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5日讯 浙江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杭州湾经济区建设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动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这一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新的动力。浙江要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扬己所长,合作共赢,全力推动杭州湾区建设。
浙江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杭州湾区域作用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0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就指出,主动接轨上海,进一步明确我们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圏中的位置,积极发挥在该地区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是我们的当务之急。200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积极投身到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这项工作中去,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互促共进,不断提高我省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003年5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若干意见》。2003年7月,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八八战略”,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作为其中一大战略,强调把杭州湾作为重点开发区,把“规划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和城市群”摆在突出战略地位,并亲自推动制定实施《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
此后,浙江一直把杭州湾经济区作为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和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细化“八八战略”,明确要求加快建设杭州湾经济区,大力发展湾区经济。2018年5月,省委、省政府发布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提出以“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为目标,建设“一港”(高水平建设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争创自由贸易港)“两极”(增强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区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杭州湾经济区创新发展、开放发展、联动发展)“三廊”(以高新区、高教园、科技城为依托,加快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嘉兴G60科创大走廊)“四区”(谋划打造杭州江东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将新区建设成为产城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区),聚焦产业、创新、城市、交通、开放、生态六大领域,着力实施现代产业高地建设行动、“互联网+”科创高地建设行动、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湾区现代交通建设行动、开放高地建设行动、美丽大湾区建设行动等“六大专项行动”,这不仅是推进杭州湾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创新发展、优化发展的具体行动。不仅是推动杭州湾经济区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需要,也是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经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也明确把舟山、嘉兴等市及相关县(市)纳入上海的战略协同区范围,要求促进地区分工协作发展,形成沿海开放国际门户,强化战略性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聚,统筹协调杭州湾沿湾各城市共同保护生态岸线以及生活岸线,形成集产业、城镇和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战略空间。
因此,加快杭州湾经济区建设,不仅是深化实施“八八战略”、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更是全面接轨上海、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动作为。
加快杭州湾经济区建设是浙江扬己所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面接轨上海,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200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沪浙两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会上,明确要求浙江“虚心学习、主动接轨、真诚合作、互利共赢”,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注重发挥比较优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借上海之势,扬各自所长,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共同繁荣”。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上海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加快杭州湾经济区建设就是浙江扬己所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面接轨上海,全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杭州湾经济区是我国最具实力、最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具有发展高水平湾区经济的基础和优势。
首先,发展基础扎实。杭州湾经济区常住人口占全省55.3%,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超过68.7%,杭州、宁波等主要城市发展强劲,嘉兴、绍兴、湖州、舟山等中心城市也各具亮点特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内在动力显著,区域内拥有的境内上市公司、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分别占全省78%、75%,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优势明显,特别是阿里巴巴、吉利汽车、海康威视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崛起,进一步强化了杭州湾经济区的发展支撑。
其次,发展活力彰显。杭州湾经济区是我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市场化程度高,体制机制完善,特别是近年来通过率先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公共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创新要素集聚度高,2017年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占全省79.4%,研发投入占86.7%,发明专利授权量占83.2%,创业创新势头强劲,高新区、科技城、特色小镇等特色优势显现,新主体、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快速崛起,推动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为主体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形成。
第三,发展潜力显著。杭州湾经济区位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点,在中央的重视支持下,杭州正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依托,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成效初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中国(浙江)自贸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建设和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建设的加快推进,以及环杭州湾经济区行动计划和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建设方案的深化实施,推动杭州湾经济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因此,加快推进杭州湾经济区建设,不仅为浙江推动“两个高水平”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而且为促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整体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提供了强大动力。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加快推进杭州湾经济区建设,努力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我省关于杭州湾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布局也已明确。浙江要按照“虚心学习、主动接轨、真诚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主动接轨上海、借力上海,加快推进杭州湾经济区建设,努力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凝聚共识。推进杭州湾经济区建设,不仅是我省深化实施“八八战略”,顺应发展规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扬己所长,主动接轨上海、全面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两者目标一致,要求相同,路径相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加快建立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杭州湾经济区建设,努力使我省成为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表率、标兵和示范。
完善规划。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开展《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调研工作,我省应积极建言杭州湾经济区建设对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作用意义,全力争取将杭州湾经济区建设列入规划纲要。加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浙江省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的衔接,进一步深化相关重大基础建设、平台载体、重大项目等的谋划,努力把杭州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平台。
突出重点。要把嘉兴与湖州的发展放在更加优先和突出位置,推动嘉兴与金山联手打造杭州湾北岸新区,进一步发挥杭州湾北岸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前沿枢纽作用。着力推进杭甬同城化发展,加快都市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增强都市区高端要素集聚和创新能力,提升都市区协同发展与国际化服务功能。着力推动沪甬舟高水平合作,加快谋划建设沪甬交通通道,把前湾新区建设成为浙沪合作示范区;谋划建设沪甬舟海洋经济大走廊,在海洋经济、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努力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海洋经济示范区。
构筑大平台。加快实施大湾区建设计划,打造以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湾区产业主平台,推动杭州湾经济区集约高效、产城融合、绿色智慧的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杭州、宁波与上海三大都市圈的战略协同,规划建设一批战略合作平台,协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一流湾区。着眼推动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科创平台作用,前瞻布局一批高水平创新载体,整合创新资源,打造长三角创新发展新引擎。着眼打造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智慧政务、云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杭州湾区域国际化服务功能。
扬己所长。发挥“一带一路”核心枢纽优势,重点建设以宁波舟山港为载体的高质量商贸物流体系,推动建立优势产品、企业、产能、技术、管理走出去的产能合作先行区和跨境电子商务引领区。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着力谋划建设数字湾区,积极打造“互联网+”科技创新高地,推动长三角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发挥制造业体系优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先进制造、智能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量级未来产业,争创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挥海洋经济优势,合理布局沿海临港产业,发展特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港口资源合作,纵深推进港产城湾一体化。发挥民营经济优势,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杭州湾经济区建设和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促进长三角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为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