成为克难攻坚谋发展的“党建+文化”的一种新感召。

  2011年,十甲陈村由于建造中部工业园区的需要,村里进行了征地拆迁。但是,在大部分村民住进新房子时,少部分村民由于种种原因未签订拆迁协议。在今年,新桥又再次启动征地拆迁,依靠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在短短的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内,就攻克下8年之久“硬骨头”,完成共涉及43户64间房屋的拆迁任务。

标签: 新桥镇;新桥;公厕;互动;村民;振兴;党建;乡村;智能马桶;大街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