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揭秘姜席堰 我省已有5地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全国最多
2018年08月14日 14:11:27 来源: 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李攀

  龙游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晓峰接过了授予姜席堰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奖牌和证书

  北京时间2018年8月14日8点50分左右,在加拿大萨斯卡通举行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 69 届国际执理会会议上,我省龙游县姜席堰被确认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除龙游姜席堰外,此次中国入选的还有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湖北长渠。

  成功申遗,让水利文化走向世界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成为中国水利文化走出去的主要载体。为传承和弘扬水利文化,龙游姜席堰的申遗路历时半年。今年1月,姜席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正式启动。今年2月5日,2018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区)候选名单遴选初评会在北京召开,姜席堰与著名的都江堰、灵渠和白起渠一起入选2018年度世界灌溉遗产候选名单。今年5月13日,5月13日,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专家组对龙游县姜席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现场考察评估,同意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姜席堰

  在龙游县,姜席堰是众人皆知的一条灵动风景线,从历史深处阔步走来。它位于龙游县龙洲街道后田铺村山头里自然村灵山江上,创建于公元1330年至1333年,为时任龙游达鲁花赤蒙古族察儿可马主持修建。姜席堰建设施工等技术均超越当时代,自创建680余年来,一直发挥着灌溉作用,枢纽布置和工程型式至今基本保持着初建时的形制,是灵山港堰坝体系中保留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是古代山区河流引水工程的典范。

  姜席堰由渠首引水枢纽、灌排渠系和控制工程组成。渠首枢纽包括姜堰、席堰、进水闸和冲砂闸。工程布置充分利用“S”形河湾、江心沙洲、天然河汊及河床高差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共同组成姜席堰兼有引水、排洪、排砂和通航等功能的渠首枢纽。

  姜席堰

  姜席堰古代灌溉渠系共有东、西两条干渠,历史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最多灌溉面积达5万余亩。1973年以后,姜席堰渠系经过整合优化,目前灌溉渠系有总干渠和东、中、西、官村四条干渠,总长18.8公里,四条干渠分设有15条支渠,总长度30.87公里,主要灌溉龙洲、东华街道和詹家镇所辖的21个行政村,灌区总面积3.5万亩。

  文献记载17世纪姜席堰有子堰72方,沿渠还设有水碓和筒车等水力工具,便于农户加工和提水灌溉,这种工具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至今还有一些地方留有水碓遗址,并以当年的水碓名作为标志性地名。

  姜席堰

  姜席堰还为灌区居民提供生活生产用水。1736年,姜席堰水引入城濠,城内河渠相连,既解决了消防和居民用水,又使城内“西湖”和“泮池”恢复了旧貌,至今,姜席堰入城之水仍在使用。

  自公元14世纪创建以来,姜席堰一直采取“官督民办”的管理方式。清代设有堰工局,在府、县政府的监督下,由乡绅具体负责堰渠维修、管理经费、制定章程等事宜。姜席堰这种官方与民间管理的结合,一直延续至今,保证了姜席堰的可持续运行。

  姜席堰

  姜席堰建成后,为了纪念建堰有功的察儿可马和姜、席两姓主建者,曾在堰址附近建有一座堰神庙。堰神庙为每年举行封堰、放水、天旱祈雨等仪式的场所。庙旁的一棵古樟树,已有360余年,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堰神树,常年香火供奉,纪念建堰之人,祈祷风调雨顺。

  680多年来,经过龙游历代管理者们的精心维护,灵山江水从姜席堰汩汩流出,不仅使下游数万亩粮田得以自流灌溉、旱涝保收,更促进了龙游城市的发展和兴盛。

  我省已有5处灌溉工程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到目前为止,我省已经有5处灌溉工程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分别是浙江丽水通济堰、浙江宁波它山堰、浙江诸暨桔槔井灌、浙江湖州太湖溇港、龙游姜席堰,数量位列全国各省最多。据统计,中国前四批申报成功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还有四川夹江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浙江宁波它山堰、安徽寿县芍陂、浙江诸暨桔槔井灌、陕西郑国渠、江西泰和槎滩陂、浙江湖州太湖溇港、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和福建宁德黄鞠灌溉工程等13个项目。加上本次公布的第五批,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已达17处。

  太湖溇港

  太湖溇港源于太湖滩涂上纵港横塘的开凿,始建于春秋,北宋时形成完整体系,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类型,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它集水利、经济、生态、文化于一体,具有排涝、灌溉、通航等综合效益,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太湖溇港主要分布在沿湖的浙江湖州、嘉兴,江苏苏州、无锡等地区,是本土先民用智慧创造的,适应太湖南岸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布特点和水土资源条件的特色水利工程体系。

  诸暨桔槔井灌工程

  诸暨桔槔井灌工程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古井主要分布在泉畈等村周边,这里的桔槔提水井灌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南宋。这种最为古老的灌溉方式至今仍在泉畈等村使用,当地人现在还用提上来的井泉灌溉水稻和樱桃等作物,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古井蓄水,桔槔汲水,这一传统的农耕方式由来已久。约公元前300年,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记桔槔,“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秦汉之际,桔槔和井灌随着农业发展很快遍及中国广大农村,直到20世纪初逐渐消失。

  宁波它山堰,修建于公元833年,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代水利工程,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州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全长113.7米,一千一百多年前,这座堤堰的建成把江河一分为二,下游的海水无法倒灌入河,从根本上解决了咸潮的问题。

  通济堰自创建以来,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历代处州府官员均为通济堰的扩建、修缮和管理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形成了一套自成系统且完整的维护管理方法,保存在通济堰詹南二司马祠(又称龙庙)内。现存的16块碑刻中,以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处州太守范大成于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首立的堰规二十条最为珍贵。堰规内容完备、科学,沿用至今,是世界上最早的农田水利法规之一;碑文撰写、书写都出自范成大之手,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据介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农业遗产、国际湿地遗产并称为世界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于1950年成立,旨在鼓励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水利遗产保护,拥有110个成员国。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标签: 都江堰;灌溉 责任编辑: 周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8145107928677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