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随着120届广交会落幕,如今走过了60年岁月的——
“中国第一展”换新颜
2016年11月09日 04:02:19 来源: 浙江日报 记者 陈佳莹

  编者按:1957年春,我国决定在广州创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周恩来总理亲自定下展会简称——“广交会”。

  弹指一挥间,如今这场盛会已走过60个年头。从新中国成立冲破封锁加快经济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加入世贸组织,广交会在不同时期履行了让世界了解中国、助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成为“中国第一展”。

  作为外贸大省,浙江经济与广交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鲁冠球等如今赫赫有名的一批浙商都曾在广交会上吆喝产品,宁波、杭州等外贸大市也都通过广交会大步“走出去”……

  回顾前路是为了指引未来。当前,在全球贸易不振的外贸寒冬之下,以广交会为代表的传统外贸如何转型升级?外贸大省浙江如何突破瓶颈提质增效?回首广交会60年,正是静思和寻找出路的最佳时机。


第120届广交会为参展企业品牌推介活动搭起平台。陈佳莹 摄    

  浙江在线11月9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陈佳莹)“春华秋实一甲子,薪火相传六十年。”11月4日,第12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落幕,由此,这个中国历史最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业已走完了整整一个甲子。

  从最初租用的中苏友好大厦起步,海珠桥边、流花湖畔、琶洲塔下,一座座展馆,如同一个个里程碑,记录着60年来广交会前行的脚步。

  从首届仅有13个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参展,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位采购商到会,年成交额8666美元;到120届时,采购商云集了来自213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万采购商,当届累计出口成交278.9亿美元。

  从创办初期的“冲破封锁、增收外汇”,到改革开放后引领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再到如今的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成为中国外贸风向标,广交会一次又一次出色完成历史使命,在中国外贸发展史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冲击,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未来,步入“花甲之年”的广交会将走向何方?又该如何焕发新生?

  客商聚集

  面对面谈全球生意

  广交会的创办本身便是一个巨变,是新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象征。

  “最初广交会仅一期,随着产品多元化、展示专业化需求,逐渐演变成两期、三期,每期主导不同行业产品,既可以给更多企业以展示的机会,也能让客商更便捷地选择产品。”参加广交会十余年的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仲洪生告诉记者,作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广交会的每一次变化背后都蕴含着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外贸能级的变化。例如,从第101届开始,广交会正式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这便是在经济增长模式从高度依赖外需转向内外需并重的背景下,贸易政策转向“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结果。

  而在一次次变化中,广交会对于客商和企业的意义也在发生着变化。

  广交会能带来什么?“老广交”、原宁波交易团团长俞丹桦总结的五个“广”字恰到好处:广揽业务、广交朋友、广结客户、广为宣传、广搜信息。“过去,广交会就像是一桌美食大荟萃,你能拿到入场券坐在桌前已属不易,至于你能在里头嗅到什么,尝什么、学什么,则全凭自己的选择。”

  而如今的广交会早已不再是搭好舞台就甩手的角色。走在120届广交会展馆中,跨境电商洽谈会等一张张硕大的论坛海报夺人眼球;广交会原创设计时尚秀等一场场新品展示活动引人关注……广交会将最新的资讯带给客商,让最犀利的观点在几十万与会者间发酵,更能整合资源为有需要的参展企业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参展商们也从自己摸索市场行情的无头苍蝇,变成了按图索骥的求知者,从只能默默无闻在展位上待客上门,变得有机会在更多元舞台上进行自我展示。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从2011年起,为增强出口竞争力,广交会设立“出口产品设计奖”,获奖作品成为出口产品风向标,广交会开始扮演外贸竞争新优势培育者的角色,引导企业向智能化、“物联网+”等方向发展。

  边仿边学

  超越发展造新生态

  广交会的新面貌,归根结底,是由一家家参展企业的新面貌汇聚而成的。

  走进广交会箱包展区会发现,“新秀箱包”的展位气势不凡,门口3个外国模特正展示着自主品牌的箱包……“我们是做OEM起家的,最开始只有半个展位,如今我们共有14个展位。”新秀集团总经理赵胜梅告诉记者,企业正是在广交会这个对外窗口上获得了成长。“早些年参加广交会时,我们渐渐发现同质化的产品越来越多,如此竞争下去,低价、薄利是没有底线的,是时候换个面貌了。”

