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则强,瑞安梅屿蔬菜合作社原负责人,人称“治穷”书记。扎根农村40余年,几经波折摸索出大棚番茄种植技术并免费向村民传授,带领村民组建合作社,形成种、产、销一条龙服务模式,带出一个亩均产值1.2万元的大棚番茄产业,让4500多户农民直接受益。
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铖 张亦盈)2017年初,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首次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而这项农村改革的先行先试,就发生在温州瑞安。
在瑞安梅屿乡底三甲村的农田里,记者见到了68岁的黄则强,从生产队长到村支书,再从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卸任“退居二线”,黄则强转换过许多身份,但从未离开过脚下这片土地。
“这边种了些蔬菜,那边都是番茄……”黄则强兴奋地骑电动三轮车拉着记者在自家的几亩田地间转悠,充满着热情。让记者无法相信的是,眼前这位身材矮小却精神矍铄、操着一口浓重瑞安口音普通话的农民,竟然是“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的最早探路者之一。
/ 种番茄 /
穷到富
时至今日,黄则强只要有空,总爱到菜地里看看。 记者 陈铖 摄
黄则强的故事,要从番茄说起。
上世纪80年代,底三甲村还是个典型的偏僻穷山村。全村1000多名村民散居在山旮旯里,由于山区田地资源少,粮食产量低,再加上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村民们生活十分困苦。1987年人均收人仅有200元,尚有70多户村民居住在山上无力搬迁。不过,从1990年到199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从400元跃升至3300元。2009年,这个数据更新为6849元。
村里的老人说,底三甲村之所以有如此变化,就是因为有“治穷”书记黄则强带着大家种番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番茄种植便已在温州地区出现,底三甲村也不例外。但农户普遍采用露天种植方式,番茄上市迟,效益低下。
12岁加入生产队工作,24岁便成为生产队长,黄则强是土生土长的底三甲村农民。1987年,由于工作突出,黄则强被推选为村支书。
“人家选我做村干部,我不能辜负大家,一定要帮大家增加收入。”为了找准农业增收的路子,1991年,黄则强率领村干部到周边乡镇“取经”,并鼓励5户农户开始试种大棚番茄。可没想到,那年冬天一股寒潮袭来,由于缺乏经验,番茄苗全部冻死了。
农户们动摇了,想趁着春天还没到,拆了大棚种回水稻。黄则强赶紧把村干部召集起来开会:“改革工作不能遇到一次失败就后退,我们要坚持下去,不然村民们前期大棚投入就白费了。”在黄则强的坚持下,这几户农户补种了番茄苗。第二年,10多亩番茄平均每亩收入5000多元。
原本不看好的村民十分羡慕,纷纷加入大棚番茄种植的队伍。黄则强更有干劲了,一边埋头钻研大棚番茄栽培技术,一边向村民推广宣传。到1994年,底三甲村的大棚番茄种植面积扩大到40余亩,亩均收入达到七八千元。
上世纪90年代,黄则强通过广播向村民免费推广大棚番茄种植技术(资料照片)。
/ 跑市场 /
小到大
随着大棚番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遇到的难题也日益增多,单靠黄则强一人无法满足种植户们的技术需求。
于是,黄则强寻思着请农技人员到村里来办培训班。1994年,晚稻插罢,底三甲村小学内便响起了农技专家的讲课声,这一期有53人考取绿色证书(农民技术资格证书)。一个小小的山村,有这么多农民考取绿色证书,这在瑞安可是独一无二。
1995年8月,梅屿乡邀请专家讲授番茄栽培最新技术。为鼓励更多的村民学习,底三甲村村两委给每位前往听课的村民补贴10元。“我直接用村里的广播向大家宣传,当时全乡有300人去听课,我们村就足足占了一半。”黄则强说。
就这样,底三甲村的番茄种植户们掀起了学技术的热潮。小山村还每天定时通过广播向村民传播番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经验。番茄新品种推广之前,黄则强会首先在自家的大棚里试种,成功后再向村民推广。有了科技作靠山,底三甲村村民摒弃了几十年一贯的单一种粮方式,大力发展番茄水稻轮作新模式。
随着种植户数不断增加,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以前信息闭塞,每年番茄集中上市时,来村子里收番茄的就那么几个人,好不容易把番茄种好了,收购商一压价,农户们的收入还是得不到提高。”为了打开销路,黄则强叫来车子把番茄拉到温州的农贸市场叫卖。
“我把我们村种的番茄一筐筐打开,展示给收购商看,别人每斤卖一元,我们卖八角,质量还跟别人的一样好。卖了几天他们就问,你到底是哪个村的,番茄种得这么好。”就这样,底三甲村番茄的名气越来越大。
回到村里,黄则强组建了一支固定的营销队伍,为农户提供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每斤提成0.1元。有了制度激励,底三甲村的番茄销售市场不断扩大,甚至卖到了省外,收购价也一路涨到了每斤1.8元。
就这样,一种集生产合作和供销合作的组织雏形渐渐形成。在黄则强的带领下,底三甲村富了,1998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84万元,被瑞安市政府命名为“致富奔小康示范村”。
2001年,合作社成立后,黄则强每天都会到基地检查番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
