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海市杜桥镇,大大小小的眼镜厂随处可见,让人仿佛置身于“眼镜王国”,而眼镜产业也早已成为杜桥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杜桥先后荣获“全国四大眼镜市场之一”、“中国眼镜之乡”、“浙江省太阳镜出口基地”等美誉,但由于该镇企业主要以生产低端太阳镜、眼镜架和眼睛镜片为主,加之眼镜产业技术水平低、准入门槛低,吸引了大批量大大小小的企业入驻,导致眼镜质量良莠不齐,制约了眼镜行业的发展。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眼镜企业向我们反映,受杜桥眼镜总体质量印象影响,很多客户都不愿意在杜桥下单。”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杜桥分局副局长金建敏告诉记者,为了帮助眼镜产业提升产品质量,杜桥市监分局首先进行了摸底调研,发现了杜桥眼镜及相关配套企业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不少生产太阳镜的小私营企业大多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有不少太阳镜产品的出厂价仅为三四元,很难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相当部分企业管理者的质量意识淡薄,市场局部仍趋于恶性无序的低价竞争之中;生产企业往往以满足标准要求作为自身产品的最终目标,很少有企业以努力提升产品品质为目标制订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等等。
“更有甚者,有些企业连自己生产的眼镜是否合格都不明确,对生产标准也是一知半解。作为监管部门,首先想到的是通过质量抽检的方式,来帮助企业树立产品质量意识,让企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金建敏说,在去年的一次抽检中,一家眼镜企业的镜脚不符合标准,其原因是这家企业的人员流动快,负责镜脚生产的员工刚来没多久,连如何测量镜脚长度都不会。“我们对这家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后,也向企业普及了相关的生产标准,企业也表示会加强员工上岗前的培训。”
“对标”也是一种有效的产品质量提升方法。金建敏说,所谓对标,即将国内外的质量标准放在一起对照。据了解,杜桥市监分局今年已经抽检眼镜80批次,每一批次10副进行“对标”。“接下来,我们将会对检测数据进行逐一分析,找到解决方法。”杜桥市监分局每年会从广东、厦门等地随机购入5批次眼镜同样参与抽检,用于当地和其他地方眼镜的质量对比。“除了国内质量对标,我们还定期进行国外的质量对标,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国外眼镜的生产标准,另一方面也能对杜桥眼镜行业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杜桥市监分局局长李胜昔告诉记者,为了提升杜桥眼镜质量,早在2016年,临海市政府就已申报国家级眼镜(太阳镜)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今年6月份,国家质检总局批复同意临海市创建国家级眼镜(太阳镜)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着力打造眼镜产业‘临海制造’的特色招牌。”李胜昔说,杜桥的大多数眼镜及其配套企业都非常支持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的建设工作,积极配合质量检测工作。“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帮助企业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自觉地追求产品质量的提升。我们也有信心,争取在三年内成功建成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