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郑家兄妹:不一样的幸福
2018年07月10日 14:29:18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记者 包建永

  人物名片

  郑陈塍、郑晨寒兄妹,天台县南屏乡人,一个1996年出生,一个1998年出生。2004年,父亲得病去世;妈妈是江西人,在父亲去世后不久离家出走。两兄妹由叔叔照顾。2006年,叔叔被查出患肺气肿,治了两年没治好,生活自理越来越困难;婶婶无力承担家庭负担,选择离家出走。叔叔从此意志消沉。此后,兄妹俩一边上学,一边自觉担负起照顾叔叔的责任。2016年年初,叔叔去世。

  坎坷人生,兄妹俩坦然面对。在台州市福利彩票管理中心的资助和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们得以继续学业。2017年,哥哥郑陈塍大学毕业,在杭州找到了工作。妹妹郑晨寒也考上了大学。

  在他们的脸上,笑容始终多于忧愁。他们说,努力活着,好好活着,人生就有幸福和意义。

  2014年7月,郑晨寒以高分成绩被天台育青中学体育特招。

  郑家兄妹和叔叔(摄于2013年11月)

  即使再冷的天,家里的衣服都是郑晨寒洗的。(摄于2010年冬)

  暑假里,郑家兄妹在自家房子前乘凉、看书。(摄于2013年夏)

  2010年底,本报采写了郑陈塍、郑晨寒兄妹的故事。兄妹俩的人生遭遇让人唏嘘,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又让人由衷敬佩。

  八年来,我们与郑家兄妹一直保持着联系,关注他们成长。他们的人生,既平凡,又不简单,他们对幸福的理解,既特别,又在情理之中。

  活在苦难中,有甜即幸福

  郑家兄妹自幼就丧失了父母。他们的生活,从记事起就没有“幸福”可参照。所以,每当外人好奇地问他们生活苦不苦时,他们往往显得很迷茫——似乎在品尝“苦”是什么东西——最后也没品尝出来,只好摇摇头说,不苦。

  对于他们来说,贫穷是生活的常态,自立是赖以生存的必备技能。他们把这一切都当作自然的必经之事。

  2006年,叔叔被确诊为肺气肿,无法治好,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

  照顾家人的重担自然落到哥哥郑陈塍的身上。他很快学会了买菜、烧饭、洗衣等家务活。

  2007年,11岁的郑陈塍学会了播种。稻谷黄了的时候,他和妹妹一起去收割。

  2008年,郑陈塍读初中,住校。家务活落到了10岁的妹妹郑晨寒身上。小姑娘从小营养不良,身材瘦小,每次烧饭、炒菜,都得垫着板凳,才能够得着灶台。

  2011年,郑晨寒上初中,但她没有选择住校。每天早上,她给叔叔做好饭后跑去学校上学,下午放学后,跑去市场买菜,再回来做晚饭。

  在2011年国际儿童节前夕,她在一篇日记里详细记录了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

  今天是周末,没上闹钟。但是,到了5点半,还是醒了。

  每天起来,叠被子、梳头、扎头发是我的必修课。听同学说,扎头发很难,都是妈妈给扎的。我好像天生就会自己扎头发。

  煮好饭后,又去买了几个鸡蛋,烧鸡蛋羹,当作菜。吃完饭,我和哥哥各自做家庭作业。做完作业,看2个小时的电视。

  中午,我煮了粥,家里还有备着的咸菜。这就是午饭了。饭后睡了2个小时。平时在学校午睡,都没这么舒服。

  下午,把积累了好几天的衣服洗了。以前,同学看到我洗衣服,都好奇地问我,怎么会洗衣服?我怎么回答呢,洗衣服有那么难吗?衣服浸泡水里,倒上洗衣粉,用棒槌捶几下,再冲洗干净不就得了嘛。可能他们都有妈妈在,所以没洗过衣服吧。

  洗完衣服还早,又看了会儿电视。电视是3年前好心人买给我们的。幸好家里有这台电视,要不然都不知道周末怎么度过了。

  晚饭我烧了面条。饭后,我们一起看了1小时电视。然后,洗脚,关灯睡觉。

  房子一角漏了一个二三平方米大的窟窿,一直没修过。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躺在床上,能看见外面的乌云和摇晃的树影。但是,这些我都已经习惯,所以,雨声再大,我也能睡得着。

  郑晨寒和哥哥对于赖床、向父母撒娇等孩子惯有的“毛病”,都不太懂。

  “上学的时候,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做饭、吃饭,7点钟到校,7点半早读。”郑晨寒说。即使寒冬腊月,她也须遵守这个时间。

