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王剑峰:出奇制胜“蛇吞象”
2018年12月10日 07:41:19 来源: 浙江在线 刘刚 夏丹

  王剑峰,均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2017全球浙商金奖、风云甬商、浙商回归突出贡献人物、宁波市劳动模范、宁波市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

  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刚 夏丹)10年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却如一匹黑马,率先逆境突围,迅速跑出一条上扬曲线。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微妙变化,中国制造业加快走向世界。

  一个阳光恣意的秋日午后,在宁波均胜电子总部大楼,均胜集团董事长王剑峰向记者回忆起收购欧洲汽车电子公司的“甜蜜”往事。对均胜来说,收购德国汽车电子领域的隐形冠军普瑞只是走向全球的第一步。10年间,均胜并购不曾止步。通过数起成功并购,均胜从一个资产千万元级别的浙江企业,一跃成为年产值600亿元的跨国企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汽车零配件厂商,蜕变为全球汽车电子领域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竞争新势力。

  “均胜的发展,跟国家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分不开。”王剑峰诚恳地说。

  / 引进来 /

  寻找可持续发展之道

  2013年,王剑峰(左二)参加法兰克福国际车展。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浙江汽车零部件行业开始起步。它优势明显,却也有着先天不足——技术含量低、产品同质化、利润不高。因此,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偏弱,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不景气。如何走出困局?当时经营一家汽车紧固件厂的王剑峰苦苦思索,一边想方设法让企业活下来,一边寻找可持续发展之道。

  彼时,中国开放的大门已经敞开,中国制造业优势吸引外资企业落户。这其中不乏为整车配套的外资汽车零部件厂商。一家叫天合的美资企业引起了王剑峰的注意。作为当时世界上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天合的产品服务于全球40多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在全球拥有员工近6.5万名。当时,天合正在寻觅合适的中国企业进行合资。

  赴德国参观完天合工厂,坚定了王剑峰联手天合的决心。“要知道,当时我们的零部件生产都是手工,而他们的工厂里都是流水线机械设备。我当时就暗下决心,我们的制造业也要这样去干。”王剑峰说。

  随后,双方合资成立了宁波天合紧固件公司,王剑峰担任总经理一职。“1997年5月18日,我还记得很清楚,一直到2004年5月18日离开,整整7年。”王剑峰说,这段经历让他具备了国际视野,更加注意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2004年,宁波均胜汽车零部件公司成立。有人问王剑峰:“你打算怎么做?”他说:“我们做汽车零部件,第一要搞研发,第二工厂要最先进。对外要管理供应商,对上要为主机厂提供优质的产品,还要有成本优势。另外,我想做汽车电子。”成立初期,王剑峰脑海中已勾勒出公司未来的发展蓝图。

  / 走出去 /

  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

  均胜电子宁波事业部。

  近年来,均胜在海外不断成功并购,已经成为财经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可王剑峰却说,走上并购这条路是被逼出来的。

  “均胜周围汽车零部件厂商林立,尽管投入大笔资金进行研发,但汽车功能件终究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领域,均胜新产品一经面世,模仿者很快尾随而至。”这让王剑峰吃尽苦头,他将目光转向海外。

  在海外搜索中,他瞄准了普瑞,一家拥有98项汽车电子发明专利,主营产品用户涵盖宝马、奔驰、劳斯莱斯等多家高端汽车生产商的德国企业。并购这件事,光想想就让王剑峰热血沸腾,但是并购“傲娇”的德国企业谈何容易?果然,初次“表白”即失意而归。

  正在这时,全球金融危机突然而至。不少欧洲企业遭遇危机,王剑峰心仪的普瑞也未能幸免,这让王剑峰看到了希望。当时,金融危机让全球寒风瑟瑟,中国成为危机中逆势突围者。收购优质海外企业,成为中国企业抓准时机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的最佳机遇。

  钱从何来?“我们内部开过一次会,争得很激烈。当时我们也做了一些其他产业的投资,我打算退出筹钱去德国,股东有不同声音。记得当时我对大家说,‘均胜再继续做其他产业,也做不到全国前十。现在欧洲有很多好的资产,如果买到好的标的,很有可能做到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全国前十’。”就这样,王剑峰力排众议,将火力瞄准普瑞。

  随后,王剑峰再次赴德国“表白”,结局并不比第一次好,但也不是全无收获。至少普瑞的管理层随他来到宁波,在一片农田前,听他讲述这里将崛起一座工业园的宏伟蓝图。当然,德国人不会为蓝图买账。一直到均胜工业园真正拔地而起,德国人才开始相信均胜的诚意,并购谈判的序幕拉开时已经是2011年。

  “谈了3个月,我在法兰克福的小镇上住了1个月。”王剑峰说。最终,经过艰难的谈判,2011年均胜与普瑞正式签字,均胜以74.9%的股权控股普瑞,1年后均胜收购剩余25.1%的股权。总收购价格为16亿元,包含了王剑峰渴望的98项技术专利。“蛇吞象”的故事真实上演。

  “不得不说,当时政府的政策、银行的政策都是鼓励企业的,要不然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怎么敢走出去?我记得2011年收购普瑞所需各种文件,不超过9天就办妥了。”王剑峰说。

  / 谈未来 /

  进入全球领域前三

  均胜电子生产车间。

  采访完,记者参观了位于宁波高新区的均胜新基地。只见几千平方米的厂房里,所有生产环节均实现了自动化,只有10多名工人。这里生产宝马、福特、大众等一系列车型的汽车电子核心产品。去年,这条流水线创造了10亿元的产值。

  “这里的一切都是按德国标准打造的,这是普瑞全球所有工厂中最先进的,甚至超过德国本土的普瑞工厂。”隔着玻璃望着这条全球最先进的流水线,王剑峰想起当年初访德国时许下的心愿。

  以普瑞为起点,均胜开启了全新发展之路。产品层次脱胎换骨,成功打入全球高端车企。同时,被均胜收购后,普瑞不但满血复活,还比之前活得更好。“当年收购时普瑞一年产值仅3亿欧元,现在已经达到16亿欧元。”王剑峰说。

  将普瑞收入囊中,让王剑峰有了更多信心。他继续在全球寻找合适标的,并入均胜版图。当前,均胜在世界各地有100多个研发、销售基地和工厂,其中,工厂有六七十个。

  谈到均胜的未来,王剑峰也有清晰的规划,“均胜旗下所有产品要进入全球领域前三,公司市场规模要超过千亿元。更远的是有更好的产品、技术,做到更安全、更智能、更环保,并向服务延伸。”

  企业壮大有沃土

  记者 夏丹

  “蛇吞象”的传说,我国古代早已有之。演绎到现在,这个词被频繁用于商业领域以小吃大的合并收购,比如吉利收购沃尔沃。想当初,相对于老牌车企沃尔沃,吉利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浙江企业。这种不对等的收购,常被称为“蛇吞象”,让人不可思议。

  一次事件,或是偶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浙江企业“蛇吞象”的故事不断上演,其背后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耕耘积淀。

  浙江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过去40年,不少企业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合作中,积累了深厚的功力,具备了广阔的视野。同时,经过多年发展,浙江工业基础良好,产业链完善,在国际竞争中具备相当的实力。对浙江企业来说,这都是做大做强、向外向强的沃土。

  那些成功集纳、吸收、消化海外优质资产的浙江企业,面貌一新,实力大增,迅速跻身全球产业链的中上游。同时,还有力带动了浙江本地产业的转型升级。

标签: 王剑;全球;宁波;均胜电子;收购;产业链;并购;可持续发展;浙江...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