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共富路上,生态县里的“幸福电”
2021年11月10日 15:57:24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共享联盟国网温州供电公司站 王雪 朱玲玲 记者 张银燕

  “在浙江温州文成县,电源侧已经实现100%清洁化。”

  怎么实现?来看一组数据。

  文成县水电及光伏总装机458.7兆瓦,年发电量达11.5亿千瓦时。2020年,文成年用电量5.42亿。清洁发电量已远远超出当地用电量,电源侧已经实现100%清洁化。

  今年10月,文成县获评中国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浙江省清洁能源示范县一路走来,100%清洁发电正是文成县发展的奥秘之一,这也是国网文成县供电公司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目标下以“清洁电、坚强电、安全电、惠民电、智能电、能效电”六大生态工程为核心的“绿水青山幸福电”。

  作为浙江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山区26县之一,文成县正以山水资源优势,唱响生态强县、绿色富民的幸福山歌。

  生态县里 全清洁电源带来“幸福电”

  文成属温州西部山地,境内山峦起伏,连绵不绝,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5% ,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结构,最高海拔有1362米。主要河流为飞云江(中上游)。

  坐拥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文成人民十分珍惜。

  2011年起,为了保护当地珍贵的自然资源,守住生态底线,文成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累计拒绝200多家企业入驻,放弃2个新工业园区入驻,关停污染企业20余家。

  少了高产能企业的支撑,发展还能跑出好成绩吗?

  文成自有“锦囊”。自2002年确立“生态立县”战略后,文成县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生态+”。

  多年来,文成发展始终坚持“生态电”。除了百丈漈水力发电厂每年发电量达到1.2亿千瓦时,另一座珊溪水电站的年发电量达到3.71亿千瓦时。另一方面,文成也在推广光伏发电。文成第一座林光互补光伏电站二源大唐光伏电站于2019年投运,占地827亩,年均发电量2393万千瓦时,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858吨。县内还遍布着多个小面积光伏。

  近两年来,国网文成县供电公司探索建设县域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利用百丈漈电厂开展水电小系统自愈试验,通过不断的实践为高比例新能源孤网运行提供经验,增强极端灾害下山区电网的应急能力。

  目前,全县水电及光伏总装机458.7兆瓦,年发电量达11.5亿千瓦时。2020年文成全县最大用电负荷126兆瓦,年用电量5.42亿。清洁发电量已远远超出当地用电量,电源侧已经实现100%清洁化。今年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中,文成同样在列。预计“十四五”期间,整县光伏将扩大至230兆瓦,同时全县规划建设东坑岭与百丈漈两座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1800兆瓦。

  2016年以来,文成县陆续获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浙江省清洁能源示范县等称号。如今,一个面向未来的全零碳电源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形成,以分布式光伏+水电+储能的清洁供电结构,将构建起山区发展的新动能,率先向“碳中和”目标发起冲击。通过六大生态工程的建设,全面构建高可靠性配电网网架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承载和配置能力,打造全县“双碳”战略产业平台,打通汇聚各行业数据链,实现全县域能源数据智能分析和深度挖掘,也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供电服务体系,重建服务新业态,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水平。

  清洁能源的路,文成已领先一步,看向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绿水青山中 “幸福电”连成“幸福圈”

  文成正步入生态价值转化的发展机遇期。

  当前,文成县正在打造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由国网文成县供电公司打造、以电为核心的示范场景也初露端倪,包括武阳村“隐居武阳”未来零碳示范乡村、二源镇未来高山田园零碳社区示范镇、刘伯温故里未来零碳景区、外洋工业园未来零碳生态工业园区和县城未来零碳交通建示范点五大场景。

  2021年,以“侨家乐”民宿为代表的文成高端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发展为浙江省三大区域民宿品牌之一。

  国网文成县供电公司探索助力侨乡发展的“惠民电”,跟踪“侨家乐”民宿规划布局,根据民宿用电需求协助民宿建立全电烘焙房、铺设地暖等,并制定“一宿一策”的方案,优化用能结构,定期组织回访,以管家式的服务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借助归侨反哺的拳拳之心,推行跨境办电“零跑趟”,依托文成县侨办推出的海外远程公证系统,在意大利米兰成立“电帮办”海外服务点,“零时差、零距离、零趟跑”为华侨办电,让“侨家乐”在便利无忧的用电环境下实现不断升级。

  文成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朝着“零碳”目标,国网文成县供电公司对刘伯温故里AAAAA级旅游景区、百丈漈·飞云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景区内低压线路进行融景改造,投建景区充电站;景区里,电锅炉、电炊具、电动车……家家户户都换上了高效节能、智能环保的新设备,让文成的旅游“金名片”效应叠加、品质升级。

  “低头满是稻田飘香”。村外,田里的稻子和棚里蔬菜长势喜人,却不见农户忙碌的身影,而二氧化碳发生器、水肥滴灌等自动调节装置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自从有了电气化技术,我们动动手指就把棚里的大部分活儿给干了!”蔬菜种植户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大棚内的数十盏补光灯同时亮起,为棚内的蔬菜补充光照。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踏着“两山”转型发展的路径,文成走出了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之路。未来零碳乡村、未来零碳社区、未来零碳景区、未来零碳生态工业园、未来零碳交通构成的绿色能源网络逐步落地,绿色仍在赋能文成的未来……

标签: 温州;文成 责任编辑: 徐茜茜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共富路上,生态县里的“幸福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