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胸怀千秋伟业 恰是百年风华|许道宣:守哨38年,海防一线就是我的生命线
2021年06月30日 15:40:10 来源: 温州网

  刚听闻许道宣的故事时,记者脑海中就闪过一部经典电影——《海上钢琴师》。同样关于大海,关于孤独,关于执念,不同的是,传奇钢琴师是出于艺术的虚构,而许道宣却真实鲜活地存在着。

  19岁起,许道宣便以平阳县南山民兵哨所为家,日复一日地瞭望着平阳鳌江入海口海域,守护着过往船只的平安。这一守,就是38年,从青涩小伙到头发渐稀。

  无形战线,无名英雄,无私奉献,无尚光荣。他把青春年华献给钟爱的海防事业,以一腔赤诚书写无悔人生。

  坚守

  为圆当兵梦

  平阳县南山民兵哨所,孤零零地矗立在平阳鳌江入海口的山坡上,离最近的村子塘沽外村徒步需要近半个小时。在它不远处,是许道宣的家,以及曾经一支驻守鳌江口的海防部队撤走后留下的营房。

  “小时候,有支海防部队驻扎在我们村,每天在营房边上训练,有空时会帮我们村民挑水,教我们孩子写字,所以我从小就梦想着当兵,觉得当兵是件特别光荣的事。”许道宣说。可后来到了参军的年纪,他却因小时候受过腿伤,在参加征兵体检时遗憾落选了。

  1983年,部队精简撤编,海防任务由地方民兵接替,平阳县人武部开始在此组建民兵哨所。对军旅仍有向往的许道宣放弃了当时供销社的工作,连忙赶去报名。这一次,他被录用了。“虽然只是民兵,但能穿军装,能住部队营房,能用部队装备,肩负着军人责任,就感觉梦想成真了。”

  然而,民兵生活的艰苦,超出了许道宣的想象:部队撤走后的营房不通水电,没有一点物资;没有床铺,这群年轻人只能打地铺睡觉;夜晚呜呜作响的海风拍打着窗户,窗外是无穷无尽的黑暗;夏天一到蚊虫肆虐,经常一觉醒来,身上满是红包……

  当时,每个人每月只能领到6元的工薪,远比不上出去务工。半年后,同批进来的12人陆续选择离开,只剩下了许道宣。

  那会儿,许道宣自学了印刷、排版等手艺,许多印刷厂邀请他去厂里帮忙。但在“诱惑”前,许道宣还是咬咬牙,选择了初心:“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军人,报效祖国。”

  相守

  当好“千里眼”

  平阳县南山民兵哨所高两层,一楼摆放着桌子、梯子、电脑和通讯设备,二楼铺着折叠床,还有一个不足两平米的阳台——这便是许道宣坚守了38年的天地。

  哨所虽小,但责任很大。每天伴着潮起潮落,这双“眼睛”都要死死盯着入海口,记录船只型号、大小、方向、定位、进出时间,区分是否为外籍邮轮、走私船只,是否有船只遭遇意外事件需要帮助等,及时将情况向上级汇报。渔船、运输船、交通船、邮轮、货轮、舰艇……航线繁忙时,他一天得观测记录上百艘船只。38年下来,一本本海防日志叠起来,厚度达两米多。

  孤军奋战,默默守哨,全年无休。虽然条件慢慢变好,但工作的枯燥、乏味却一成不变。每当瞭望大海时,一股强烈的孤独感向许道宣扑面而来。

  好在1986年,他遇上了“灵魂伴侣”——同村的姑娘林爱茹。她既秀外慧中,又吃苦耐劳,最重要的是,她理解并支持许道宣的工作,两个人结婚后甚至搬到了哨所,丈夫成了哨所所长,妻子成了哨员,两人互相搭档、轮流值班,相濡以沫。

  一起观测,一起巡岛,一起写日志……夫妻二人还多次搭档消除险情、解救渔民。1994年7月的一天,许道宣在观测海面时,发现一艘搭载木头的运输船被大浪拍翻,船上9人全部落水。时间就是生命!向县人武部、鳌江渔政等部门汇报后,许道宣让林爱茹联系弟弟许道雪把自家渔船开过来救人。迎着风浪,小渔船在海面上颠簸不止,人站上面根本无法直起身来。许道宣索性趴在船头,待船只靠近落水人员,用力将他们一个个拖上来。在及时救援下,9名落水人员全部获救。

  30多年来,夫妻俩一共救起落水船员15名,齐心编织了一张海上“平安网”。1998年,浙江省军区正式命名许道宣、林爱茹所在哨所为“夫妻哨所”。

  接力

  我们成了你

  因为要寸步不离地守着这片海,许道宣这辈子很少去过远方。他能说得出的,一次是因为村里组织去广西桂林学习培训,还有一次是去江西九江吃女儿的喜酒。

  “不能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不觉得可惜吗?”

  “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就是喜欢海防观察事业的工作,不觉得苦。”许道宣坚定地说。他的衣服、鞋子和生活用具基本上都是军绿色的,这份热爱已深入他的骨髓,执着背后,更是一种高度的自律。因为工作表现突出,1994年,他被党组织吸收入党。他举起右手向党旗庄严宣誓,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2018年,妻子林爱茹不幸因病离世。伤心之余,令许道宣欣慰的是,他的女儿继承了自己的梦想——在哨所长大的许玉洁从小耳濡目染,也对军旅生活产生向往。从部队当了2年通信兵并顺利完成学业后,她拒绝了留队机会,回到哨所,还带回了同为军人的丈夫李志勇。

  “我打心底佩服我的父亲。我知道他把这个哨所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最怕这事没人接着干,所以我和老公就商量回来,也方便照顾他。”许玉洁说。

  昔日“夫妻哨所”,如今成了“全家哨所”。哨所里的装备、设施更新换代,许道宣也在女儿女婿的指导下学习掌握了最新的观测知识与技术。

  他孤独,但又不孤独,因为有家人理解,有大海为伴,有使命在身。今年56周岁的许道宣说自己的身体还好得很,没有退休享福的打算。他会继续和家人坚守海边的这间小小哨所,为渔民和国家海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标签: 哨所;海防;船只;入海口;观测;夫妻 责任编辑: 吴珂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wznews/202106/W020210630555033883609.jpg

胸怀千秋伟业 恰是百年风华|许道宣:守哨38年,海防一线就是我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