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黄咏梅:回望时代,去描写个体的内心
2018年10月21日 07:34:24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10月21日讯 今年,文学浙军的中坚作家之一黄咏梅凭借《父亲的后视镜》一文斩获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文学评论家曾这样评论她说:在中国当代“70后”作家群体中,黄咏梅可谓是一个异类。她跳脱了同时代作家创作的都市时尚怪圈,以及女性私密体验写作的窠臼,以一种纯真而温和的目光,一种质朴又老道的手笔,书写我们这个时代的异质者、城市的边缘人。

  从广州到杭州,从写作到生活,她的这五年,都经历着变迁。

  “定居杭州后,我的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了下来。”

  黄咏梅发现,浙江的语言、饮食和浙江人的气质对她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滋养着她的写作,也和她的创作风格非常契合:“生活节奏慢了,给了我更多时间去思考作品本身,从而对生活中的芥豆之事都能有所体悟。”

  “在广州时我偏爱铁观音,将茶叶放在一个紫砂壶里,水一泡,盖一下,闻香,冲茶,而到了浙江,我主要喝绿茶。必须要用玻璃杯泡,欣赏茶叶在水中跳舞、浮沉,这过程很重要,是喝茶的一部分。”以自己最喜欢的茗茶举例,黄咏梅觉得生活节奏的变化存在于日常中各种小而美的细节。

  黄咏梅一直以来都很关注普通人的世俗生活。

  纵然中国在这五年来经历了飞速的现代化发展,在她眼里,人心的发展变化确是稳定而“龟步”的。“文学就是要写出快步发展的时代中,那些像乌龟一样爬行的心理轨迹。我喜欢写日常生活里的那些常——常情、常理。是变中之常构成了文学的张力。”

  反映时代变迁下的人的命运,包括时代的命运及其对人内部命运的影响,使外部命运和内部命运有着匀称的节奏、呼吸,形成小说的复调,在她看来是构成了一部丰富的优秀小说的最重要条件。这也是近几年来,她试图将自己作品打磨的方向。

  “在这个年纪,我开始有了往后看和向内看的习惯,作为非亲历者、旁观者,对于历史的表达,摆脱了主流意识的框限,摆脱了宏大叙事的野心,更愿意从个体的角度进入,且行且回望,不轻慢每一片凋零的落叶,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同时去感受时代精神的光照。”

  “让俗世不俗,日常不常”是她这些年来文学创作的原则和坚持。“我现在更安静了,看见了更多的东西。”她对自己的进步满怀欣喜。

  在浙江省作协的就职也让她受益匪浅。“省作协对作家尊重和重视的氛围,给予了相对的自由,我觉得自己更专注了。”

  目前,她在创作一个长篇。这会是一个关于女性和城市的故事。

  “这本书会收集几位年龄相仿的女作家在写的作品,浙江还有杨怡芬。我比较感兴趣这个主题,同时我一直在写中短篇,也想尝试一下写长篇,试图通过这种体例,整理自己的过去,表达自己的世界观。”


标签: 作家;浙江;文学;短篇小说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