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温州“红日亭”获选全国学雷锋示范点 志愿者的第一个念头是“责任更大了”
2017年03月04日 07:43:01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王益敏 通讯员 树慧

  红日亭施粥现场。陈慧 摄

  浙江在线3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益敏 通讯员 树慧) 昨天,天刚蒙蒙亮,温州市区华盖山东麓,一棵浓荫蔽天的百年榕树旁,一座约70平方米的凉亭里已经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十几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和志愿者正忙碌着:舀粥、配菜。喝粥者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温州红日亭。

  近日,中宣部公布第三批全国学雷锋示范点,我省仅两个,温州鹿城区的“红日亭”入选,这是温州首次获此殊荣。另一个入选的是国网奉化供电公司“小草”志愿服务队。

  听说获得殊荣

  第一个念头是“责任更大了”

  昨天,红日亭的一个角落里,负责人孙兰香拿着小本子,一笔一划地记下了好心人送来的善款。几天前,孙兰香偶然得知,有一位30来岁的年轻人,在解放军118医院手术后康复急需大笔资金,但家庭贫困,康复治疗一时陷入困境。

  孙兰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红日亭的老人,大家二话不说,争着献爱心,一下筹得几千块钱善款。眼前的这一幕,只是“红日亭”四十多年善行中的冰山一角。如今,殊荣实至名归,老人们既高兴,又觉得任重道远。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想就是‘责任更大了’。”孙兰香说。

  每天煮18锅粥

  志愿者却舍不得喝一口

  红日亭的故事,始于1972年夏天,五六位退休老人自发在红日亭前向路人免费供应伏茶。

  “以前红日亭是一个简易的钢结构棚架,20多位老人就在小小的棚架里为路人送粥煮茶。”孙兰香说,当时,这样的一个建筑,不拆隐患大,拆了又会让温州失去一个温暖的地标。执法部门再三权衡后,通过正规审批、图纸设计、财政补助,将红日亭“合法化”。

  如今,红日亭的老人和志愿者们每天光熬粥就要消耗80多斤大米,煮18锅粥,有600人左右光顾。不过,老人们来熬粥之前,都会自己在家里吃好早饭,“我们熬的粥,都是给路人的,自己不会喝。”

  红日亭的柴、米、油、水、电等日常开支,大部分来自市民自发捐助。几乎每天都有物资或爱心款送到红日亭。“我们就是把好心人的爱心,转送给最需要的人。”孙兰香老人说。

  从开始时的五六人,到如今固定参与服务的三十余人,再到闲暇时赶来帮衬的不计其数的志愿者,越来越多的市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红日亭”效应

  已成一座城市的慈善缩影

  红日亭已成为整个温州城慈善的一个缩影,还产生了“红日亭”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遍布温州城乡大大小小的伏茶点共有500多处,北到永嘉上塘、岩头、枫林,南到瑞安,西到瞿溪、藤桥、泽雅,东到永强、梅头,“绘制”成了温州的一幅“伏茶地图”。

  随着“红日亭”等500多个伏茶点的出现,更多民间力量纷纷加入,开展爱心行动,体现了温州人同舟共济、乐善好施、慈善博爱的“红日亭”精神,形成了温州公民道德建设的“红日亭”现象。

  去年下半年,红日亭还设立了道德风尚奖,奖项计划每年评选两次,由基层推荐,经相关理事会审核后向社会公示。所涉资金全部来自红日亭筹得的善款。

  相关负责人表示,红日亭就是想利用它的影响力,鼓励默默践行道德规范的人,以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就是想找那些从市民中挖掘出来的,还没有被发现或者没有被大力宣传的道德人物,让更多的正能量遍及全社会。”

标签: 温州;志愿者;老人;善款;路人;慈善;好心人;茶点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