  这样的生活状态,并没有让他们愁眉苦脸。上学,他们欢快地跑着去学校,放学,欢快地跑回家。

  “在学校里,食堂午饭饭菜很好吃。”对于郑晨寒来说,每天吃这顿午饭就是幸福。因为她只会烧土豆、煮鸡蛋羹等简单的菜,口味没有学校食堂师傅烧得好。

  “我们过得挺开心的。”每个周末,郑陈塍都回家和叔叔、妹妹一起吃饭,饭后和妹妹一起做作业、一起看电视、一起玩。他觉得很快乐。

  各界来帮助,被爱也幸福

  兄妹俩自己不觉得苦,旁人看着心酸。

  我的同事周礼忠首先被感动了。在2010年的那次采访后,他一直与郑家兄妹保持密切联系,甘愿为他们的人生保驾护航。

  2012年和2013年的端午节,周礼忠带着家人、朋友,买来礼物,来到郑家兄妹家里,和兄妹一起包粽子,过端午。得知郑晨寒的生日在端午节后几天,他们又买来生日蛋糕,陪郑晨寒一起过生日。

  2013年秋,郑晨寒读初三。中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周礼忠希望她能住校,有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上。他与南屏学校沟通,学校很支持,并主动减免了郑晨寒的住宿费。

  但是,没住上一学期,郑晨寒跟班主任郑青青说,在学校住不惯,想回家住。郑老师以为她跟室友闹矛盾了,后来一了解,才知道,她放不下家里的叔叔,要回家给叔叔洗衣做饭。

  如果一定要她住校,她心里想着的都是家里的叔叔,无心学习,反而可能事与愿违。郑青青和学校领导商量后,同意她回家住。

  郑家兄妹俩从小就是跑步上下学,基本功很好,体育成绩在学校里都是领先的。尤其长跑,兄妹俩双双第一。

  2014年10月,郑晨寒参加台州市中学生田径赛,获得3000米第一名的好成绩。回校后,校长自掏腰包奖励她600元,班主任和教练也奖励她,勉励她继续努力。

  不仅学校里的老师经常帮助他们,许多省内外的爱心人士看到他们的事迹后,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台州市福利彩票管理中心资助兄妹学费多年(大学期间5000元/年/人,去年增至8000元/年/人),直至他们大学毕业。

  那么多好心人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兄妹俩都记在心里。

  有一年暑假,郑陈塍买了一只猪脚,送给曾经的班主任郑青青。郑晨寒问他为什么送给郑老师。他说“因为郑老师对我好”。郑晨寒觉得郑老师也是她的班主任,对她也很好,于是,她买了一箱苹果送给郑青青。

  收到这两份特殊的礼物,郑青青很受感动。她把猪脚和苹果退还给商铺,把退回的钱还给兄妹俩。“你们照顾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老师就高兴了。”她说。

  2017年,郑晨寒高考。

  这是人生大事。周礼忠很关注。分数出来后,他为了帮助郑晨寒填报高考志愿,付出了很多心血。

  最后,郑晨寒被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录取,护理专业。

  周礼忠是为她的未来考虑的。“晨寒身高不足1.5米,许多专业不能报,当体育老师又没学生高,很吃亏。”他觉得,护理专业对晨寒今后找工作有利。

  对于周礼忠的关心和爱护,兄妹俩能真切感受到。“周叔就像我们的家里人,都为我们着想。”说起这位周叔,兄妹俩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长大渐成人,独立很幸福

  郑陈塍于2014年考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自从进入大学后,他每年寒暑假都在打工。

  “多赚点钱,减轻一些家里负担。”说这话时,郑陈塍一副大人模样。

  2017年,高考过后,郑晨寒也去打工了。

  她经同学介绍,在天台城关一家工厂找到工作。因为离家远,她借住在一个远房亲戚家里。为了省钱,每天早上,她炒一个菜,跟盒饭装一起,带到厂里当午饭。“有时候是萝卜,有时候是蒜苗炒蛋。”她说。晚上下班,亲戚家已经吃完晚饭,她为了省钱,省掉晚饭,早早上床睡觉。

  厂里没活干的时候,她就去逛超市。去超市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家里太热了,超市里有空调,凉快一点”。

  她算了一下,平均每天可以赚100元左右,暑假做满两个月,可以赚到五六千元,“一直都接受好心人的帮助,现在自己可以赚钱了,挺高兴的。”

  大学开学后,郑晨寒申请了勤工俭学;周末,去校外做兼职,端菜、扫地的活儿都干过。

  这些收入,基本能解决大学期间的生活费用。

  2017年,郑陈塍大学毕业后,在杭州一家快递公司找到了工作,月薪5000元。拿到工资后,他首先想着给妹妹买吃的和生活用品,寄到学校去。“他给我买了好些衣服,其实都不太适合我。”对于哥哥的好,郑晨寒笑着抱怨。

  郑陈塍现在已经长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在杭州发展几年,锻炼锻炼自己,以后有机会,再回台州。

  前不久,他还找了女朋友。女朋友是安徽人,他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她。

  “杭州消费水平太高,我们这点收入,在杭州定居不下来。”言外之意,台州,才是他的根。

  对于未来,他们有期待,有思考。

标签: 兄妹;叔叔;衣服;肺气肿;离家出走;去世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