  如今新秀箱包走上了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发展之路,每年自主品牌上投入上千万元,如今新秀箱包自有品牌出口率已超20%,远高于同行。

  一位“老广交”曾为记者生动描述过这些年广交会参展企业的变化。最开始,广交会是企业“偷”创意的地界,满眼的山寨产品,靠着低成本劳动力和原材料获得市场。到了拥有设计能力时,参展企业则进入“怕偷”阶段,展位上满是禁止拍照的标志,生怕好不容易设计出来的花型、样式被同行抄了去。而到了如今,不少企业已到了“不怕偷”的阶段,随着技术门槛的提升,自主品牌的打造,越来越多的参展企业敢于展示最时新的产品。

  在本届广交会上,一家名叫“先合信息”的参展企业成为了广交会的“新宠”。见到创始人陈良的时候,他刚刚接待完一批前来调研的领导。

  “最初我们是作为服装外贸企业来广交会参展的,而如今我们却是来推介一款APP的。”陈良所说的APP名叫贸点点,他告诉记者,过去,外贸公司接单以后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合适地点选择加工工厂进行生产,而在不同的生产节点,外贸公司往往会派遣质量控制员前去把关。“加工工厂四散在全国各地,质量控制员每次来回都费钱费时费力。”怎么办呢?陈良动起了共享经济的脑筋,他在外贸公司和各地质量控制员之间牵起了线,只需在贸点点上发布需求,平台就会择优选择最近、最匹配的质量控制员赶赴现场,提升效率,节约成本。

  企业是广交会最宝贵的资源。在广交会中,那些求新求变的企业或敏锐地看到了行业发展趋势,果断选择向微笑曲线两端扩展;或细心地发现了同行发展中的痛点,弯道超车成为行业领军者,通过自身的不断创新,共同营造起外贸发展的新生态。

  新业态起

  老广交求变续辉煌

  “新形势下,广交会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商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支持广大参会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更好地发挥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在更高层次上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第120届广交会甫一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便致信祝贺,并提出新要求,这也为“花甲之年”的广交会带来新方向、新思考。

  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广交会和一些参展企业已在加快脚步因时、因势而变,但在全球贸易增速已连续五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速的外贸寒冬中,在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兴起的态势下,广交会的热闹程度已不比当初。

  “过去,广交会上都是奔着成交而来的真客户,现在,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多是打自主品牌和维护老客户,把广交会当成一个会客室一样。”仲洪生说。

  如今,外贸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日趋明显,纺织服装展、家电展等专业展次第兴起,而为了定向服务精准定位,针对特定国家的国别展也越来越多,展会的日趋多元化和专业化对广交会也是一种考验。

  “广交会的专业性还有所欠缺。”绍兴闻翔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洪孟飞顺手一指对记者说,放眼望去,旁边的展位有卖家纺的,也有卖布料的,有品牌展位,也有低端发展的小摊位“这就会让客商的效率打了折扣,就以寻找窗帘窗纱产品的客商为例,他们必须走完纺织展区的全部展位,才不会错过四散在里头的各类窗帘窗纱产品。”在洪孟飞看来,过去,广交会的确是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打造的平台,然而随着外贸转型升级的推进,也需要通过提升产品品质门槛来更好地引导外贸企业发展。

  此外,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会越来越多,除了在网上轻点鼠标就能接通海外客商的跨境电商外,直接到海外客商家门口办展吆喝也日渐成为趋势。“今年,我们省里就组织去了日本、土耳其、捷克等7个国家举办了境外自办展,效果很不错,明年还会去更多的国家,真正让品质浙货走出去。”浙江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发展处处长张勇表示。

  尽管热度有所下降,对外开放渠道日渐增多,但在许多参展商眼里,广交会依然是第一选择。无疑,参展商和客商的习惯性选择,是“花甲之年”的广交会持续创新发展的最大基础优势所在。

  穿梭在第120届广交会的各类展馆中,跨境电商、品牌设计等外贸转型升级中的亮点词汇频频出现在各个角落,广交会与众多转型升级中的外贸企业一样,正加快摆脱过去的路径依赖,创新体制机制和商务模式,延续一个甲子以来的辉煌。


标签: 出口;广州;贸易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