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用“福”字和春联歌咏春天
大年初一,省书协主席鲍贤伦等名家手书祝福映红千家万户
2018年02月16日 07:22:02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黄小星 叶思意

  鲍贤伦手书“福”字

  浙江在线2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小星 叶思意)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今天是大年初一,初升晨曦映照着家家户户门口崭新的春联。“中国的老百姓过年是件大事,希望喜气洋洋,在家里张挂‘福’字和春联,这是一项民俗传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说。

  能给大家带去喜悦,太好了

  当钱报记者走进鲍贤伦的书斋,亲眼目睹他泼墨挥毫,听他深情回忆这些年送“福”字和春联的一幕幕,感觉暖意盈满心头。

  送“福”字春联,作为一年一度钱江晚报新年文化贺岁活动,今年也已进入第12个年头。作为春联创作重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十二生肖,首尾相接,刚刚完成一个轮回。包括鲍贤伦在内的王冬龄、朱关田、江吟、何水法、陈振濂、沈浩、骆恒光、赵雁君、斯舜威(按姓氏笔画排名)等名家应邀参与,将带有浓浓暖意的中国新年祝福延续。

  在鲍贤伦看来,送去的,不止是一个个喜气的福字、一副副红火的对联,也是在为书法争取最宽广的社会空间,动员、吸引、团结、影响民众热爱书法,享受书法的审美成果。这其中,更包含他对“全民书写”的美好期待。   “我们原先以为是去送温暖的,没想到,自己反而被温暖到了!”鲍贤伦说,书协将“福”字春联送往农村、社区、校园、军营,每到一处,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热情的群众将他们紧紧簇拥起来。“没有比现场气氛更令人感动的了,天寒地冻,但我们周围围满了人,大家拿着红纸,争先恐后。今年我从开始写,到被催上车,一个多小时都不停手。我想可能写了有五六十张,边上的人却说,岂止,要翻番!”鲍贤伦说,这和在书斋里进行相对小众的创作感受完全不同。这些年来,书协还会事先书写印刷几十万份,分发下去。“几十万份印刷就有几十万户人家受益,我们用有限的一点时间,就能给大家带去这样的喜悦,太好了,太好了!”鲍贤伦难掩激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可懈怠

  这些年,钱报的新春祝福不仅飞到全国各地,还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意大利、日本等世界各地。连续几年为读者题写篆书春联的何虎将军,每年都会向战友们寄送春联福字,这是维系感情的纽带。今年再次应邀书写的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任平教授,就把自己写的春联带到英国赠予友人,“在海外过春节,一看到门口张贴红彤彤春联的,就知道是华人。看到春联,海外游子会涌起思乡之情,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递和延续。”任平说。

  “书法在强化民族自信、振兴中华的过程中,比起其他艺术样式,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中华文明是所有古老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汉字的创造、演变和书写。”鲍贤伦说,送“福”字春联,绝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给予,他更愿意看到的,是潜移默化下的全民书写:“这是我们的一个梦想,希望大家在书写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古老悠久辉煌,增强民族自信,这将是一个宏阔的、壮观的、动人的场景。”

  约到鲍贤伦采访并不容易,因为他的时间排得非常满。“我退休以后,时间比原来多一些,更容易一不小心就懈怠,最可怕的不是时间虚掷,而是随着年龄增长,人会心气懈怠。从来没有什么自然而然等待‘人书俱老’,所有的一切,都是努力和不断地进取才可以期待的,我现在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去享受。”

  “人的行为,绝大部分是习惯的结果。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和自己博弈。”这是鲍贤伦的自勉。一年之计在于春,与读者朋友共勉。

标签: 新春;春联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