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毛巾的过滤和降温效果次于湿毛巾,一般逃生时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湿毛巾。
湿毛巾有较好的过滤和降温效果
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在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一名台北的蔡姓消防人员否认火灾时湿毛巾捂鼻的作用,称实验证明,湿毛巾根本挡不住高温和浓烟,如果因为寻找毛巾而移动到危险的地方,置自身于险地,简直是得不偿失。
真的是这样吗?晚报《新闻实验室》联合鹿城区消防大队做了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实,湿毛巾能起到过滤有毒气体的作用,能把吸入肺部的气体给提前降温。
但同时,消防队员也提醒,湿毛巾是否有效得看具体情境,有胜于无。
■实验准备
实验场所:鹿城区消防大队
实验器材:玻璃钢、烟饼、毛巾、电子测温计
实验人员:消防队员、晚报记者
实验目的:验证火场逃生时,湿毛巾是否有抵挡浓烟的效果
■实验过程
湿毛巾有过滤降温作用
实验开始,消防队员先在A、B两个玻璃鱼缸里分别放置了一块烟饼,分别点燃后,可以看到白烟迅速充满了鱼缸,并往高处冒。
随后,消防队员分别在A、B鱼缸上放置的8层的干毛巾和8层的湿毛巾,可以看到覆盖着干毛巾的A鱼缸还是有不少白烟透出来,而覆盖着湿毛巾的B鱼缸则相对少很多。
消防队员用电子测温计分别检测了A、B鱼缸的温度以及覆盖上面毛巾表面的温度。结果显示,A鱼缸为69.5℃,毛巾表面温度为46.3℃;B鱼缸为63.8℃,毛巾表面温度为31.4℃。
最后,消防队员将干毛巾和湿毛巾分别打开,可以看到最先接触到白烟的这一层,干毛巾呈现深棕色,湿毛巾呈现浅棕色。而打开里层观察,干毛巾出现黄斑的一共5层,湿毛巾出现黄斑的一共3层。
◆消防解析
据科学测试,一张对折了八层的湿毛巾,它不仅能过滤60%左右的有毒气体,还能把吸入肺部的气体给提前降温,有效避免高温气体对呼吸系统的伤害,但折叠的层数太多也会影响对空气的吸入,一般建议折叠8层为宜。
这次实验结果,也正好验证了湿毛巾过滤有毒气体和降低温度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火能跑的情况下尽量跑走,大火有浓烟不能跑的时候就尽量利用身边的水源浸湿毛巾捂住口鼻,因为浓烟吸入人体超过30秒会致人休克。且如果熟知毛巾和水源的位置,在不知火势、浓烟如何的情况下找到湿毛巾捂住口鼻,相对会提高自身安全系数。
因此,湿毛巾是否有效得看具体情境,有胜于无。
湿毛巾的具体用法是将毛巾浸到水里,湿哒哒的毛巾是不通气的,要将毛巾拧到半干的状态,然后对折3次,一共8层。
有烟时逃生用时长
第二轮实验,记者与消防队员选定在鹿城区消防大队的训练楼3楼作为出发,测试在无烟和有烟的情况下,逃到一楼需要多长时间。
实验开始。在楼道内无烟的情况下,记者与消防队员一起从3楼快速往下跑,过程中视线清楚,没有任何障碍。最终,记者只用了25秒,就已经顺利到达一楼室外。
稍事休息后,记者跟消防队员再次来到3楼,另一名消防队员在一楼和二楼楼梯拐角处都点燃了白烟,白烟迅速充满了楼道内。在无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记者跟随消防队员再次往下跑。但这一次,由于白烟充斥着楼道内,眼睛睁不开看不清路,同时气味难闻,刺激鼻道,特别难受,呼吸也很困难,跑到2楼就受不了了。最后,记者用了1分钟到达一楼室外。
最后,记者跟消防队员再次来到3楼,同样是在楼道内充满白烟的情况,记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后跟随消防队员往下跑。这一次,视线依旧模糊,但由于口鼻捂着湿毛巾,嗓子明显感觉没有上一轮这么呛。最后,记者用了45秒到达一楼室外。
◆消防解析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直观看到,在浓烟情况下,人会因为视物不清、呼吸受刺激等原因导致逃生用时变长。因此,在火场中,一定要意识到生命才是最重要。身处险境,一定要尽快撤离,不要因为害羞或顾及自己的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者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忌重回险地。
此外,大家平时要有危机意识,多利用机会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避难方法,认识平时居住之环境和办公场所的消防设施和逃生避难设备;进入陌生场所,应先寻找安全门、梯,查看有无加锁,熟悉逃生路径,尤其是夜宿饭店、旅馆等公共场合,更应特别注意,有两个不同方向逃生出口更为安全。
@新闻+
防毒面具如何用?
最后,消防队员还示范了使用防毒面具步骤。
掀开盖子后,将真空包装的防毒面具拿出,看到防火罩前面的玻璃罐活性炭前面的橡皮塞拔掉,还有一个千万不能忘记,里面还有一个橡皮塞也要拔掉,对上口型带上面罩,拉紧松紧带。
消防队员提醒,特别是长头发女同志注意,要将头发全部塞进面罩里面,防止漏气和头发引火,最好将自己的身体用水泼湿,穿过火区时最好用弄湿的棉麻物品盖在身上。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