/ 求合作 /
弱到强
不过,这种松散的合作方式仍有许多漏洞,行情不好时,大户之间出现内部竞争,相互压价。这让黄则强意识到,改革不能止步于此。2001年,黄则强带着疑惑跑到瑞安市农业局,当时的农业局局长对他说:“老黄,你到台州去考察一下组织合作社吧。”
在台州温岭实地考察后,黄则强将组建合作社的想法向村民们作了说明。以番茄为引子,2001年4月3日,瑞安市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宣告成立,成为瑞安最早成立的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一。刚开始的时候社员有94名,黄则强成为理事长。
有了规范的组织架构,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到2005年,社员数量达到500多人,涉及7个乡镇40多个行政村。合作社对大棚番茄注册了“强绿”牌商标,与杭州、安徽、江西、上海等地的13个蔬菜批发市场建立起销售关系。
2006年1月8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正在探索合作经济的黄则强听到后十分兴奋:“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吗?”
同年,为了帮助社员统购农资,节省成本,现任合作社秘书长的雷大锋作为大学生农业技术人才,到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农资供应部,启动探索“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单一而松散的合作模式逐步发生蜕变。
有了这些基础,黄则强和雷大锋便在信用合作方面琢磨起来。由于种植番茄需要搭建大棚,投入成本较大。当时很多农户缺乏资金但又没有贷款抵押物,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在合作社内部进行探索。随着瑞安“三位一体”改革试点的推进,他们史无前例地获得100万元的贷款,一举带动当地4500户农户发展大棚番茄产业。
此后的2009年和2011年,成立合作社自然风险救助慰问金,组建温州市唯一试点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瑞安市马屿镇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通过信用合作,农户无需抵押就能申请贷款,生产资金有了保障。
2012年,梅屿农产品原产地交易市场建成。2013年,合作社内部分农户出资成立瑞安万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到2017年底,合作社已拥有社员800多人,基地辐射面积7000余亩,带动农户4500多户。
现在的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从种植、检测到分拣配送,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运作体系。社员送过来的蔬菜将以市场指导价统一收购,检测合格后整理、分装,按照不同的单位、不同的配送路线,分批装车之后进行配送。其中精选出来、品质口感最好的蔬菜还面对温州区域内的精品超市、高端市场,“改头换面”后的蔬菜,比普通蔬菜价格提升了3至4倍。
今年11月1日,瑞安万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近5000公斤蔬菜运抵上海,装载到极地考察船“雪龙号”上。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优质农产品将首次跟随“雪龙号”奔赴南极,出现在南极科考人员的餐桌上。
从小联合走向大联合
记者 陈铖
当下农村,谁来种地,地该怎么种,农产品出路在何方,农村未来怎么发展?这些问题是城乡协调发展必解之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探索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和完善了土地承包关系,切实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这一中央在农村的长期既定方针,仍需要根据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创新和完善,尤其需要以适当方式强化“统”的一面,而加强合作制就是“统”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以黄则强为代表的一批农业带头人,正是在回答“怎么种好番茄?种好了怎么卖?”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机制的不足,并以帮助农民致富为最朴实的出发点进行改革探索的。他们从抱团发展到组建合作社,再到推动合作社向“三位一体”发展,以标准化种植、市场化统销、资金互助等创新方式,克服了单个家庭面对市场时力量过于分散的缺点,赋予了联合起来的农民更为强大的力量。
实施“三位一体”改革后,浙江又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服务组织(企业)联合起来,组建层次更高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无数像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小联合得以走向规模更大、功能更全的大联合,在这一过程中,与现代农民、现代农业之间的距离也正一步步缩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