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平阳法院构筑“五心”工程 省内率先试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018年09月10日 08:27:02 来源: 温州网

  平阳法院“心灵养护中心”内景

  “现在小强开朗多了,原来都不怎么说话,现在他有空就回来和我说说趣事。”日前,平阳的陈大爷在其儿子去世后,与前儿媳争夺孙子小强的监护权,双方在法庭上闹得不可开交,小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在平阳县人民法院特邀心理咨询师的悉心疏导下,陈大爷最终同意小强跟随其母亲生活,该案最终得以妥善化解。心理咨询师辅助案件调解、审判、执行等工作,这在平阳法院并不鲜见。

  今年4月,平阳法院被温州市综治办列入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率先在全省法院系统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全面试点。试点以来,该法院积极构建“五心”工程,健全社会心理调节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机制,发挥法院促进社会心理安全和培育社会良好心态的司法助力作用。

  打造“心房”组建“心团”

  步入平阳法院“心灵养护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两幅精美的风景画,画上写着:“养护心灵,是健康最好的良药。解开心结,去寻觅休憩的乐土。”

  该中心是平阳法院专门打造的综合性心理服务专区,集体验、宣泄、放松三大功能于一体,其中体验区配备脑波仪、心理沙盘、心理自助系统等,宣泄区布置悲、喜两间情绪房以及呐喊仪,放松区购置音乐放松配套软件及设备等。

  有了高端的硬件设施,还要有专业的服务队伍。5月21日,平阳法院与高校、医院、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建立心理干预战略合作关系,聘任21名心理专家组成专家团队。此外,法院还支持法官、法官助理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咨询知识,目前该法院已有8人通过心理咨询师考试。

  “法院汇聚了社会各种矛盾纠纷,在这里除了解决当事人的法律问题,还夹杂着‘朋友背信弃义’‘亲人反目成仇’等纠葛,伴随着这些而来的,可能还有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该中心负责人称,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有利于案件化解,也可预防和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

  牢筑“心防”打开“心结”

  19岁的小伙子杨某,在网络上认识了方某。在网上,他谎称自己是富二代,方某对其深信不疑。两人相熟后,杨某以置换手机、电脑等理由,骗取方某2万元,后被检察机关起诉至法院。

  经办法官查阅卷宗后,发现杨某自幼父母离异,缺少关爱较自卑,仇恨家庭、社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庭审时,杨某几欲垂泪:“假装富二代,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我每天戴着面具生活好累,也想过自杀……”

  庭审后,心理咨询师立即对杨某进行心理辅导。经测评,杨某有抑郁症状和自杀倾向。“我们已对他进行两次心理治疗,情况有所改善,案件宣判时他也表示会好好改造,后续回访中我们和法院将制订辅导方案持续跟进。”心理咨询师这样说。

  “为做到心理精准干预,我们法院还出台了《当事人心理问题排查评估与心理服务工作流程》,在诉前、立案、审判执行、判后回访等各环节均予以排查评估。”法官介绍。

  传播“心声”加强普及

  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结合起来,是“枫桥经验”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必然要求。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平阳法院通过建立立体化心理宣传机制,加强正面引导,以公众开放日、法治微电影等形式,加快社会心理健康建设普及力度;并依托浙江独有、遍布城乡的文化礼堂,创新推出“法官讲法进礼堂”载体,深入基层,以案说法,提高群众心理素养和防护能力,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源头。

  “社会心理服务的司法运用正是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通过创新矛盾化解方式,以心理疏导方式解开当事人心结,以‘宁人’达到‘息事’的效果。”平阳法院院长刘万成这样说。

  据悉,开展试点以来,平阳法院已成功适用心理疏导机制处理193起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该项工作也得到浙江省高院副院长徐建新的批示和肯定。

  来源:温州都市报

  通讯员:慕煊

标签: 法院;社会心理;疏导;心灵养护中心;化解;杨某;心理咨询师;心理...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